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廷友笔下的作品传达出笔墨语言的言外之意,黄山画卷的画外之情

 泊木沐 2019-09-21

陈廷友作品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渐江,善写黄山真景,开启了黄山入画的时代,开创了影响深远的“黄山画派”。黄山在中国山水画艺术世界中的地位及影响已然无两,它是众多丹青妙手艺术创作的母题和灵感源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徽籍画家,陈廷友先生对于家乡黄山自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和领悟。

他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精心研究之后,将黄山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且占尽天时地利之优势,近水楼台、靠山画山,陈廷友先生长期以来倾心于黄山盛景,追慕于前贤创作,耳濡目染,心追手摹,在新时期成为绘画黄山的佼佼者。

在艺术语言中水和墨是一种语言,笔墨历来倍受画家重视,视笔墨为画之成败的根本,而对水只视为调和墨色的媒介。如今画家越来认识到水是和笔墨同等地位的语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水是宇宙生命之本源,有水就有生命,水在画中不可缺失,我们观黄山美,美在那里呢?

陈廷友先生发现美在风雨之后,因云、雾、雨皆水气也,因水而生,有云雾气山体即活起来,如果画家抓住黄山这一景观写之,画中必生生命运动,画中意境必得气韵生动。

另外一层含意水调和墨色分不同的变化层次写黄山,达至水墨淋漓之生动感。因此陈廷友先生专用水墨写黄山亦可得黄山之神魂

作为传统艺术语言的水墨被后代画家从不同层次,写不同对象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如运用纯水墨施于黄山,专写风雨黄山这一特定题材,深化水墨语言的对象化,探求和创造一种新的符号,前人已做过的,但是陈廷友先生做得更好。陈廷友先生重视继承传统和学习前人,更重视向黄山造化学习,这是一种有创新、有研究的学习,致力于表现“大美黄山”的风貌,传达“黄山大美”的品格。《竹林清趣》

“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这种宇宙自然的伟力在陈廷友黄山画中传达出来,对此唯有虔诚以对,凝神敬赏。

陈廷友先生艺术修养全面,绘画山水题材之外,亦喜绘花鸟,尤擅以清润灵动笔墨,挥写竹之清风高节,荷之清雅绝尘,或竹枝疏影,或暗香浮动,画面用色淡然而悠远,笔墨意趣充盈其间,昭显出一种传统艺术的情怀和文化的情愫。《奇松倒挂倚绝壁》

在他的画中,其实再现了庄子所追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大美,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大境界,大情怀,看到的是笔墨美,意境美,从而传达出笔墨语言的言外之意,黄山画卷的画外之情。

黄山大美,大美黄山,乃是中国山河之美的集中代表,其云海、瀑流、奇松、怪石所构筑的美学景观,可谓东方文化思想和审美精神的现实映照,对于崇尚自然、忘情山水的中国人来说,黄山入画无疑成为一种诗意栖息、畅神卧游最为理想的心灵属地。

陈廷友先生重视继承传统和学习前人,更重视向黄山造化学习,这是一种有创新、有研究的学习,致力于表现“大美黄山”的风貌,传达“黄山大美”的品格。总体来看,黄山虽然绝美之处甚多,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瀑布,不一而足,但陈廷友先生没有停留在描绘一松一石、一泉一瀑等局部景物的描绘上,而是着眼于表现黄山宏大幽远的整体美,变幻丰富的动态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画中得其风貌,传其精神。 故而陈廷友先生的画中黄山,每每是大处着眼,追求画面总体气势。如《山居瀑声喧》《江南春雨润如酥》;画面布局开阔而统一,借助以水墨写意造势, 山、水、云、松等诸般事物,从容而舒展,远近错落有致,妙成自然天趣!

著名国画大师亚明先生:

中国画贵在意境笔墨不可勿,陈生能苦学先人,他日必成大器也。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陶天月:

陈廷友勤奋,这是人人皆知的。他在书画艺术上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称

颂和学习的。这些年,他办了不少展,每次画展都有新的突破,给我们带来新

的作品,每次展览都是他的一次飞跃,值得祝贺。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国新:

陈廷友是一个不甘于墨守现状的艺术家,近些年,他的作品一直在变化,

从中可以看到他在不断地思考,不断用新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表现出一种

新的意识形态。他正值壮年,创作欲望强烈,以他的睿智和艺术理想,他的艺

术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徽商传媒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秘书长韩新东:

一位画家要让作品“接地气”,就要懂得与天对话、与地对话、与人对话、

与大自然对话。陈廷友在不断与外界的交流中,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他不断通

过新的表达方式来追求艺术表达新的形态,这是一位艺术家对社会最真诚的表

达。

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陈祥明:

画家把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结合起来,把不同时代的山水特征结合起来,一面学习古人,一面创新。此外,他自觉地学习、继承了新安画派的传统,师古人,师造化。不仅如此,近观陈廷友画面可以看出其在诗、书、画、印上都做的很好,艺术修养很高,他将成为在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杰出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