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赚钱是本事,把钱用好是智慧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09-20

人生世俗的追求,无非是福、禄、寿。我们古代有很多吉祥题材的绘画作品,比如多子多福、花开富贵、鹤寿延年,分别以石榴、牡丹、松鹤为素材。

对我们很多人而言,财富越多越好,因为财富意味着自由多子多福甚至是齐人之福都是很多人梦想的选项之一;现代社会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人的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我们对于预期寿命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当一些成功人士提醒年轻人不要过度的追求财富的时候,当他们说自己觉得太多的钱是困扰的时候,当他们大谈家国情怀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嗤之以鼻,觉得他们这是矫情,在故作姿态。

做《大道鲁商》的时候,因为连续采访了很多企业家,很多人都在谈钱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你的了,因为你需要不了那么多的钱,而是要用更多的钱去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终于有一次,我没忍住,在采访完的一个私下场合,我问了其中一位很有名的企业家,我说你们老是谈家国情怀,老是说自己用不了那么多的钱,是真的吗?他回答说,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是发自真诚的这么说,绝不可能,肯定是有虚伪和表演的成分,但是如果你经历过千辛万苦,赚到了很多钱,积累了很多财富的时候,你才发现,财富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更大的束缚,你要对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你的下属们负责,而且还会有各种觊觎你的财富的人,成天消减了脑袋,绞尽脑汁想把你的财富据为己有,而且有时候还会提心吊胆,因为你在明处,别人在暗处,你不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你看。

后来,喝到尽兴处,他跟我说,有一件事情他也是刚想明白,以前,他一直担心自己的几个孩子会因为争夺财富勾心斗角,而没有了亲情。说实话,后来我接触过他的几个子女,相对而言,都非常优秀,而且不像一些富二代那样飞扬跋扈,也都在踏踏实实做事情。

赚取财富是能力与机遇,但是如何使用财富却是智慧,其实就是人的财富观的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分享一段《庄子》里的内容:

《庄子·天地》: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 :“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 :“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 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 以养德也,故辞。

这是庄子讲的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分成两段来讲。这一段是说,尧帝去视察华地,这个华到底是华山周边,还是什么地方,可能考据不清楚,其实对于我们理解,也不会造成多大的障碍。华地的长官,也就是华封人说,您老人家是圣人,了不起,我们祝福您,分别祝祷了三通,也就是寿、富、多男子,都被尧帝给推辞掉了。尧帝是怎么想的呢?

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也就是说,儿子多了事就多,你要担心他惹祸、生非、互相之间争权夺利,甚至是谋权篡位。

财富多了拿来做什么呢?钱多了,事就多,金山银山又怎么用呢?又怕水灾、又怕火灾,更怕强盗来抢,还怕坏人用尽手段图财害命。

长寿都是人的美好愿望,但是,长寿到一定程度,躺在床上动不了,大小便失禁,老年痴呆,再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多人要强了一辈子,老来要靠别人照护、要看子女脸色,精神上人格上都很痛苦,也就是这里说的寿则多辱。

相对于很多人而言,尧帝这属于逆向思维,已经算是把财富、长寿这些东西看开了,我们现在很多的所谓成功人士,绝大多数也都有类似的三惧

上边我们看到了华封人世俗的一面,但是下一段,华封人则展示了他世外高人的一面。这才是真正的既能和光同尘,又能超然物外

《庄子·天地》

”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 ,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 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 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 曰:“请问。”封人曰:“退已!”

华封人一听尧帝这么说,开始把他的一种更高级的理论抬了出来。

上来他先把尧帝给批了一通,说:本来以为你老人家是个圣人,看来还是差着点事,只能算作一位端庄的君子而已,还够不着圣人的资格。要是明白“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因能受职、各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富而使人分之 ,则何事之有?”,财富多了,分给大家,让钱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更多的人,来之于大众,用之于大众,那你又有什么事呢?如果你把钱都揣进自己腰包里,让大家都穷,你自己富,事就来了,麻烦也就多了。

接着,华封人又讲了圣人应有的状态,“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也就是像鹌鹑一样,整天待在笼子里,心安理得,该睡觉睡觉,该吃两口吃两口,就像鸟在天空飞,而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这里说的就是道家的“无为”,不过呢,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要顺道而为。其实,也就是不焦虑、也不懊悔、不满怀期待,也不心如死灰,而是安时处顺,不多操心、不多费神,这才能真正的进入一种超然、快乐的状态。

禅宗的洞山禅师有一个著名的公案“行鸟道玄路”,出处应该就是在这里了。

如果作为尧帝这样的帝王,能够做到,则天下太平、老百姓、草木、水鸟、禽兽都会万物并生而不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就和谐了,也就是“则与物皆昌”。

而天下无道的时候,作为最高领导者,“修德就闲”,不仅要修德,还要能够闲下来,这个可能大家觉得不是那么好理解,面临危机,我们更多的是会想到到处救火,解决问题,但是,这时候我们看到的很多时候反而是局部的问题,而不是全局的问题,看不到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什么地方。而让自己超然物外,潜心养德,才能够顺时应变,找到症结,等待时机,顺势解决。

人活千年,厌倦了,就“去而上仙,乘彼白云, 至于帝乡”,这样的话,三患也就没有了,也就是上边说的多惧、多事、多辱。

华封人的这套理论引起了尧帝极大的兴趣,还想接着再问,但是被华封人给拒绝了,让尧帝回去,也不再回应他了。

赚钱是本事,把钱用好是智慧

这则寓言很有韵味,应该能够解开很多人内心的困惑吧。

现代社会,没有钱寸步难行,但是眼里只有钱也会让我们迷失方向。而有些人则是在有了钱以后陷入了另外的一种苦恼,就像这里说的尧帝那样,而有些人则会安时处顺,顺势而为,用财富去造福更多的人,这里并不是把钱直接分给大家,而是让更多的人学会赚钱的能力。

前一段的文章里,我们讲过,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财富的获取和积累都是必须的,但是,在财富和利益积累的一定程度,你的财富观、义利观将决定你的走向。

用不断的有效付出,实现自身的有益积累,促进自己的新陈代谢,在创造、付出、获取、再付出的循环中,我们不断增加的就是我们人生的密度和我们的信誉

其实,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早就给出了我们这个度的答案。

义利之辨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持续不断。《易经》上说,利者,义之和也;又有:义者,宜也。连起来说就是,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是义,而把相关的事情都做到恰到好处,就是利益的总和。再说明白点就是,你能处理好多少事,能平衡好多少利益关系,决定着你能拥有多大的利益。

信誉,加上一套知予之为取的利益分配机制,给对方更多的利益,形成坚固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会让你能分配的利益越来越大。

其实,我们可以想想,我们身边那些极其精明的人为什么反而做不大,因为他的精明让所有人和他合作时都提高了警惕,建立信任的成本很高,直接的影响了交易频率。

在现代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不去谈利益,我们基本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但是对于利益的态度,却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获取多大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