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桂馥菊香秋意浓,清酣一觉《红楼梦》

 木清11 2019-09-22

本文参加了【秋韵】有奖征文活动

秋高气爽,秋梦清酣,一觉而恍然已到仲秋,秋意渐浓芳草渐衰,却正是菊花盛放、桂花馥郁的时候。在城市的喧嚣中,虽然难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也难得“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安然清静,但是面对眼前的菊山桂海,更让人痴痴彷如入梦。


这一梦,不期然的,竟是误入《红楼》。


彼时,梦未竟,人未醒,大观园里一样的秋光潋滟、秋景融融,一样的菊影憧憧、桂香幽幽,一样的诗酒韶华、岁月静好。趁着秋光正好,一大家子“内眷”欢聚一堂【贾宝玉虽是其中唯一的男士,然则他与大观园一众女儿惯常玩在一起,我们便也觉得毫无违和感】,众人持螯品蟹,泼醋擂姜,赏桂咏菊,口齿噙香,好不热闹、好不清雅。


这一段故事,曹雪芹安排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合情合理合景合心,假使能换个位置,似乎放在哪都不如这里合适。此时贾家荣宠盛极,大观园景致美极,园中儿女心情好极,三个极致赶在一起,便形成了书中又有趣、又精彩、又痛快的一幕。让我们也可略略窥得那时的秋情秋趣。


有趣第一


1、一个有趣的东道主

这次家庭聚会从东道主的安排就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诱因是三十七回探春邀请大观园内众位兄弟姐妹提议组建一个文学社团,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正巧贾芸孝敬了宝玉两盆白海棠,这第一次集会大家便以白海棠花为题材,咏物寄情各展才华,最终蘅芜君-薛宝钗以含蓄浑厚诗风被社长李纨裁定为冠军,这第一回合的才艺展示结束,文学社团也因此命名为:海棠社。诗友会散后,贾宝玉想起竟然唯独落下了史湘云,便央贾母把人接了来,湘云来后锦心绣口一吐,便成两首《咏白海棠》,而且心思独巧、与众各别。意犹未尽之下,便要做回东也邀一社才肯罢休,众人都道“这更妙了”。于是便有了第三十八回的聚会。


众人觉得妙的原因,应该不是再开一社,毕竟随时随地都可开、能开,关键是这开社的东道主比较特别。所以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毕竟是来贾府做客,却反客为主,做东请大家赏花吃饭。赏的桂花是大观园中现成的景儿,吃的东西主要是薛宝钗贡献的螃蟹,她自己则主要负责公关工作,发出邀请、陪逛园子和招呼大家吃好喝好,上能哄好贾母,下能顾及赵姨娘、周姨娘,最终是宾客尽兴,皆大欢喜。这事儿怎么看怎么有趣,史湘云的性格也怎么品怎么可爱,换做其他人一定做不来、也做不好。


2、一个有趣的伏笔

第二个有趣的地方是,这次聚会表面上是请贾母、王夫人等赏桂花吃螃蟹,实则是为了邀请海棠社的各位诗友来咏菊花。然而螃蟹是吃了一笼又一笼,可桂花和菊花却不见踪影,只在前头邀请贾母到藕香榭来的时候,凤姐口中带了一句“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此后再就揭过不提了。至于菊花,便只出现在众人作的诗中,景致里却也是只字不提。后者可以理解为曹雪芹为避免辞藻繁复啰嗦,因此有所取舍,可前者为何不叙?


曹雪芹的创作风格如此严谨,在《红楼梦》中所铺设的文字和情节无一处虚笔,所以他既惜字如金也不吝惜笔墨,该写便写,该写多少便写多少,该怎么样写便怎么样写,同样不该写便坚决不写,详略、取舍都有章法,所以这处的一笔带过应该又是意有所指。那么桂花到底指的什么?他为什么又省去了其中笔墨?


以曹雪芹惯用笔法来看,桂花,桂,谐音“贵”,应该象征着贾府此时的泼天富贵。而且,从中国传统的文化维度来看,无论是基于我国风水学还是文学渊源,桂花始终都是富贵、荣誉、高洁的象征,如古人就有将桂树植于家中的传统,既起到美化居室环境的作用,又取其“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吉祥寓意;又如古称考取功名为“蟾宫折桂”,其中寓意再鲜明不过了。而文人作品中的桂花,多赞其高洁、寄寓美好,如谢懋的《霜天晓角·桂花》“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李白《咏桂》“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由此可见,曹雪芹只借赏桂之名开此宴会,而不写园中桂花如何,是暗示着贾府当下的泼天富贵、高不可攀,不过是虚有其表、徒有其名而已,即所谓“有名无实”。


精彩第二


本回聚会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众人赋菊,也是《红楼梦》中的名场面之一,湘云和宝钗所拟十二字,分别是:忆、访、种、对、供、咏、画、问、簪、梦、影、残,题目虽然不是标新立异,但是以一条故事线贯穿人与菊的互动 ,一气呵成,也可谓新鲜了。


然而比题目更精彩的是各人所做的诗。单看时,未见得多么胜人一筹,但是每首诗的遣词用句、意境构思与每个人的性格命运暗暗相合,就不得不承认其精彩绝伦了。木心也曾说:“《红楼梦》里的诗词是水中草,放在水里很好看,所以不要捞出来。”


1、宝钗

蘅芜君-薛宝钗本次诗会上作诗两首,《忆菊》和《画菊》,为“金玉良缘”成真后,玉弃钗走,宝钗活在回忆中、靠临摹故人旧景聊以慰藉的命运设下伏笔。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不同于第一次的含蓄浑厚,宝钗这一次诗风更沉稳了,收放自如地敛了自己的锋芒,前者寂寥,后者轻松,没有特别奇巧的地方,大概是耽于前次的风头太过。两首诗中都出现同一时节“重阳”,必定也是后文的一个重要时间点,而在现有的版本中,却少了这一段公案,或是被移花接木,没了着落,也是遗憾。


2、宝玉

怡红公子-贾宝玉也作诗两首,《访菊》《种菊》,两诗是公子哥儿的性格做派,诗酒不离口,全凭意兴,从明天起珍惜当下,关心寻花、种花、护花,无愧“富贵闲人”之称。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 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 休负今朝挂枝头。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中,宝玉在湘云和黛玉之间两头不讨好后,想到了《南华经》和《寄生草》曲文中的话,凑在一处,便觉得自己悟得禅机,后却被黛玉问得哑口无言,这时宝钗讲了六祖惠能的故事,并提到那则最有名的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此处“好知井径绝尘埃”又一次点此线索,只是还是老样子,不能彻悟,却是后文宝玉出家的预兆了。


3、湘云

枕霞旧友——史湘云作诗三首,《对菊》、《供菊》、《菊影》,任情傲世,方是湘云,这份傲气是清傲也是冷傲更是孤傲,但是奈何际遇坎坷,知音难求,山重水复之后不是柳暗花明,而是水复山重。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暗示了婚后短暂的幸福时光,因为短暂,所以珍惜。三首诗中都有孤独清寂却乐观自娱的情愫,想来是湘云余生写照。


4、黛玉

潇湘妃子——林黛玉作诗三首,咏、问、梦,对“木石前盟”的心之所向、彼此试探、悲剧认知,黛玉对宝黛爱情的感知过程大抵如此,骄傲的性子和自卑的心理让她不能毫无顾忌地去追逐爱情,所以无论梦里梦外都注定孤独。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三首诗中黛玉看似是孤标傲世,可是那一句句“自沉音”、“满纸自怜”、“携谁隐”、“登仙”、“忆旧”、“睡去依依”,实则是流露出对现实的逃避状态,第二首虽然气势上咄咄逼人,但是每一句问菊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自问呢!


5、探春

蕉下客——贾探春作诗两首,簪、残,簪缨对镜,高贵之姿;蓦然回首,残败之象。探春为国远嫁,贾府大厦倾颓,大局隐现。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诗中可见探春性格,她是“恨生闺中、恨为庶女”的,骨子里自有一番不愤世俗的脾性,是好看却扎手的“玫瑰花”,既有浪漫诗情,又有经世才情,远嫁虽然经受骨肉分离之苦,但也给了她海阔天空。


痛快第三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在清朝非常繁荣,可以说代表了清代的主要文学成就,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统治者的压迫和麻痹政策与大兴文字狱的作为,让文人更倾向于选择用小说来隐寓、讽刺世事。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一些看似琐事闲言中,往往带出批判和反抗的锋芒,但是都比较隐晦。相对而言,本回中的螃蟹咏算是最痛快的一处了。共三首螃蟹诗,宝玉、黛玉、宝钗各做一首。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贾宝玉 作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林黛玉 作


前两首虽然书中说是第三首的陪衬,不过宝玉之作自嘲“一生忙”,引用的是坡仙苏轼对孟郊诗的评价,和他“无事忙”的外号暗合一处,而曹雪芹大概还有借此抒怀的一层用意,因为他毕生也经常感慨自己的穷困潦倒、一无所成。而“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大概也是对自身经历的一种影射,因为他的好友敦诚曾赠诗给他,道:“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可见曹雪芹的境遇的确非常窘迫,求职之路也比较坎坷。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薛宝钗 作


而宝钗的这一首作为压轴,用书中的话说是“食螃蟹绝唱”、“小题目寓大意”、“讽刺世人太毒”。“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不仅讽刺世人,恐怕也是抨击了时政,对雍乾年间的苛酷制度和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充满讽刺。更妙的是,此诗是由公认的“正统式”人物薛宝钗写出,入木三分又深一层。


一梦一秋,一秋一梦,彼时,红楼梦中人未醒,此刻,红楼梦外秋未竟。


部分参考资料:

1.《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蔡义江

2.《文学回忆录》. 木心

3.《明清小说史》. 谭邦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