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载哲学精神的近代回响 以马一浮对“横渠四句教"的阐发为例

 不惜身命利有情 2019-09-22

肖发荣(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西安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陕西西安710065)Nov. 2013Vol.42 No · 6摘要:张载所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充分体现了张载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了不同的版本。其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最为流行。尤其是近代以来,此四句更是成为激励无数志士哲人的强大精神力量。马一浮在抗战流离之际对此四句极为推崇,不仅以“横渠四句教"称之,而且从新儒学的视域对其作了精妙的诠释。马一浮于国难之际而发“横渠四句教"大义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由此而凸显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任道精神、成己成物的博大气象,对今日中国之文化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张载;横渠四为句;马一浮;横渠四句教中图分类号:B244 ·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一4283(2013)06一0116一07 收稿日期:2012一05一06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HM5014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x003)作者简介:肖发荣,男,陕西铜川市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西安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讲师张载是关学学派的创立者,也是理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提出的“为大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笔者称之为“横渠四为句"),自宋代以来便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中广为流传,然在流传过程中孳生出了不同的版本产其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在文天祥《御试策》引用之后,明清以来最为流行。尤其是近代以来,我国家民族多遭劫难,此四句更是成了激励无数志士哲人的精神源泉。20世纪20年代,革命先驱李大钊即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对青年梁容若的训词。。作为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冯友兰更是多次表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蕴涵的先哲精神,并将其作为哲学家的自我“期许"。 「的463 与此约略同时,作为国学大师的马一浮对此四句也非常推崇,并做了深刻的解释,其中蕴涵了他对国难时艰的深刻体会、对青年学子的迫切希望、对国族必将复兴的坚定信念、对中国文化必将成为世界文化之归宿的莫大期许。本文拟以马一浮对“横渠四句教" 的阐发为例来探讨张载哲学精神在近代中国的影响,以期对当前张载哲学研究尤其是对“横渠四为句"精神的研究有所助益。浅陋之处,敬祈教正。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马一浮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最具传统色彩的一个体系,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多个领域中均有非凡造诣,即使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熊十力、梁漱溟皆曾向其请益,真可谓“一代宗师"。近年来学者对马一浮的学术思想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这对马一浮研究无疑是很大的推进。笔者注意到,马一浮在抗战时期对明清以来广为流传的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非常推出不仅将其称为“横渠四句教",而且还对抗战流离中的浙江大学诸生做了深刻的解释。何以见其推崇?有三事可以说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马一浮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最具传统色彩的一个体系,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多个领域中均有非凡造诣,即使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熊十力、梁漱溟皆曾向其请益,真可谓“一代宗师"。近年来学者对马一浮的学术思想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这对马一浮研究无疑是很大的推进。笔者注意到,马一浮在抗战时期对明清以来广为流传的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非常推出不仅将其称为“横渠四句教",而且还对抗战流离中的浙江大学诸生做了深刻的解释。何以见其推崇?有三事可以说明:第一,称“横渠四为句"为“横渠四句教",突出其“承当"精神。马一浮自称在抗战之前“半世闭门" [ 3 ] 1 “避世心犹在” [ 4〕87 因其“闭门",故往往被称为“隐士";因其“心"在,又被学界尊为“儒门三圣"之一此“心"颇显张载血脉中流淌的“承当"精神。马一浮说: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之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一一· ·但愿诸生亦当具一种信念,信吾国古先哲道理之博大精微,信自己身心修养之深切而必要,信吾国学术之定可昌明。[ 3、巧诸君一一一将来行其所学,对于国家社会能尽其在己之责任。 “所悲者,吾国家民族被夷狄侵凌到此地步,吾辈身受痛苦,心怵危亡,当思匹夫有责,将何以振此垂绝之绪,成此恢复之业,拯此不拔之苦,今实未能焉,能犭<非、3 ] 50一54欲大拯生民,先当令其出乎利欲,方是儒者本刀丿、。「3 ] 753此处所谓“担当"、“信冠、、灬、》贝任" “大拯生民"、“儒者本分",其实都不外乎“横渠四为句"所蕴涵的“以道自任"、“居恒以天下为念" (D的承当精神。司马光说:“子厚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 ” [ 5 ]《司马光论谥书》 且不论三代是否真可复致,但就张载而言,其“以道自任"之精神则于此可见。马一浮讲论“横渠四句教",其时正值我中华民族陷于抗战的艰难困苦之中,于此“多难兴邦"之际,正需我华夏子民深刻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意而切实躬行。因此,他所揭示的“承当"精神,不仅贴合“横渠四句教"的义理,而且更是我国族复兴所急需的。第二,以“横渠四句教"激勉学生“立志"。“承当"精神必落实处方为“真承当",因此马一浮特别突出“立志"的重要性。他在《横渠四句教》开篇即说:昔张横渠先生有四句话,今教诸生立志,特为拈出,希望竖起脊梁,猛着精彩,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卸,自己菲薄。此便是仁以为己任的榜样,亦即是今日讲学的宗旨,慎勿以为空言而忽视之。[ 3 ] 5他将横渠四句“特为拈出",鼓励学生“依此立志",且将其视为“讲学的宗旨"。实际上,“立志"之意不仅贯穿于整个泰和、宜山讲学中,而且也贯穿于马一浮自身的为学历程中。其弟子乌以风曾说:“先生目睹国事艰难,世道益苦,推求其根源,皆由于学术之大本未明,心性之精微难知,欲挽狂澜,转移风气,非自拔流俗,穷究玄微,不足以破邪显正,起敝扶衰,于是益加立志为学"囿26在宜山讲学时期,马一浮更是通过疏解伊川《颜子所好何学论》而阐发了“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他曾经说:“学者当思圣人所知如此其至,今我何为不知?" “圣人所能如此其大,今我何为不能?” 母[ 3 ] 43 /一读;至此,都会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张载当年谆谆告诫弟子“学必如圣人而后 ” [ 5一]《横渠先生行状》值得注意的是,马一浮为了突出“立志"之重要,且彰显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因而对“士"之义做了新的诠释。他说:“今之所谓知识分子,古之所谓士也。今大学毕业,人目之为知识分子,论其资,0)朱熹读张载《西铭》,尝言其有“我去承当之意"。详参江永《近思录集注》卷2,上海书店四87年版,第54页;冯从吾《关学编》,中华书局] 986年版,第4页;朱熹《答吴伯丰(五)》,《朱子文集》卷52,台湾德富文教基金会20開年版,第2420页。0)朱熹读张载《西铭》,尝言其有“我去承当之意"。详参江永《近思录集注》卷2,上海书店四87年版,第54页;冯从吾《关学编》,中华书局] 986年版,第4页;朱熹《答吴伯丰(五)》,《朱子文集》卷52,台湾德富文教基金会20開年版,第2420页。可以服务与社会矣。事其事之谓服务士者,事也,即能为社会服务之称。" 3 48此即是说,知识分子之本职在于服务社会,这实际上即是要把前文所述的 “承当"精神落到实处。而这种精神的落实,在国族横遭欺凌、人心陷溺不拔之时尤显重要。马一浮C从士之“自处"与“服务国家"两个方面做了总结,他说:富贵贫贱不足以挠其志,推而至于夷狄患难,皆有以自处而不失其所受,由是而进于道术,以益臻乎美善之域不难矣。所贵乎士者,不惟用而后见其所学。虽曰弗用,其学之足以自立者,弗可夺也。 一今毕业于国之大学者众矣,国家方当危难之时,其需材也亦亟矣,诸生思求服务之志亦勤矣。诸生但求无负其所学而不期于必用,斯其在己者重而在人者轻。无失志之患而有进德之益,在艰苦蹇难之中养成刚大毅之质,其必有济矣。[ 3 ] 49张载曾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正蒙·乾称篇》可见,不论是处于富贵贫贱还是处于夷狄患难,士之为士,都不可放弃第三,“横渠四句教"的谱曲与吟唱。马一浮在给丰子恺的信中曾说: 顷来泰和为浙大诸生讲横渠四句教,颇觉此语伟大,· “ ·一意谓此语天绒,似可谱之成曲 一右四语试缓声吟咏,自成音节。第一句将声音提高拖长,第四句须放平而极和缓,乃是和平中正之音其意义光明俊伟,真先圣精神之所托,未知是否可以谱入今乐,制成歌曲?但不得增损一字深望贤者与萧而化君相商榷,制成曲谱见寄。欲令此间学生歌之,以资振作。一一“今后生只习于现代浅薄之理论,无有向上精神,如何可望复兴囝563一564观马一浮所下“此语伟大"、“此语天然"、“其意义光明俊伟"诸辞,足见其对“横渠四句教"的推崇与虔诚。同时,他也期望诸学子能“以资振作",因而对 “横渠四句教"谱曲之事格外重视。他不仅对四句的音律和缓做出说明,而且还敦促丰子恺与萧而化合力以成此事,但又强调曲谱之作决“不得增损一字"。其谨慎从事并非是小题大做,因为在他看来, “谱人曲调,所安声律亦须与词中意旨相应,故欲制谱之师于此歌辞深具了解,方可期于尽善"产一个多月后,萧而化完成“横渠四句教"的曲谱,并由丰子恺转寄给马一浮。马一浮很快命人将此摹印200 份,并将其中的50份寄赠丰子恺,希望他裱装好或可散惠诸子4 子。[ 19387巧65 年6月26日,浙江大学在上田村萧氏宗祠举行第1 1届毕业典礼。在典礼仪式上,学生吟唱了“横渠四句教"〔8 ] 238唱毕,马一浮做了题为《对毕业诸生演词》的演讲,对事先写成并印发给学生的《赠浙江大学毕业诸生序》中所引孔子论士“知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知,行不务多而务审其所山,言不务多而务审其所谓"之义再做阐发。同时又强调,今日之青年应具备认识过去、判别现在、创造未来三种力量,惟其如此,“方可负起复兴民族之责任"。[ 3」48一53马一浮不仅对“横渠四句教"推崇备至,而且对其精义进行了细致的阐发。(一)为天地立心首先,阐明“天地之心"的内涵。《易·大传》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大德曰生"。马一浮据此指出,“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 3〕5也就是说,“天地之心"即是生物之心。张载曾说:“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 [到《经学理窟.气质》 “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惟是生物'' “横渠易说·上经·复》可见,马一浮所说与《易传》及张载之说是符合的,即都认为“天地之心"是指天地之“生物',亦即“天地之仁” 首先,阐明“天地之心"的内涵。《易·大传》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大德曰生"。马一浮据此指出,“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 3〕5也就是说,“天地之心"即是生物之心。张载曾说:“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 [到《经学理窟.气质》 “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惟是生物'' “横渠易说·上经·复》可见,马一浮所说与《易传》及张载之说是符合的,即都认为“天地之心"是指天地之“生物',亦即“天地之仁” “天地之心"与“人心"一体贯通。《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结合《易传》之文,马浮说:“天地之心于何见之?于人心一念之善见之";“人心之善端,即是天地之正理";“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心以恻隐为本";“天地之人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 0一巧一6 此四句一脉流出,均以“天(天地)一人"为架构。在他看来,“天地之心"是从人之 “兼今" “善端"、“人心之仁"处显现的。或可说,人心之“仁善"即是“天地之心",“人心"(此乃“仁心",而非常人所谓之心)即“天地之心"。从《论语》《易传》《中庸》到张载,都相信“天道性命"是相(0此语虽是马一浮就浙江人学校歌(歌词山马一浮拟定)i普間之事而发,但从他对“横渠四句教"谱曲之事的慎重来看,此必其应有之意。马一浮《拟浙江人学校歌》(附说明),见《马一浮集》第1册,浙江占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四96年版,第101页。贯通的,天人是一体的,“天地之心"即“人心",“人心"虽本于“天",然“天地之心"离却“人心"则无以显现(在价值意义而非客观存在意义上),二者是贯通的。故分而言之,在天地则以“生物"为心,在人则以“仁善"为心;合而论之,“生物"与“仁善"是一体贯通的,即“天地之心"与“人心"是一体贯通的。最后,阐述实现“为天地立心"之途径。既然 “天地之心"与“人心"是一体贯通的,那么,“为天地立心"在“践行"的意义上就成为立“人心",即立人之“仁心"。如何立呢?马一浮认为,人之善端即复,则刚浸而长,可止于至善,以立人极,便与天地合德。故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可见,人由 “善端"而进于“至善"过程中所朗现的“仁民爱物" 之德,即是“天地之心"的显现。能达致此境,即是 “为天地立心"。以上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讲的,对于学者而言,惟其能“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才是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03 0 ] 5一6 “识仁求仁"本于明道, “好仁恶不仁"则语出孔子。虽然张载与明道在“先识造化"还是“先识仁"问题上有分歧两,但对孔子以来儒学所高扬的“仁"本身则无异议;而且张载对孔子“好仁恶不仁"之说非常推崇,并多有阐发。张载说:“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天下一人而已,惟责己一身当然尔。 · ·恶不仁,故不善未尝不知;徒好仁而不恶不仁,则习不察、行不著。是故徒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 好德如好色",好仁为甚矣;“见过而内自讼,恶不仁而不使加乎其身",恶不仁为甚矣。学者不如是不足以成身 0[ 5 ]《正蒙·中正篇》孔子要好仁而恶不仁者,只好仁则忽小者,只恶不仁则免过而已。故好恶两端并进,好仁则难遽见功,恶不仁则有近效,日见功。巧)((张子语录·语录下》这里有两点值得的“好仁而恶不仁"。惟其如此,君子方能“成身",即儒家所讲的“成己"。第二,张载特别强调“好仁"与“恶不仁"不能割裂,必须 “两端并进"。惟其如此,才能“尽仁义之道"。“尽" 之一词意味深长,能“尽仁义之道",其实是说仁者之修行,其最高的境界必然是《中庸》所谓的“成己成物"。合而訁之,即张载所说的“成己成物,不失其道" [ 5 ]《“ · i成明0此“道"即“天地之道"、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也可说是“天地之心"。当人能够“尽仁义之道"、达致“成己成物"境界时,此即是人“为天地立心"。因此马一浮以“仁民爱物' “好仁恶不仁"以释“为天地立心",亦合于张载论“仁"之义(二)为生民立命要想准确地把握马一浮对“为生民立命"的理解,我们就不能忽视他对“万物一体"与“仁者气象" 的阐发。马一浮说:“孟子称伊尹·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之沟中'。横渠《西铭》云凡天下疲癃残疾、'厚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此皆明万物一体之又、” 0目4一5 。我们知道,张载《西铭》以气论为基础论证了“天人一体"、“万物一体",并进而阐明了人之为“人"的职分所在。马一浮并举孟子与横渠《西铭》而拈出“万物一体"之义,其目的在于阐明儒者之职志。他说:“儒者立志,须令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方为圆成。 ” 0 ] 4 “ 圆成"实际上即张载所说的“成己成物,不失其道";而“无一物不得其所"即张载所说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 5 ]《正蒙·诚明篇》 因而可以说,“万物一体" 既是逻辑论证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之现实修养的起点。只有从此着落,方可谈“儒者气象"。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曰:“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后世儒者谈“立命"者均从此出。朱熹解 “立命"曰:“立命,谓全其天之所付,不以人为害之。 ” [ 10 ]《孟子集注》卷13马一浮据此说:今人心陷溺,以人为害天赋,不得全其正命者,有甚于“桎梏"者矣。仁人视此,若疮疣之在身,疾痛之切肤,不可一日安也。故必思所以出水火,而登衽席之道,使得全其正命。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学者立志,合下便当有如此气象,此乃“为生民立 [ 3 ] 4一5从“万物一体"的意义上说,儒者之志即在于“成己成物",但现实情况却是“人心陷溺"而“不得全其正命"。那么,如何扭转“人心陷溺"之现状呢?对个体人而訁,马一浮认为,“人人自性本来具足,但为习气缠缚,遂至汩没,不得透露",若人能“从习气中解放出来,习气廓落,自性元无少欠。除得一分习气,便显得一分自性"。「此3.] 80 可谓人人自救之途。此虽理之固然,但现实人心之陷溺却并未因此而实际改变,因而便需“先知觉后知" 00.]《孟子集注》卷10 此 “先知"即儒家所谓之“圣人"或“圣人之徒",也即是马一浮所说的“仁人"。仁人具不忍之心(其实人人自有,但不一定自觉其有),故必思以救之,使“全其正命"。能如此,才可说是“为生民立命"。而“为生民立命"所达致的最高境界,在马一浮看来,即是孔子所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0 0《论语·公冶长》(三)为往圣继绝学首先,马一浮对“绝学"之“学"的内涵做了说明。他认为,张载所谓的“学"即“圣学"、“义理之学",亦即心性之学;而濂洛关闽诸儒皆“深明义理之学" “真是直接孔孟,远过汉唐" “可见,此 “学"即孔孟所代表的义理之学、心性之学。从马一浮独特的视域来看,此“学"亦即是“六艺之学"。其次,马一浮对“学"之“绝"与“不绝"也做了细致的分析。他说:此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因人为气习所拘蔽,不肯理会,便成衰 · ·学者只是狃于习俗,不知圣贤分上事即吾性分内事,不肯承当。故有终身读书,只为见闻所囿,滞在知识边,便谓已足,不知更有向上事,汩没自性,空过一生。 一道之不明不此所",这是凡圣此所",这是凡圣均所具有的,用马一浮的话说即人人之“自性"。“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乃荀子语天道之“常"之语,马浮在此借以说明人之自性圣凡均同,且无所谓存亡,无所谓增减。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理"非“绝",此 “学"非“绝",当然此“道"亦非“丧".只不过是“不明不行"而已。现实的人囿于习气、习俗不肯理会、不肯承当,由自暴自弃而最终导致个体人“汩没自性",亦导致圣学之“衰绝'若从马一浮独特的“六艺之学"视角来看,“绝" 与“不绝"也可得到理解。马一浮说:学者须知,六艺本无流失,一一·其有流失者,习也。心习才有所偏重,便一向往习熟一边去,而于所不习者便有所遗,高者为贤知之过,下者为愚不肖之不及,遂成流失!。 一慎勿误为六艺本体之失。 0脚2天地一日不毁,此心一日不亡,六艺之道亦日不绝55吾敢断言,天地一日不毁,人心一日不灭,则六艺之道炳然常存湖24于此可知,六艺之流失,即常人所谓之“绝"也,此实缘于人之习气所偏,于人则表现为贤愚、知不肖、过不及。然而马一浮深信,六艺之本体、六艺之道则120;无流失"、“不绝"、“炳然常存"。或许可以说,这不仅是马一浮对“六艺之学"的基本判断,而且也是他解释“为往圣继绝学"的理论根源。最后,马一浮对“继绝学"之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六艺之道不绝,即圣学不绝,这是从“理之固然"意义上讲的。但毕竟自孟子之后此道此学隐而不行、晦而不明,这是从韩愈、张载、二程、朱熹以来对圣学现实命运的基本判断。既然如此,仁人就必须讲明圣学、践行大道。那么,如何“继绝学"呢?马一浮说:“为往圣继绝学",在横渠绝非夸词。今当人心晦盲否塞,人欲横流之时,必须研究义理,乃可以自于流俗,不致戕贼其天性。学者当知圣学者即是义理之学,切勿以心性为空谈,而自安于卑陋也。0〕4一5此有二义:首尾两句,实再发前文所揭之“承当"精神。“在横渠绝非夸词"一语,足见马一浮对张载此说的深切体会。张载当年痛斥“学绝道丧",试图通过他的努力来扭转这种局面。经过数十年“精思力践",他最终树立起“唱此绝学" “张子语录·语录下》的自信。如果不了解张载的学思历程,那么对其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责任感G就不会有深切的体会。从这个意义看,马一浮是真正理解了张载。第二句即释 “继"。什么是“继"?“继"就是“研究义理"。但这里所谓的“研究",不能单纯以今人所谓的“研究" (外向的知性追求)来衡量,更多地是指“体究",也就是反躬自省。[ 因3 ] 37 而马一浮所说的“研究义理" 是指通过体究心性之学,从而使圣学之本得以显豁,使人心所同具之义理得以显现,故“继"亦可说是使其显豁"之意,即使圣学由隐晦而显明,其效验则在于人复其天性之全。(四)为万世开太平首先,在马一浮看来,“太平"乃实有之理。浮认为,太平不是乌托邦,而是“实有之理"、“实有是理"。虽然,此理不必然实现;其实现,尚待人为。那么,由谁来实现呢?马一浮将其归于有德有位的圣王。他以帝尧和周文王之为政为例,指出 “圣人至德渊微,自然之效,斯乃政治之极轨"。这实际是说,圣王为政“贵德而不贵力",因此实现太平比较容易,正所谓“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后世何以见太平难?他认为,“自帝降而王,工降而霸,霸(!)范育序《正蒙》有“学绝道丧"之i吾。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 978年版,第4页。降而夷狄,天下治日少而乱日多。秦并六国,二世而亡;晋失其驭,五胡交乱",故力不可恃;放眼中外历史,“非无一时强大之国,只若飘风骤雨,不可久 / ” [ 3 ] 7一8 故“太平"至 故“太平"至少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曰有德有位之圣王(尧、文王即其代表),一曰长久。其次,马一浮对“开太平"之“开"的内涵作了阐发。他说:孔孟有德无位,其道不行于当时,而其言则可垂法于万世。故横渠不曰“致",而曰“开" 者,“致"是实现之称,“开"则期待之谓。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果能率由斯道,亦必有实现之一日也。「驯8张载为什么要说“开太平"而不是“致太平"?马一浮上述分析颇具深意。从语意上看,“致"说的是 “实现",而“开"则表达的是一种“期待"。从张载自身来看,张载是“有德而无位",只能说是“期待" 而不可能是“实现"。因而对张载而言,只能说是 “开太平"。我们知道,王安石变法之初,张载也曾参与其中,后因与王安石“语多不合"而“案狱浙东";明道在为张载辩白时曾说“张载以道德进",之前吕晦叔举荐张载时也曾说“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横渠先生行状》其德行之高,为世人所知。就此而论,马一浮以“有德而无位"释张载之言 “开",可以说是准确地把握了孟子“知人论世"的精神。以此来看,张载之言“开"确经由深思熟虑,更何况张载本人对“命辞"是很谨严的。于理而论,既然“有德而无位",不能致太平理想,那只有垂法于后世,以待圣王复起,率由此道,以致太平。但实际上,张载在晚归横渠之后,并非只是著述立说以垂法后世,而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实践着他的太平理想,张载说“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 ”巧」《横渠先生行状》 ,其孜孜以求、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敬畏。当然,马一浮并未只停留在历史的分析上。国族之难、生计之艰使他更多了几分现实的关怀,而国族之复兴无疑是最突出的。马一浮说:“中国今方遭夷狄侵凌,举国之人,动心忍性,乃是多难兴邦之会。若曰图存之道,期踐及于现代国家而止,则亦是自己菲薄。今举横渠此言,欲为青年更进一解。养成刚大之资,乃可以济蹇难。须信实有是理,非是姑为鼓舞之言也。” 值0 ] 8 此“多难兴邦之会",马一浮对“为万世开太平"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他看来,国族之复兴,不能仅以“现代国家"作为最高目标,其向上一层更有文化之复兴。如何理解呢?马一浮 " 3 ] 50文化乃国指出:“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家命脉所在,而中国文化之根本即在“六艺之学"。由此便引出了马一浮对“为万世开太平"现代价值的揭示,即将这种理想由中国而推至全人类。最后,马一浮从“由中国而至全人类"的视角将 “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做了进一步提升。他说:今日欲六艺之道一·一要使此种文化普遍的及于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之流失,而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方是成己成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方是圣人之圣德大业。吾敢断言 一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而有资格为此文化之领导者,则中国也。 一不独望吾国人兴起,亦望全人类兴起,相与坐进此道。[ 3」23一24读此两段话,可谓处处散发着张载“万物一体"、 “民胞物与"精神的气息,洋溢着儒家“成己成物"的博大气象。马一浮曾说“横渠四句教"与佛氏四弘誓愿相等人[ ,从3 ] 5 这个视角看他的如上所论,就不难体会到他对整个人类的大爱!张载讲 “万世",毫无疑问是就华夏而言;马一浮之讲 “万世",则不仅仅是对华夏,更是对全人类共享万世太平的期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说是“为天下开太平".。四综上所述,马一浮对“横渠四句教"之钦佩、虔诚之情灼然可见,其于此四句精义之诠释亦颇具特色。第一,马一浮所引四句,当属“横渠四为句"之 “立命"系。此四句自宋文天祥所引后广为流传近代以来,对此四句极尽推崇而又作出精妙诠释者,冯友兰之外,马一浮无疑是另一重要的代表。他对此四句的诠释,足可以“义理精纯" 2四字赞之。第二,马一浮虽然是于泰和讲学之际而发“横渠四句教"大义,但我们不宜将此视作一孤立事件,应和泰和、宜山时期的整个讲学活动及马一浮此时(D宋人林驷引“横渠四为句",第四句多作“为天下开太平"。详参林驷《古今源流至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8一 ] 09页、第114页、第162页、第493页。(2)徐复观曾以“义理精纯"称赞马一浮的整个学问。i羊参徐复观《如何读马浮先生的书?》,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2(修订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121“悲喜交集”的〔3〕54 心境联系起来。惟其如此,方能真正理解马一浮对“橫渠四句教”的推崇和诠释冯友兰曾说: “值此存亡绝续之交,吾人重思吾先晢之思想,其感觉当如人疾痛时之见父母也。” 马2〕3 一浮之重“横渠四句教” ,亦可作如是观。第三,马一浮对“立志”的强调,对士之“责任” 的揭示,是整个诠释中颇为突出的一个特色。由于马一浮讲论的对象主要为浙江大学师生,故他特别对“士”之义做了新的诠释,对其所应有的“承当”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使命感,都做了极为精彩的阐发。其于国族危难之际而发,但毫无疑问,马一浮所论对今日之知识分子而言也是值得深思而勉行的。第四,马一浮从“万物一体”的视角对“为万世开太平”赋予了新意。他确信,仁人应以中国之“六艺之学”推及于全人类。他所期望的不独是中国人的兴起,也是全人类的兴起,此才是儒家所追求的“成己成物” ,此才是佛氏所献身的 “四弘誓愿”最后,笔者谨以“橫渠四句教”及马一浮《赠浙江大学毕业诸生序》中一语以结束本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今日凡为士者所当勉也” 〔3」49〔参考文献〕〔冂刘军·心心相印九州同一一记全国五届政协委员王森然、梁容若二老喜相逢〔N〕.工人日报, 1982一12一08〔2〕冯友兰·新原人「M〕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3〕马一浮·马一浮集:第1册〔M〕·虞万里,校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4」马一浮·马一浮集:第3册〔M〕·马镜泉,等校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卩996 ·15」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校点·北京:中华书局, 1978 · 「6〕陈锐·马一浮儒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川·「7」马一浮·马一浮集:第2册〔M」·丁敬涵,校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8」竺可桢.竺可桢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984 ·〔9〕李存山· “先识造化”与“先识仁”〔J〕.人文杂志卩98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8.〔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l,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3 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L〔责任编辑杨军〕A Modern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