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履——董正贺书法展自序

 山阴芥子 2019-09-23

杨刚夫人董正贺为故宫博物院著名书法家。9月27日至10月20日,「素履——董正贺书法展」将在恭王府抱厦举办,欢迎前往观看。

 孙晓云题写展名

展览自序

       1951年,我出生于北京市南池子一个悬壶世家。祖父董玉琨在京城中医圈颇有名气,亦写得一手好字,我见过他以小楷抄写的《药性论》,周正大气,堪比书家。父亲董石良早年供职北京荣宝斋,擅书法、绘画和篆刻,今天流传颇广的“张一元”牌匾即出自父亲之手。

张一元匾额,董石良书

1960年夏日某天,父亲在街上碰到我正在跳皮筋,遂领我回家,且说以后每天写一张大字再出去玩。由此,开始了我一生不曾间断的书法临习与创作。暑期过后,我竟把《玄秘塔碑》写得有模有样。大约五六年级时,我已比同学甚至比老师的字写得都要好了。

荣宝斋徐之谦先生是父亲故交,因我在和平画店见到他的字,非常喜欢,于是便由父亲老友、著名书法篆刻家顿立夫先生领去做了徐先生的学生。开始由他指导,临习欧阳询《皇甫君诞碑》等。

文革开始时,我十四岁。因为家庭成分,没资格加入红卫兵,但同学们总找我抄大字报。这些实践对我颇有帮助,使我知道要讲究章法布局等。之后,我广泛临习王羲之、黄庭坚、董其昌等名家,慢慢竟可毫不吃力地写出挺有样的行书。

1969年,我17岁,作为知青分配到内蒙古。因我字好,于是经常被安排办展览、出板报,一方面少了些田间劳作的辛苦,另方面书法也得到了提高。

1970年,下乡生涯结束,我进入故宫工作。1976年调入展览部美工组,接手金石大家金禹民先生职位,逐渐走上专职的书写工作。

故宫景仁榜,董正贺书

故宫钟表馆,董正贺书

故宫石鼓馆,董正贺书

国家图书馆馆名,董正贺书

那时,皇极殿、宁寿宫是故宫的绘画馆,总有精彩的展览,于是我每天必去,观看了大量历代珍品,眼界大开。除去得天独厚的工作环境,故宫更有很多前辈大家,比如徐邦达先生、郑珉中先生、马子云先生、罗福颐先生、刘炳森先生、朱家溍先生,他们在文物鉴定、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给予我巨大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一方面在书法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也见识了他们治学的勤奋和严谨。

刘炳森先生为董正贺所写书法

徐邦达先生为董正贺所写书法

 徐邦达先生为董正贺所绘之画

         1979年,与画家杨刚成婚,更得到他全力支持。杨刚博涉多优,油画、工笔都取得很大成绩,水墨、速写尤独步当代,其草书亦建树非凡。四十多年,我们一起走过,琴瑟和鸣,互相支持,彼此砥砺。20194月,杨刚重病期间,还坚持陪我赴苏杭,观看我所书写的匾额和楹联。

杭州罗汉堂,董正贺书

杭州西湖三潭映月楹联,董正贺书

1980年,故宫支持我赴中央美院书法研究室进修。这段经历弥补了我未曾进入学院学习的遗憾,也使我系统学习了书法史、书法理论,临习了大量名帖,还与很多同学结下了深厚友谊。

在故宫长达四十几年书写工作中,我的书法浸染了故宫的气质——端庄、大气、法度森严。“庙堂气”成为我书法创作的自觉追求,因觉唯如此方可配得上故宫这座辉煌的宝殿。

今年,承蒙恭王府博物馆邀请,我把近年一些作品结集成册,并做一次展览。因我所见历代真迹极多,主张临帖当然要从古代名家开始,也因见惯艺术史领域人物起伏消长,所以一直不愿出版作品。这次拗不过家人坚持,将这本集子拿出来,求教于同行和长期关心我的朋友们。

“素履”典出《周易·履卦》:“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大概意思是:严格自我要求,按照心愿素位而行。这颇符合我几十年的经历与心境,于是用作展览和书名。

2019年8月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