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于医易同源

 johnney908 2015-06-02
    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于医易同源
《易经》、《易传》是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对医学有无影响?
亳无疑义,从明末始,中医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中医必须通晓《周易》,始为许多医家的认识和主张。隋唐后“医易会通”,而隋唐前,《黄帝内经》与《周易》有何关系呢?答案肯定是有的。
《易传》作者和年代,《史记》、《汉书》等均认为是春秋时代孔子所作,宋代欧阳修《易童子问》始疑《系辞》为孔子作,清代崔述进而疑《彖》、《象》为孔子作。近现代大多数学者以为“十翼”均非孔子所作。
但是,有人以为《易传》确为孔子所作。随着马王堆帛书本《周易》的出土与考释,当代学者中赞成《易传》为孔子所述、门人整理者有所增加。
其成书年代有战国说、战国初年说、战国末年说、秦汉之际说几种。郭沫若认为:《说卦》、《序卦》、《杂卦》是秦以前作品;《彖》、《系辞》、《文言》是秦时荀子门徒所作。《象》又在《彖》之后。李镜池认为:《彖》、《象》在秦汉间,《系辞》、《文言》在汉昭、宣之间,《说卦》、《序卦》、《杂卦》在昭、宣之后,宣、元之间。张岱年认为:《易大传》的年代应在老子之后,庄子以前,其中《系辞》是战国中后期作品,《象》较《彖》稍晚。
多数学者虽然对各篇形成的具体年代有不同意见,但却认为《易传》从整体上看成书于战国时代。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有战国说、西汉说、东汉说等。主战国说者如北宋程颢《二程全书》、明代方以智《通雅》、清代魏荔彤《伤寒论本义》等,均否定《黄帝内经》为上古黄帝手笔,而主张为战国时期成书,现代学者任应秋将《内经》的内容与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将《素问》的韵文文体与先秦的韵文文体相比较,认为《内经》为战国时成书。主西汉说者,大多从《内经》的语言风格上进行推断。如宋代聂吉甫认为是西汉初淮南王刘安所作,明代吕复认为《内经》的学术思想虽出自先秦战国,但其文字成书则为西汉学者所为。现代有学者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昔在黄帝……成而登天”一段文字,为引用自《史记·五帝本纪》及《大戴礼·五常德》,故其成书当在司马迁之后。也有学者根据字义进行推断,如“豆”字在先秦为盛物工具,而《内经》“豆”字均为“豆子”义,故《内经》成书年代主要在汉代。主东汉说者,主要依据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认为《内经》晚于这两篇西汉的帛书,故形成于东汉。
博主认同西汉说,并认为《黄帝内经》可能成书于汉武帝之后。虽然《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是战国先秦至西汉的医学总汇,但最后的成书是在西汉,有的篇目如“七篇大论”可能出现在东汉甚至更晚。
由此可见,《易经》的成书早于《黄帝内经》数百年,《易传》也早于《黄帝内经》,从时间上看,《易经》、《易传》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是可能的。
考察《周易》和《内经》这两本书的理论体系,究竟有没有关系,首先对其基本范畴作一分析。
两者共同采用的基本范畴主要有阴阳、五行、气、神、象、数,等等。这些基本范畴构成了《周易》和《内经》的理论基础。至于两者各自特有的范畴如《周易》的“卦爻”、“乾坤”,《内经》的“藏象”、“经络”、“证候”等,从本质上看,均可以从上述共同范畴中找到思维基础或同质内涵,如“卦爻”、“乾坤”与“阴阳”同质,“藏象”、“经络”、“证候”等中医范畴虽然有医学的特定内涵,但其理论基础正是阴阳、五行、象、数。本节分析“阴阳”基本范畴及其思维方式。
“阴阳”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虽然《周易》经文没有出现“阴阳”二字。但《周易》经文中卦爻的基本符号“—”、“--”却反映了上古先民的阴阳观念。这与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及农业耕作生产有一定关系。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睛、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就总结出“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易经》除了系统记录下阴阳卦爻符号外,还提出了乾坤、泰否、剥复、损益等阴阳对立的卦名,在卦爻辞中也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对立的词语。可见至迟在殷、周时期,阴阳的观念已相当成熟。
到了西周末年,已明确提出“阴阳”二字,“阴阳”已被上升为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哲学范畴。如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宣王卿士虢文公以阴阳二气解释自然现象,认为土地解冻是阳气上升,春雷震动是由于阴阳二气处于“分布”状态。周幽王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二气解释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是现存文献中“阴阳”概念的最早记载。春秋时期,史官亦以阴阳二气说明气候变化,越国大夫范蠡将“阴阳”用于兵法,提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后则用阴,先则用阳”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阴阳”二气相互包容在一起,处在一种统一冲和状态之中。战国中期,《管子》的《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等篇标志着阴阳与五行合流的实现。战国晚期的邹衍进一步将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提出五行相胜、阴阳消息的学说。
当然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易传》。“易以道阴阳”,《易传》第一次系统地将“—”、“--”解读为阳爻、阴爻,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无论是“--”、“—”符号还是“阴阳”文字,其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阴阳”和“--”、“—”,是对宇宙生命的功能、属性、关系所作的归纳和分类,表示宇宙生命的一体两仪,既是对不同事物的归类,又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归类。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宇宙生命发生论、结构论、功能论观点。《周易·系辞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在《易传》作者看来,天地、尊卑、贵贱、动静、刚柔、日月、寒暑、男女都是“阴阳”的显现。《易传》把“阴阳”提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阴阳不仅是宇宙生命的本元(“乾元”与“坤元”),而且还是宇宙生命的运动过程。
《黄帝内经》同样把“阴阳”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主宰。《素问·阴阳应象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天元纪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无论是“四时阴阳”(或“阴阳四时”)还是“五运阴阳”,都归结为“阴阳”,“阴阳”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黄帝内经》正是将“阴阳”视为解释人体生命的最高范畴,人体生理、病理等一切器官、功能、活动、病变都可用“阴阳”加以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认为天地、上下、男女、左右、水火都不过是“阴阳”的代称。
《内经》还从人体生命现象出发,认为“阳化气,阴化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不仅将藏府、气形、气味、上窍下窍、腠理五藏、四肢六府等作了“阴阳”分类,而且说明了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黄帝内经》的治疗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平”就是人体阴阳的和谐平衡。
《周易》和《内经》对“阴阳”的基本属性、功用,“阴阳”之间的对立对待、和谐统一、运转变化的关系作了十分精详的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就是关于宇宙“阴阳”的哲学,《内经》就是关于人体“阴阳”的科学。明代张介宾对医与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欲该医易,理只阴阳”。可谓透辟!
(来源:摘自周易百搜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