分享

《伯远帖》代表哪一种“晋人书风”?

 家有学子 2019-09-20

王珣与王羲之同属琅琊王氏后代,他的父亲王洽与王羲之是堂兄弟,素有书名。王氏一族,书法大家辈出,其中的翘楚自然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而王珣的弟弟王珉在当时的名气亦超过王珣。

参阅《追寻王羲之笔法,两条路径:“乌衣王”和“马粪王”》
王珣的祖父王导、父亲王洽的书法,在南朝梁庚肩吾的《书品》中被同列为第六等,属“中之下品”,而其弟王珉则以“筋力俱骏”列第四等,为“中之上品”。唐代张怀瓘《书估》中,将王导、王洽同列第三等,而王珣与卫瓘、王徽之、羊欣等29人列第四等,评论王珣说他“才有得失,时见高深,绝长补短,智均力敌”。由此可见,王珣的书法,在时人眼中,并不能代表东晋的最高水平

图片来源:@疯人二院院长 摄于国博大展
无论是东晋时期还是后人从书法史角度考察,王羲之都是关节点的人物。赵孟頫说他开“魏晋新体”,他的书法正是处于书写方式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比王羲之更早的钟繇擅长“铭石书”、“行押书”、“章程书”等多种书体,各体均有不同的用处。用于书写诗文、信件的行押书越来越多地成为晋人书法的代表。王羲之早期的《姨母帖》仍有着浓厚的隶意,后期的字体则更加流妍姿媚、遒润秀丽。王珣也身处这个书体转变的大潮流之中,然而较之王羲之的字体,他留下来的唯一书迹《伯远帖》在运笔和字体上都更近于“古”
图片来源:@疯人二院院长 摄于国博大展
《伯远帖》中横向的线条多呈向下的曲弧,行笔线路多方折之势,使线形硬朗,而且线条的形态往往是顺笔势形成,行笔路线的变化,成就了线条的多样性,并且较多保存了当时楷书一笔一画的用笔特点。

图片来源:@疯人二院院长 摄于国博大展

书法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认为,这些笔法正体现了典型的晋人书写风格。“人们最开始拿笔写字涉及不到笔法,后来慢慢地摆动,写出来像柳叶一样形状,有了粗细的变化。然后是连续摆动的笔法,导致了隶书的产生,并且带到了后世的草书和行书里。这种连续摆动的笔法的本质就是不停的控制,从始到终贯穿书写的动作。”然而最关键的变化就在于楷书慢慢出现。“为了书写的方便,人们把动作的变化移到笔画的两端,起笔和落笔的顿挫,而中间的线条没有变化。这就是唐代以后的楷书,全是这样写法,直到今天也是。”

图片来源:@疯人二院院长 摄于国博大展

邱振中认为东晋时期处于转变之中的书写方式是最为复杂的——尤其以王羲之为代表——行书的书写,通过不停地摆动来实现对字形、线条的控制,而不是后人一提、一顿那种板正的书写方式。简而言之,书写依靠的全是线条的变化,而非笔锋的顿挫。
这种写法在人们看来也正符合晋人风格,在多变的线条中可以更多地体现个人的面貌。因而同样是行书,王羲之被认作“骨肉和畅”,王珣的《伯远帖》则是“骨力挺健”。尽管王珣书名不如王羲之父子,但人们对他们书法的评价,多少与个人偏好的风格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