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易传说理;数:术数;象:象辞,卦象;卦:八卦,六十四卦;辞:爻、喙、卦、象辞,又有系辞。 一、理 是易经说道理,讲哲思的部分。又有易经之两大范畴象数与义理的后者。是孔子及门生所作的易传范畴。 有句成语叫:得意忘形。就是出于易学,汉儒王弼提出的,后人称谓王弼扫象,皆因王大儒主张学易以义理为主。
数是数术,是易经最古老的部分。中国是文明古国,然我们与其他文明古国不同:其他人文始于原始宗教,而中华人文却始于术数。卦象就是术数,相传约一万年前,黄帝的远古祖宗三皇之首的伏羲皇治天下时,长江(另一说是黄河)浮现飞天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皇,其受启发了八卦,这个就是易的开端。 举例如乾卦,其形象是111111,是由6个阳爻构成,爻分阴阳而此卦为全阳爻卦,六爻顺序非现时排数习惯的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而上,阳爻用数七与九表征,七为少阳不变,九为老阳变阴爻,易经叫这个是穷则变。九数乃阳之极数所以变阴。又有卦中以二、五位为尊,因为二位是下卦的中位,而五位是上卦中位。大家也是中位通常是尊崇的位置,二为地之尊而五为天之尊。是故,天子叫九五至尊就是此源泉。以上所讲均术数范畴,是以例子简单说明。 三、象 象是形象,古人认为宇宙万物与众神均是阴阳五行之气使然,于天为气,在地成形。抽象的气,要大众易明,所以比拟于形象。 甲骨文的卦字就是挂上一具体物器表征抽象事物。易经的卦象亦是这样,卦象是易经最原始的部分,是术数范畴。又有象辞,为易传范畴,是孔子及门生所作用以解释卦象与爻的。 四、卦 甲骨文卦即是挂,前面讲了。有卦必有象,卦与象一体的,请参看前述。 五、辞 是附于卦、象之下,用以解释前者的说明。周易古易的卦、爻辞就是上古先民对卜筮结果的分门别类说明,以定卜卦结果的吉凶祸福等。喙辞为进一步解卦固有的。又有易经一篇总结性文章叫系辞,分上下两章,以解释通本周易,是讫今所见解释易经最重的说解书。 |
|
来自: 品味人生368 > 《周易易经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