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昵称5720266 2019-09-22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根源。在汉朝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道家绝对是百家学说之始祖。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要论述的是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但是,历史上还有一本书,与《道德经》并驾齐驱,素有“古今修道第一真经”的美誉,也是道教经典作品之一。在学术排名上,它甚至还排在《道德经》的前面。

这本书,就是赫赫有名的《阴符经》。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阴符经》文字简练,用语奇特,见识超卓,可谓字字珠玑,深含至理。

书中有易、老、兵等诸家思想,既可当哲学书,也可当修身书来研读。朱熹称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诚哉斯言。

另外,道家紫阳真人《悟真篇》也评价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铨。”

《阴符经》虽然全文只有300余字,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包罗万象,涉及到百家学派的方方面面。

《道德经》大家都知道是老子所作,但《阴符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共有4种说法。

1、为黄帝所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等注。2、北魏寇谦之所作,其根据是因为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谓此书是'上清道士寇谦之藏诸名山'。3、唐代中期的李荃所作,持这种观点的有宋代的黄庭坚、朱熹等。4、认为是南北朝时一位'深于道者'所作。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谋之士对《阴符经》都推崇备至。其中蕴含有养身修心之道,有富国安民之法,有强兵胜战之术,有明哲处世之方。

《阴符经》是黄帝总结宇宙自然之道,物质阴阳调和矛盾,守静之法则,奇门遁甲之测算来取得自身调节,富国强民,战争取胜的目的。

《阴符经·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天性,人心;人心,机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阴符经上篇主要讲得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五行,如果能够洞察和领悟宇宙的这种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这样的人就能够使它昌盛了。

同时,上篇也讲到人应该合乎自然五行规律,要修炼,精通动静与伏藏之术。研究事物内部发展的必然规律,以智慧来防微杜渐,以法制严加限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阴符经·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材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人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中篇主要讲人们如何正确运用自身和自然规律来富国强民。

首先讲到人的生命和万物的新陈代谢都有其客观的规律。其次天盗、物盗、人盗,三道的规律都需要好好把握,不可能人为的去破坏这个规律。

作为人就必须从自身的规律中去了解自然规律,从自身的修养中明白运用智谋韬略,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再次懂得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就象历法规律那样去遵循,才是圣明,三盗之机深藏于事物之中,一般人是很难发现,必须从实践中去体会,从自身修养中去把握,如果天、人、物三者和谐发展才能够真正富国强民。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阴符经·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生死之心在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这本书,与《道德经》齐名!相传,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下篇主要从“专注”“控制欲望”“人性的修为”以及“生死观念”“守静”等层面来进行推演和解读。由此说到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等诸多观点。

读者们,关于“阴符经”,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呢?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