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CSCO超级访问|食管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9-23

食管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传统治疗手段对食管癌的总体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九月的厦门风光绮丽,阳光明媚,2019 CSCO学术年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于2019年9月18日-21日隆重举办!会议期间,CCMTV临床频道《超级访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黄镜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樊青霞教授和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张述教授,共同探讨了食管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免疫治疗一线、二线治疗中研究结果令人惊喜

黄镜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黄镜教授提到,在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上,我国恒瑞自主研发的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方面进行很多探索。在单药应用方面,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I期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二线单药治疗转移性或局部复发食管癌客观缓解率(ORR)达33.3%,疾病控制率(DCR)达56.7%,6个月PFS率达31.5%,3级以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仅为10%。另一项卡瑞利珠单抗随机、开放、化疗药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食管鳞癌患者,已经达到预设主要研究终点,在晚期食管鳞癌二线单药免疫治疗患者中再次验证了卡瑞利珠单抗的临床疗效。在联合治疗方面,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代表的PD-1抗体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探索,结果令人惊喜。今年ASCO上公布的一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80%,DCR高达96.7%,提示未来在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中,或许可以选择“强强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化疗)的治疗手段。另一项单臂探索性研究,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疗或拒绝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单药同步治疗,后续卡瑞利珠单抗维持26周治疗,ORR达到85%,结果或提示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可成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又一种治疗选择。在我看来,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可能改变食管癌未来的治疗模式。

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探索进行得如火如荼

樊青霞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樊青霞教授指出,食管癌局部晚期病人常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尽快如此,食管癌的治疗仍不尽人意。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肿瘤治疗的新发展方向,但经国内外研究人员多年探索,暂未出现合适的治疗食管癌尤其是食管鳞癌的分子靶向药物。目前针对食管腺癌获批的药物主要包括我国恒瑞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等,在食管鳞癌上,一直期待出现疗效较好的药物给病人带来更多生存获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食管癌免疫治疗方面做了诸多探索,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自2018年以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鳞癌中表现突显。

食管癌免疫治疗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张述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

张述教授表示,食管癌免疫治疗临床疗效有目共睹,谈到其目前面临的挑战,个人比较关心的是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问题,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特殊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等,如何及时识别并处理特殊不良反应等非常重要。食管癌免疫治疗联合用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免疫治疗和化疗的结合、和放疗的结合、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结合等,目前除了PD-1、PD-L1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靶点,这些将是今后我们应当关注的一些方向。张述教授最后强调,未来可在如何筛选免疫治疗方案的目标获益人群、预测不良反应,以及寻找恰当的联合治疗方案等方面做深入研究,期待更多结果的出现。

访谈尾声,黄镜教授进行了最后总结,她表示,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将实体瘤治疗带入了激动人心的时代,其在食管鳞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我国恒瑞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单药和联合治疗方案在食管鳞癌(ESCC)一线、二线治疗中都表现突出,为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未来还需要对肿瘤异质性、疗效预测靶点、免疫治疗耐受等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并针对食管癌免疫治疗单药或联合用药最佳治疗策略选择进行深入探索。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