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文坛出了名的丑男,却写出一首绝美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宋代词坛,高手如云,金曲频出,硬要排出哪首词最牛,确实是件为难人的事。但要论风靡程度,贺铸的这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肯定能排在前几。此词问世后,宋金词人纷纷模仿,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5人仿效,虽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这让这首词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要解此词,先说贺铸其人。贺铸为人豪爽,有侠客之气,但他的丑在宋代文坛是出了名的,一如当年的诗鬼李贺。因为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丑归丑,但词确极美,他是宋代为数不多既能豪放又可婉约的词人,对后来的辛弃疾等人影响颇大,而这首《青玉案》就是其平生最经典的一首词。这是一首绝美的情词,当相思化为漫天细雨,便成了这首凄美之作,让我们来品一品: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北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全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相思男子的形象。词的上片,在偶遇后词人目送对方离去,对方脚步轻盈,词人一路目送她如芳尘般消逝。用“凌波”来形容女子的脚步,只轻轻一笔,就令人产生无限想象,这定是为翩翩佳人。

而上片后几句词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如此佳人,锦锈年华里将与谁共度。词人做了几个猜测,她可能正在月下小院花桥边,也可能正在大户人家的花窗边沉思,而这一切只有春风知道。在这上片中,词人虚实结合,目送离去是实,对对方的种种猜测是虚,而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一词人的一片痴情。

词的下片是为抒情。天上云卷云舒,相思入骨的词人挥笔写下的断肠之语。“飞云”二字其实是一语双关,既是指时光荏苒,也暗示对方向浮云一样让自己抓不住。全词最妙的是最后两句,用一个自问自答道出自己的相思。词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刻画自己的相思,一望无际的烟与草,满城纷飞的柳絮,绵绵的黄梅细雨。

在这两句中,词人一问三答,一气呵成,令人拍案叫绝。其中最妙的就是最后5个字,以雨来写愁自词中之帝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就成了文人墨客常用的比喻。但贺铸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梅雨来写相思,梅雨的绵绵不断,正如词人的相思一般,挥之不去。后来这5个字被不少人模仿,却从未被超越,而贺铸更因此被人称为“贺梅子”。

当相思化作痴情人心中的漫天细雨,便成了这首绝美之作。纵观全词,从上片的奇妙联想,到下片的一问三答,都构思巧妙,立意新颖。难怪后来黄庭坚在好友秦观早逝后,说道“只今惟有贺方回”。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