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公司7年,做了7年的业务“扛把子”,如今也要被迫辞职

 timtxu 2019-09-22

曾经的业务“扛把子”如今要辞职

Lucky是我们公司的大区经理,在公司六七年,从业务做到业务经理。据说,但凡她曾经负责过的区域,业绩都优秀,被领导称为业务扛把子。但如今,她要辞职。

原因就是他负责的这个区域,产品在该市场的价格战竞争太剧烈,曾经的大客户付不出来尾款。尽管公司给了最大支撑力度,依然无法力挽狂澜,扭转局势。就这样,这个区域的业绩一路下滑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还不到。

面对这样的形势,迫于压力,坚持半年以后,lucky选择了辞职。

不想放弃工作,不吃药,怎么才能不感到压力?

压力是大脑和身体为适应变化而做出的改变。比如驱车行驶,马路上突然窜出来一只小狗,我们要急刹车。这时候我们会心跳加速,血压上升以提升身体应对能力。压力状态下的血管与正常状态下的血管是不一样的,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疾病就会产生。

进公司7年,做了7年的业务“扛把子”,如今也要被迫辞职

Kelly McGonigal 在TED演讲截图

曾经有人问过一名医生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不想放弃工作,也不想去医院,还有其他办法不再感到压力吗?

尽管这位医生是剑桥大学的医学女博士,尽管她曾在伦敦和哈佛医学院从事神经眼科和感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但她也没办法给出具体答案,好在她没有就此放弃寻找答案。

她花了两年时间研究压力问题,翻阅美国医学图书馆的所有有关压力的医学档案和科学研究,最终把科学论文的研究提炼到500多项 关联研究中,并把这些研究结果浓缩成 一本书《Stress Proof》,直译过来,就是预防压力的,抗压宝典。今年7月份,中文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书名是《零压人生》。

进公司7年,做了7年的业务“扛把子”,如今也要被迫辞职

《Stress Proof》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卡恩心脏长寿中心创始人乔尔·卡恩这么评价这本书的:本书针对压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压力领域的一大突破,指导我们认识压力,管理压力。它鼓动我们从根源解决问题,实现自我保健革命。

《零压人生》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压力,从压力症状反观压力源,从而全面系统的去认识压力,管理压力。全书一共9个章节,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解释大脑与压力的关系,介绍了压力的7种发泄媒介;第二部分是从这7个发泄媒介出发,解释了7种媒介是如何影响压力水平的,以及怎样管控压力。

进公司7年,做了7年的业务“扛把子”,如今也要被迫辞职

不仅职场人士需要这本书,所有有压力的人都需要这本书。作者米修·斯托罗尼 博士 生于医学世家,她的父母也是医生,她在书中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了压力的7种发泄媒介,包括压力激素,生物钟,炎症,胰岛素抵抗等。

同时 ,她从医生和研究员的角度给出了管控压力对应的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超过200条抗压建议。我在这里主要分享下通过改善情感掌控能力来控制压力这部分内容。

改善情感掌控能力两大策略:短期调节 + 长期修复

处理情绪的大脑细胞网络,被称为情感大脑;相对应的理性大脑,是指理性的前额皮质细胞网络,它主要负责管控行为,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杏仁核收集外部信息输送到大脑,前额皮质自动评估形势,做出行为决策。这种信息和决策也会被不断记忆,优化,升级,且通过海马体储存在大脑中,形成工作记忆。

情感反应是进入压力源的入口,像开车上班路上遇到堵车,我们会烦躁,进而会想到KPI,奖金等情况,更加烦躁。情感大脑容易被激怒,进入压力模式。慢性压力会降低情感大脑的情绪控制能力,因此需要我们管控好 情感反应。

两种策略可以提高情感管控能力:短期调节和长期修复。短期调节主要从表面上压抑消极情绪;长期修复的重点在于培训、提高自我调节消极情绪的综合能力。

短期调节有两种:

玩游戏: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11名志愿者被要求难过,同时玩游戏;大脑扫描的结果显示,玩游戏能有效抑制海马体的活动,暂时忘记悲伤(海马体主管记忆功能)。

对我们来说,下次再有消极情绪时,我们可以选择全身心投入到一款游戏中,尤其需要高度专注力的游戏,比如围棋,象棋,或者消消乐。

进入“心流”状态:“心流”概念是由匈牙利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名字比较长,叫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心流状态是指进入到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理性大脑会高度参与,情感大脑活动相对减少。

进公司7年,做了7年的业务“扛把子”,如今也要被迫辞职

对于职场人来说,把工作当做进入心流状态的机会,我们就不会感到那么大的压力。

长期调节:提高四大能力规范自己的情绪

1 培养注意力:

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入到具体的目标或者任务时,理性大脑参与度会提高,多次利用理性大脑,理性大脑的网络就越强大,被情绪控制的力量会相对削弱。培养注意力需要3个过程不断的强化。

01通过冥想练习,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一般会经历4个过程

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事物上

脑袋开始开小差,但是大脑并未意识到

大脑意识到以后,开始注意何时走神

逐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杂念,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事物上。

02 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事情上

03渐渐延长全神贯注的时间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就跟健身一样,长时间练习会形成“肌肉”,这种长期训练,使得情绪的自我控制力量也会增强。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训者 在一盘胡萝卜和一盘曲奇之间做选择。结果显示,那些能战胜欲望,抵制住曲奇诱惑的HRV指数呈现上升趋势。HRV指数能反应前额皮质控制大脑的能力,也就是理性大脑发挥作用的程度。

比如看到一个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以前每天晚上十点更新,明明看一集就到睡觉时间了,尽管知道第二天要上班,但仍然想继续看。这时候就要抵御诱惑,这能锻炼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3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过程就是我们主动选择胡萝卜的过程,自我调节包括自我控制,认知训练。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自律性、耐性以及情感调节能力来培养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具体方法有三个:

01放弃即时满足,追求延迟满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棉花糖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小朋友在一支棉花糖和两支棉花糖之间做选择,选择一支棉花糖的会立刻得到,选择两支棉花糖的过一会才会得到。过年跟踪发现:选择延迟获得两支棉花糖的小朋友的成绩较好,人生更成功。

02选择并完成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提高自己的耐性,强化自我控制能力

03根据现时的任务,给自己创造新的项目,强化自我调节能力

4改变认知评价,进行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就对形势的重新判断,是摆脱情感大脑控制之后的活动。认知重评要求我们利用理性思维重新检验证据。主要是通过重新收集证据,还原事实真相。具体做法分为五个步骤:

01 去想问题的积极一面

02发现问题的关键,重点在于找出问题的核心原因,不能肆意揣测

03 以观察者也就是第三方的角度重新审视不愉快的情景来降低消极情绪

04根据具体情况多思考:“为什么”或者“怎么样”

“为什么”会加深思考程度,“怎么样”会激发人们对于事实真相的探求欲望,侧重于事实而非观点。失败时候多问自己“怎么样”会比“为什么”要好。

比如,业绩没完成,当问“为什么没完成业绩”时,答案可能是:我不优秀,我倒霉啊。当问“怎么业绩没完成呢”的时候,答案可能是:没有赶上客户的采购季,客户暂时不不想换供应商,这次价格过高等。

05 用文字呈现过去的情景,利用理性分析事情的真相。

当我们对消极情绪或者过去悲伤无法释怀时候,就可以尝试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去分析具体情况,这有助于我们进入理性思考。

长期调节是从 注意力,自我控制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认知重评四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情绪。这四个方面也会强化其他功能进一步规范情绪掌控能力,从而降低消极情绪,减少压力源。

两大策略外,抹茶来助攻,刺激理性大脑调节情绪

除了短期调整和长期修复两种策略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用抹茶来调节情绪。

抹茶是日本的一种茶,抹茶的茶叶含有的茶氨酸比其他茶类的含量要高。研究表明,品尝抹茶萃取液可以激活前额叶皮质的功能。

所以以后遇到比较强势的客户,不妨以茶待客作为谈判开始。就如千玄室博士在二战后运用茶道推进世界和平一样。

进公司7年,做了7年的业务“扛把子”,如今也要被迫辞职

《零压人生》,图片来源网络

小结:

作者米修·斯托罗尼博士从 情感大脑入手,解释了情绪反应是压力的入口源,我们可以通过短期调整,长期修复以及食用抹茶 等方式,从多方面提高情感控制能力,从源头上最大程度的减少压力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