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一堂好课的“六主”要素

 三驾马车1966 2019-09-22

刘向军

好课的标准众说纷纭,但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有如下六条。

1. 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课堂上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是因为有发挥其作用的必要。教师的核心作用就是指导、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主导的核心方法是什么?主导的核心方法是点拨、启发、赏识、激励。

在这一要素上,教师最容易走到“主导”的反面——主宰、灌输、包办、斥责。因此,打破以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为典型外在标志的课堂教学,是回归科学的“主导”的前提。

教师为主导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离开教师而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生。真正的主导,是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为主体。

2. 学生为主体。

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上的主体,绝非指学生成为人数上的多数,而是指学生要拥有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多数,也就是说,要让学习全过程、全方位深刻地发生在全体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方法是什么?核心方法是让学生做一切他们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导学生高效地去自主学习,并针对学生的共性难点进行讲解点拨。

那种只让学生带着两耳去静听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为主导,更不是学生为主体,而是教师为主宰的肤浅而低效的教学。

而教师通过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纽带则是教学中的问题——问题为主轴。

3. 问题为主轴。

课堂教学因问题的存在而存在。没有问题即没有教学。没有问题而进行的教学就是假教学、伪教学。所以说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轴,它驱动教学前行。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具备怎样的特点呢?一是共性,二是思辨性。没有共性的问题,是不值得在课堂上教学的问题;没有思辨性的问题,是教学中的假问题。共性的、思辨性的真问题源于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之后反馈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足以聚焦师生的注意力,才足以引发师生的思维碰撞,才足以推动课堂教学。

当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轴时,解决问题就自然成为课堂的要素——训练为主线。

4. 训练为主线。

训练为主线是学生为主体的自然表现,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占居主体地位的外在呈现,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必然结果。

什么是训练呢?有明确目的的让学生进行说、读、写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训练。读书是训练,背诵是训练,讨论是训练,实验是训练,解题当然也是训练。听,当然也是一种训练,但只是训练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有在教师的“讲”具有启发性的时候或者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听”才称得上是一种训练。否则,“听”的训练极容易助长了“满堂灌”的低效教风。

当学生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以训练为主线来贯穿整个课堂时,课堂教学就指向了最核心的培养——思维为主攻。

5. 思维为主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高品质的思维素养才是所有核心素养中之最核心者。简单地说,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聪明的大脑。反之,不以思维培养为指归的训练都是一种机械的、浅表的训练。

要培养思维哪些特点呢?要培养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要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品质。

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学习,表现为通过训练的形式获得思维素养的提升,而师生多边关系的人的活动必然要求着也洋溢着情感的色调——情趣为主调。

6. 情趣为主调。

教学永远都有教育性,也永远都有情趣性。思想与情感密切相关而不尽相同。思维素养的提升立足于思想内容,而渗透着情感的活动,即便在逻辑思维中也是如此。

教学中的情趣有哪些基本要求呢?要有情境性,要有趣味性,要有审美性。情境性让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或虚拟的真实环境中,这是学以致用的必然要求;趣味性让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幽默的笑声,闪烁着机敏的智慧;审美性让学习的过程中有丰富情感的体验和传达,这是非智力因素的自然表现。

情趣是课堂教学的色调、基调,情趣是智慧的高级表达。情趣性的要素,要求教师自己首先成为一个有生活、有思想、有智慧的完人。

上述“六主”要素是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教学的共性,今天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有“六主”要素的课堂教学成就着学生的今天,也从而成就了学生的明天。

2019.9.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