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征伐兼并不断,那么小国都是咋生存的?

 刻在星星上 2019-09-20

据历史研究学者对《春秋》和《左传》的研究统计,春秋时代初期华夏大地上存在着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了。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兼并之激烈可见一斑。俗语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还吃泥巴呢。大国要兼并小国,小国也不可能坐而待毙等着被吃掉。那么小国都是咋生存的?


1、派遣质子于大国,祈求大国庇护

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弱国向大国派遣质子大约有20余起。一般多为弱国把王子、公子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做为人质委派到强国当作抵押,从而实现大国的庇护或其它某种目的。

最早见于史籍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西周末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继位后东迁洛邑得到了郑武公出兵的帮助。做为报答平王任用郑武公为卿士,后来郑武公的权势太盛,于是周平王“贰于虢”,想通过任命虢公为卿士来制衡郑公的权势。“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为缓和双方矛盾互求信任,周王派王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国派公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质。

春秋时期小国受楚晋争霸的影响,屡次向强国派送人质。郑文公最初和晋国交好,在楚国和晋国争霸时背晋助楚,后在晋国的讨伐下又倒向晋国,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襄公“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郑襄公,“肉袒擎羊”而迎楚王。另据《左传》载:“潘厄入盟,子良出质。”郑国派公子良到楚国做人质,以示决不会背叛楚国,灭国危机才得以解除。公元前595年宋国杀楚国使者,楚国围攻宋国,宋国派华元到楚国为质子,楚国才罢兵。《左传·宣公》记载:“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弱小的国家无力抵御大国的攻伐,为使国家不被灭亡,会派遣质子到大国表示臣服以化解灭国危机挽救国家。

2、与大国联姻,寻求大国庇护

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联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小国由于实力弱小常受到大国吞并的威胁,为寻求生存通常会采取和大国联姻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具有血缘关系的邦交政治,拉近两国的关系以寻求得大国的庇护。据有关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姓氏与国家间战争的研究分析 ,具有血缘关系的姬姓国家 之间的战争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 16.5%,非同姓之国之间的战争合计达83.5%。可见血缘关系在国家邦交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公元前 638 年宋国出兵伐郑国,郑国依附于楚国,楚国出兵救郑国,大败宋国。郑国送二姬于楚王。《春秋左传注》记载:”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丁丑,楚子入享于郑,……取郑二姬以归。”晋国强盛公元前 573 年,杞伯朝见晋国,请求和晋国联姻。《春秋左传注》记载:“秋,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请为婚。”

3、投靠强国,成为强国的附属国

春秋时期,一些小国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选择臣服于大国,成为大国的附属国以避免亡国断绝祭祀是比较普遍的。小国成为大国的附属国,是小国为避免祭祀断绝,大国为避免更大的战争损失和后续管理的不便,双方妥协的结果。小国臣服大国成为其附属国后,虽然避免了亡国断绝祭祀,但对宗主国有着巨大的义务。政治上完全听命于宗主国还需要定期朝见,如公元前 507年“蔡昭侯如楚,唐成公如楚。”蔡、唐都是楚国的属国因此来朝见楚王。经济上需要对宗主国缴纳赋税,如公元前 649 年“黄人不归楚贡,冬,楚人伐黄。”军事上有出兵协助宗主国的义务,如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年:“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以上诸国皆为楚国属国,有协助宗主国楚国出兵的义务。小国臣服大国对大国尽各种义务,大国同时也有保护臣服小国不被他国灭国的义务。如《左传·哀公六年》记载:“吴伐陈,……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陈国是楚国的属国,当陈国受到吴国的威胁时,楚国有出兵援救保护陈国的义务。


春秋时期征伐兼并不断,小国通过质子于大国、和大国联姻、臣服于大国等方式避免灭国寻求得大国的庇护,大国也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对弱国的有效控制。“质子”“联姻”“成为附属”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争的破坏性。成为这一时期小国维持生存的重要政治活动。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周王室权威的逐渐丧失,礼乐崩坏,各国强弱对比分化明显,郡县管理方式的实行,使得服从于强国的弱国,由半从属的臣属关系最终沦为强国的郡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