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感下的「上海中年」之麻雀活鸡惹出大麻烦,呼吸重症「看家本领」齐抗「病毒肺」!|流感征文(31)

 洞天禅悟 2019-09-21

前言

依旧是一个冬天,依旧是一场「感冒」,依旧是焦急的家属面对ICU冰冷紧闭的大门,但这一次,经过一个多月与流感病魔的战役,最终迎来暖心的结局。【感谢重症医学科提供病例!】

男性,58岁,主因「间断发热1周,伴呼吸困难2天」,2017-02-04于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

病历摘要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1周劳累后出现发热,Tmax 39℃,伴嗜睡,咳嗽、少痰,关节,肌肉酸痛,进食后恶心。自行服用阿莫西林及「退热药」后症状有所缓解,遂未就诊。2天前再次出现高热,伴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至外院查胸部CT报告示「右肺炎症」,予头孢地尼+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1天,症状进一步加重。1天前至我院急诊,因氧合进行性降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无效,予气管插管后收入我科。

既往史 

高血压1年,科素亚1片/日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个人史 

无烟酒史,无药敏史,无手术外伤史。

入院查体 

T 39.1℃,HR 99次/分,BP 111/74mmHg;神欠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中,GCS 6分,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对光反射正常;双侧胸廓对称,R 22次/分,听诊双肺可及较多干湿啰音,以下肺为著;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及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约2次/分;双下肢无水肿,NS(-)。

入院前辅助检查:

血常规:CRP 167.3mg/L,WBC 6.18*10^9/L,N 85.8%。
降钙素原:3.05ng/ml。

胸部CT:两肺多发片状实变影,内见空气支气管征,部分伴斑片状模糊渗出影,纵隔内多发淋巴结显示,部分增大,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初步诊断

1.重症肺炎

2.脓毒血症

3.原发性高血压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检验检查 

血气:PH 7.39,PO2 58↓mmHg,PCO2 43mmHg(呼吸机FiO2 100%)。
血常规:WBC 9.72↑x10^9/L,N% 91.8↑%。
感染:CRP 216.4↑mg/L,PCT  3.37↑ng/mL,内毒素试验 63.2600pg/Ml。
血培养:阴性。
DIC:APTT 59.1↑秒,Fg 6.2↑g/L,D-D 7.84↑mg/L。

免疫:IgG 434↓mg/dl;CD3、CD4、CD8计数明显低于正常。

02-04 初步给予广谱抗菌方案:泰能+斯沃+拜复乐;

02-05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P-SIMV(PS 26cmH2O,PEEP 14cmH2O,FiO2 100%),联合镇静、镇痛。

经科内讨论,病毒性肺炎不能除外,加用奥司他韦75mg bid抗病毒,甲强龙80mg减轻炎症反应;DIC示纤溶亢进,予肝素钠5U/kg/h抗凝;开放肠内营养,避免肠道菌群紊乱;白蛋白+小剂量利尿剂调整体液分布。

02-06病毒筛查结果回报:流行性感冒病毒A 型 (FluA) 阳性(+)。

再次追问病史-1月7日曾于上海运送200只活麻雀给浙江亲戚,1月17日接受朋友赠送3只活鸡,患者及妻子自行宰杀食用。

02-09 患者氧合指数持续低(<50),床边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肺部病变较前进展。予双侧胸腔穿刺并置管引流;股动脉PICCO置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行V-V ECMO支持(转速3165rpm、流量3.8L/min、氧气4L/min、氧浓度70%);调整机械通气为PCV模式(PEEP 18cmH2O、PC 10cmH2O、FiO2 35%);行床边纤支镜,评估气道情况并留取标本送检病原学。

02-11 流感病毒CDC分类结果提示H7N9阳性,予隔离;并调整治疗方案:

① 舒普深+斯沃+拜复乐+奥司他韦抗感染;

② 甲强龙减量至60mg;

③ 静丙+胸腺肽改善免疫;

④ 加用去甲肾上腺素0.08ug/kg.min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⑤ 血浆+红细胞悬液改善贫血及凝血;

⑥ 加强肠内营养;

⑦ 根据出入量调整体液平衡。

胸水常规检查提示渗出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脱落细胞回报见少量异性细胞,癌疑,予完善肿瘤标志物示NSE、SCC、cyfra211等多个标志物明显高于正常。复查血气、血常规、CRP等,氧合指数及 炎症指标均有所改善,PCT转阴。

02-14 CDC复查H7N9咽拭子转阴,PF指数150-200,撤机拔除ECMO,呼吸机改为PSV模式(PS 11cmH2O、PEEP 15cmH2O、FiO2 50%),并予拔除PICCO管及一侧胸引管,减少导管相关感染风险。痰培养回报热带假丝酵母菌。予调整治疗方案为舒普深+斯沃+拜复乐片抗感染;甲强龙减至40mg;停用静丙,维持胸腺肽治疗;两性霉素B口腔护理;继续肠内营养;中医科会诊,协助中药调理;开始促进排痰、呼吸肌运动等康复训练。

02-18患者再次发热,Tmax 38.5℃,复查血常规、血气、CRP、PCT等未有明显变化,完善病原学检查,痰培养多次示鲍曼不动杆菌2+,中段尿培养热带假丝酵母菌。再次行床边支气管镜,镜下管腔通畅,黏膜稍水肿,少量稀薄痰液。未调整治疗方案,予拔除胸引管及导尿管。


02-20患者体温平,单药舒普深抗感染;甲强龙15mg;复查中段尿培养阴性。
02-26 停用呼吸机,改高流量吸氧,拔除气切套管。
03-01复查血气、CRP及PCT正常范围,DIC亦较前明显好转。予停用抗生素治疗,口服泼尼松10mg/日。
03-04可床边坐立,并逐渐增加活动量,03-12改双通道鼻导管吸氧,逐渐减量停用口服激素。复查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各指标较前均下调,完善PET-CT未见明确肿瘤性异常高代谢病灶;胸水脱落细胞包埋病理未见明确肿瘤成分。

03-26出院。

最终诊断

1.重症肺炎(病毒性);

2.人感染H7N9禽流感;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度);

4.急性呼吸衰竭(II型);

5.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感悟

1、患者中年男性,既往无基础疾病,病程中持续高热,普通抗生素效果不佳,疾病进展迅速,氧合进行性降低需行机械通气,肺部影像学提示多肺叶受累,病变范围扩大迅速,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2、结合发病季节、病程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此时不应等待病原学结合,高危患者应立即抗病毒治疗,这里强调询问病史及相关接触史的重要性,该患者活禽接触史为经验性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极大依据;而根据影像学表现,患者发病初胸部CT可见大片实变影,这一特点以H7N9感染多见,而其它病毒亚型感染多以间质性改变为主;

3、当抗病毒治疗后病情仍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应积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改善氧合和通气的同时,可充分使肺得到「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及肺的修复赢得时间,病毒性感染本身具有自限性,基于这一点疾病急性期应用ECMO更具意义;

4、病毒性重症肺炎往往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在抗病毒同时应兼顾抗细菌;也有部分病例在病毒感染治疗过程中继发细菌感染,使机体遭受「二次打击」,但当体温出现波动、痰培养提示细菌感染时,需基于氧合情况、其它炎症指标、肺部影像学综合分析,切莫盲目调整抗感染方案,这里强调床边纤支镜在监测并判断病情变化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5、激素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但当病情极度恶化时,短期激素的应用可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但在激素应用期间需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及病原学检查,激素疗程不可过长,否则亦继发真菌或其它合并感染;

6、重症肺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的过程。除抗炎、抗病毒外,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稳定,免疫功能的监测与改善,凝血纤溶系统的调节,营养支持、体液管理及积极的康复训练都十分重要,综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7、严重感染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异常,感染过程中的胸腔积液细胞严重变形,因此可能被误判为肿瘤细胞,此时不可妄下诊断,应以病理学诊断为准,待炎症控制后积极复查相关肿瘤指标。

作者介绍

赵婧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肺癌复发转移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参与数项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及国自然重点课题。目前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累及影响因子20余分。

指导老师

周敏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肺部感染、慢性气道疾病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论著70余篇,SCI论文20余篇,参编多部专著,负责科技部慢病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