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扇面精品大家谈 《花卉草虫》 研讨发言人: 邱瑜玉、曾琳、王一婧、华灵、汤玳、 段文君、徐娇熔 邱瑜玉:这次讨论的扇面作品是《花卉草虫》,画面是由花卉和草虫构成的,主题非常直观,以下针对这张画的撞水撞粉的技法来讲解。花卉的表现手法采用的是白色撞淡绿色,主要以白色为主,通过这样的撞粉法,使花卉产生了轻微的空间感。叶子则是由多种颜色撞在一块,但以秋黄色为主体。枝干也是由墨色与其他灰颜色撞在一起,墨色稍微重一点,使枝干更显有力,看起来能支撑起主体整株的构架。这张扇面整个画面的色彩非常协调,秋黄色系的叶子衬托出花朵更加鲜嫩。画面的亮点是栖息在花间的草虫,双勾结合撞水撞粉的方式处理,各部分造型精细到位,生动跳脱,与植物部分的撞水撞粉的舒缓写意形成动静对比,在画面中起到点睛的作用,使整个画面立刻富有生气,鲜活起来。 曾琳:《花卉草虫》这幅作品以花卉为题材,作者以折枝的形式来经营画面,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塑造了典型的自然空间,画面以平实入手又于平实中取势。 这幅作品素材有可能来源于作者的写生作品,经过提炼和升华得到的更富美感特征的佳作。 从构图来看,画面有一种起承开合的节奏关系,这种节奏关系使得整个扇面构架非常圆满。这幅画作中植物的枝干,粗的、细的、硬朗的由画面的右下方同时向上生发,体现出“起”的构图概念;叶子成弧形顺势向上,引向花头是“承”的处理;画面中花簇繁、简、取、舍得恰到好处,将“开”的手法用得不动声色。五处花簇绽放安排得势有序,尤其两簇稍密且整的花卉交相呼应,正是“合”的精髓。从整个画面来看,所有生发的干、枝、叶、花都指向画眼的草虫,将静中有动的盎然生趣呈现在我们面前,整幅画作简练含蓄,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王一婧:从构图来看,这两组枝干出枝都是呈V字型,辅枝以扭转的V型跟主枝杆作出了区别。其次,除了采用的撞水撞粉的这个表现手法以外,苏老师最精妙的地方是在于他主从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从辅助枝干、印章和包括草虫的位置都经营得自有妙处。如果单把辅助的枝干去掉的话,那么主枝干就会显得不稳定,层次显得单薄,是写生作品的感觉,如果加上了一个辅助枝干的映衬,就会使整个画面的关系既完整又真实,而且含有深邃的空间意味,形成疏朗与繁茂的对比,更具有视觉的张力。从叶子到草虫到花苞,然后再到叶子到枝干出枝的枝节,最后再回到印章,整个构架气脉连贯、气韵生动。另外,这幅作品中主花头的选择很有特色,既具有花卉一般性的特征与此同时又具有典型的美感,它是所有花头里的描写最完整最精细的一朵,正好与画眼中精细刻画的草虫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华灵:第一点,这幅作品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苏老师对背景的处理,苏老师通过底色的渐变,把最亮的地方留在画面最重要的位置,这样有意无意的就会把观众的眼光引导到画面的中心。 第二点,通过对这幅作品的解读,我感觉苏老师吸收了很多宋画精髓的部分运用到画面,看到作品,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宋代小品里的《夜合花图》和《白蔷薇图》,关于空间处理方式上,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幅小品通过枝干去分割画面,然后通过一组一组大小不一的叶子的点缀,再通过花朵的安排,把观众的视线一步步引导到画面的视觉中心,也就是草虫的位置。绘画有时会让我感觉是一个引导视觉的艺术,通过枝干、树叶、花朵等元素的巧妙安排,通过聚散开合,把我们引向画面的高潮部分,画眼所在的地方。 第三,这幅小品用撞水撞粉的方法,达到一个自由而生动闲适的画面效果,草虫也是先撞出来再勾描结构。再回过头来通观整个画面,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对画面主次处理强弱分明,首先是草虫的处理最为精微,其次是花朵,再次叶子,而枝干就稍微撞了一下,也就是这样有主有次的处理方式,会给观众一种有条不紊的视觉节奏。 汤玳:通常我们在创作小品扇面时由于尺幅限制画不了太多内容,所以常会出现画面单调,不耐看等问题。但是苏老师这张作品虽然就是一段折枝,视觉效果却十分丰富。因为首先这些花叶的每一片都各具形态,正形负形的造型都很讲究。包括那些虫蛀的破洞,残破的边角,再加通过使用不同色彩倾向的黄和少量的对比色(例如灰紫色),碰撞在里面。形成十分丰富又统一的感觉。再加上花头的深入细致描绘,昆虫的精致灵动,整个作品造型具备完整性和丰富性。所以这张作品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造型,色彩等技法,来丰富有限的画面。 段文君:《花卉草虫》这幅扇面作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叶子大面积的多色撞水撞粉与花头和草虫形成对比,叶片的多色冲撞把虫咬过的叶子之沧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之下,花头用了白粉与嫩绿两种颜色冲染更显得娇嫩。画面的画眼草虫更是用经细生动的勾勒填染手法,使主题更加突出。 在构图上,从右下角出枝,枝干交错穿插,撑起整个画面的结构。枝干的穿插很是讲究,每一个的空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花头处于整个画面的黄金分割处,画眼草虫停落上方,从而使画面主次有序、层层递进。 整个画面看似是自然的重现,但其实包含了作者悉心的安排布局,作品的高妙也在于此,安排布局之后却丝毫没有刻意的感觉,可谓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徐娇容:苏老师在这幅扇面中,注重运用单纯性和复杂性的对比手法处理画面关系。如画中的树杆和树叶,他用了撞水撞粉的方式来画,那么花就不再用撞水撞粉了,他刻画花时就用一种很单纯的方式即用惯常的染色法来表现。这样就与下方的叶子和树杆形成了一种对比,使花显得更加洁白与纯净。这样不仅使整幅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主题更为鲜明,而且也把观者的视点引到了画眼之处,也就是画面最上方的草虫。 苏老师在这幅画中采取了一种“以简胜繁”的艺术手法。如他在现实中可能看到了众多的这类花卉,但他仅从众多的花中选出几朵比较具有典型性的花进行表现,所描绘的虽然只是这几枝花卉的生命局部或是片段,但却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给人营造一种花开遍野、盈旺繁盛、欣欣向荣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这类花卉的独特气韵,饱含了自身对生活的一种高度提炼与概括,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却能引发观者思索与联想,最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远境界。这不禁让我想到南送宋画家梁楷的那幅《疏柳寒鸦图》,画家寥寥几笔就能把枯枝残柳和几只寒鸦或栖或飞的萧瑟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是言简意赅、笔简神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究。 ◆ ◆ ◆ 关 注 【 苏 门 画 苑 】 获 取 更 多 课 程 信 息 公众微信号:sumenhuayuan 本期编辑丨芦春梅 本期一审丨邱瑜玉 本期二审丨林 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