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解析

 思明居士 2019-09-23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中最为稳定的一种题型,其分值占总分居多,想要攻克这个题型,就需要必要的训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历史选择题及解析,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选择题

  1.(·开封检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C.郡县制 B.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2.(·恒台联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3.(·商丘联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 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236年祭(前221~)》:“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2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潍坊模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注重依法治国

  C.皇权不断加强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青岛联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南京联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9.(·太原联考)“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内、外朝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题组3 中央集权VS地方分权

  10.(·商丘高三联考)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学》说:“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于( )

  A.为了打败项羽的需要

  B.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

  C.秦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差异

  D.刘邦的中庸思想

  11.(·潍坊第一次检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封建的历史

  B.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C.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

  D.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

  12.(·洛阳检测)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D.隋唐科举制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题组4 不断发展的选才与监察体制创新

  13.(·潍坊高三联考)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

  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14.(·青岛调研)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

  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

  15.(·汕头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

  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题组5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

  16.(·湖北七市(州)联考)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17.(·郑州第一次检测)《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18.(·东营四县联考)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四个角度——一网捞尽文字材料隐含的解题信息

  (1)明确问题: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而言的,没有问题也就谈不上“有效”,所以在解读史料之前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问题。

  (2)判断题眼:无论文字,还是图片,材料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即题眼所在,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3)划分层次:很多问题的答案的结构就是材料的层次,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

  (4)回归教材: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两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后,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案解析

  1.B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即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能力,故B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A、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

  2.B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反映的是中国人对血缘亲疏传承关系的重视,是家族宗法观念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产物,故答案选B项。]

  3.D [题干材料中的“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的信息说明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故选择D项。]

  4.A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分封制与郡县制,B项经济内容与题干中“中国古代政治”限制不符,

  C、D两项表述明显与先秦时期历史发展趋势不符,故答案选A。]

  5.B [秦国与秦朝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段的概念,秦国改革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早已存在,与秦始皇的贡献无关。]

  6.B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反映的是相权对皇帝的专制统治的制约。故答案选B。]

  7.A [与明发上谕相比,寄信上谕由皇帝军机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人,旁人无从知晓,更无法干涉,“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而不用明发上谕,明显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A项正确;政令的保密及提高行政效率并非主要目的,B、C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监察官员的信息,D项错误。]

  8.C [本题实质考查专制主义制度下,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这一历史趋势。三省的长官都为丞相,互相独立但互相牵制,从而达到分割相权的目的;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使专制主义达到一个新的时期,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则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与题干不符。]

  9.B [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

  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10.C [据材料“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可以看出,刘邦建立汉朝后,既要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要充分地尊重东方诸侯国的历史传统,显示了汉朝初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故选 C。]

  11.C [材料中的“封建制”即分封制,它是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与封建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可知C项正确,A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不符,排除。]

  12.B [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向皇帝随时秘密奏闻,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项正确。中央政府部门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南书房的设立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的叛乱,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A、C、D三项均不是密折制度的作用,排除。]

  13.B [“乡试……例应回避”“雍乾间,或……或……”“乾隆九年停其例,并……一体回避”表明清代科举考试中人才选拔形式日益严密,体现了相对公平的原则。A、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可排除。]

  14.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劝谏”是古代的一种监察制度,结合材料中“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出C项为正确答案。]

  15.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唐代的科举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指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故选D。]

  16.B [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以来,各国并立纷争,天下大乱;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行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故选B项。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7.A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题干反映出君父在家庭、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故A项正确;君父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着特殊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种家长制作风体现的实质,故C项错误;皇帝与官吏之间是君臣关系,而非宗法关系,故D项错误。]

  18.C [“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到隋朝之间的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出现了“逆转”及“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

  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故选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