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何景春:当窗展画意 · 凭栏发幽情

 泊木沐 2019-09-22

绘山水者,常以山为德,以水为性,触兴致情,追意象之相融也。有人瞩目于名山大川,雄奇而不易达;有人寄情于疏林淡影,萧散而不能扰。青绿错彩者,堂皇中壮绮丽之色;垄田茅舍者,疏野间拾稼穑之乐。景春以画园林见长,素绢蛮纸上,他意系尘外,景驻笔端,把曾经供职过的御翠草堂画成《御翠胜览图》《御翠夏凉图》《御翠听雨图》而广受赞誉。

《安岳石刻》

28x28cm

园林的建造者,常移天缩地,叠山引水,劳心费力打造出一方天地,也只为托身寄情。昔年摩诘居士,终南山麓筑起辋川别业,椒桂檀兰,仄径幽台,其神仙生活大体可归于一个“隐”字。景春也有一种定向的园林关怀,这可以归结到最初的御翠情结。数年间,他置身于曲廊幽径飞檐粉墙千树翠色一汪绿波中,每迎晨昏暮霭,坐看风霜雨雪,焉能不动之于情?他当然不是隐士,得造化之功,他只是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画在了纸上。任何情感的喷发都需要出口,在那个节点上,园林自然地就成为他绘画的题材。不过,是他记录下造化给他的感悟,还是造化催醒他的绘画生涯?可能是个“理还乱”的事情。

《华头古镇》

28×28cm

其实,师造化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真实模拟,它还是画家对物象生命和艺术情思的提炼概括,景春显然撇开了旁人的古人的视网膜,用自己的眼光心怀去观察体悟世界。他不去画那些残山剩水,不故作乖戾无病呻吟,而是以自己的视角,选择自己钟情的对象,去作意象的整合。于是,景春的画自然就有着自己的面貌,在众多的山水画中显示出异于他人的个性和识别特征。

《晚清第一园何园》

34×45cm

他不画大山大水,笔下多是身边的风景。他说过要做风光的融入者,而不做风光的旁观者。甚至带着庄严的口吻宣告过,他不画见到的“它”,他只画体验到的“它”。这似乎可以看作是他践行师造化的宣言。绘画的品质来源于情感的深度,你投入多少,回报就有多少。景春的画有很深的融入感,甚至会感到他好像就置身于画面里,那些平桥风冷,断岸烟微,那些帘挂疏篱,鸦飞翚影,一经他的画笔锁定,就散发出勃勃生机。我还记得他画的《听荷图》——荷塘夜色里,亭畔置酒处,画中人不看而“听”。把听觉还原成视觉,景春自然费了不少心思。他听到什么——风声、蛙声、水声、还有生长的声音?那个老者倾耳而听,虽寥寥数笔却很传神,虚渺中浸着温暖,沉寂中藏着生趣,没有置身于此的经历是弄不懂个中三昧的。

《眉山三苏祠》

16x26cm

他擅画中景,在中国古典山水画里,中景是一个少有人涉猎的区域,而景春似乎情有独钟。在收录了他近二十余张画作的《四方墨迹》那本典藏书中和他近来的很多画上,几乎都是他画的中景。他为什么瞩意于中景?我倒以为也与他所说的融入相关。中景——这是一个最宜于展开情景的景别。它往往避开多余的呈现而直接进入叙述中心,它不昂扬亦不藏匿,极像一把中提琴,只依傍着生活的脉动。景春好像特别顺手,在布局的平衡和层次协调中既清晰又朦胧,却在整体上显露出一种熟稔的柔情,让它们承载起时间,承载起往日记忆,承载起儿女情长。于是,那道长廊的粉墙上,“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不是有过放翁先生伤心怀抱放笔疾书的情伤。那壁摩岩,是不是暗藏着那年雷阵雨中狼狈地和她在大足宝顶山前一处只容得下两人的屋檐下躲雨的悸炫。“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从来,好的画作不是表达了多少,而是能唤醒欣赏者多少。透过纸面,你或许会看出,景春的心底一定也沸腾着情感的波澜。

《三苏祠》

16x26cm

古人认为书与画“异名而同体”。景春早年临池习帖,初写唐楷,而后潜心于赵孟頫、陆柬之法书,是从风樯阵马与恬淡儒雅的书艺体悟中走向绘画的。起步的坚实常令他在绘画中得心应手。他以书入画,常在起势行笔的节奏中抒情展意,也常在布局中造险,以获得新奇的审美效果。在古蜀道拦马墙的那组画作中,无论画面的铺陈还是景致的抒写,这种心象都在表现中显示出这种顽强。他相守于传统笔墨,亦自觉于心性的表达。他知道,像球赛一样,奔跑迂回盘带都只是为了临门一脚。如果不是为了传达情感和意义,笔墨就只能是笔墨。

《三苏祠石桥》

16x26cm

我一直以为,景春的绘画面貌是从纤密苍实的式样走向灵动的,这有点像从佶屈聱牙的古文走向唐诗宋词。他在师门举办的一个画展上参展的几张写生画,更令人加深了这个印象。他笔下的东湖暮色、雾中草堂、青城山道……无论迷离烟树,还是参差亭榭,都弥漫着始终的润泽温软,好像易安居士的双声叠韵,层层演进,将情感在缥渺中推向幽远。他似乎从原来的过于刻意而显得板结的面貌中跨了出来,画作传递出那种特有的空气感、深度感、浸润感,不仅显露了物象的丰润,重要的是,更显露出情感的丰润。吴冠中先生认为:“一切艺术都倾向于诗。”诗是艺术的堂奥,景春似乎用温润潇洒的笔意,追寻着幽远清逸放达的诗境,在他的笔下,没有狂野没有激越没有甜媚没有悲愤,却不时会读出与传统经典的追随与对应。

《夹江千佛崖》

16x26cm

“坐隐苍茫独看山,烟雨无声天无言。故园陈酿谁共饮?云淡风清写心源。”这是沈道鸿先生写的诗,却极像为景春而作。无疑的是,这个时代举目可见的,多是宣泄,而隽永优雅内敛的美,多渐行渐远。我们太多地去追捧视觉的冲击力和言辞的批判性,却忘记了这个世界本来的雅致与柔软,忘记了那份与生俱来的气象中附着的从容。他却格外萧散淡定豁达,不时微笑着拂去衣衫上的落英,结伴也好,独行也好,在那条崎岖曲折的山道上健步前行。

作品

赏析

《赞比亚小景》

34×46cm

《赞比亚古部落》

34×46cm

《江西婺源小李坑》

34×46cm

《江西婺源大理坑》

34×46cm

御翠夏凉图

180x145cm

《丝路华语》

180x145cm

《黄山烟雨》

100x55cm

《苏州留园》

136x68cm

《剑门古蜀道》

136x68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