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阳凤凰山旅游景区悬崖惊现文字!

 昵称33542116 2019-09-24
没有一个词能概括拥有太多故事的朝阳。

她是地球第一次聆听鸟语细嗅花香的乐园;她是亿万华夏儿女的故土老家;她是东北佛教的圣地祖庭;她是马背上的百年皇都。
朝阳,或许是世界上一隅最为迷幻的归宿。岁月缱绻,直到今天,拨开历史和年代的重重迷雾,这座古城依然绽放着最初的姿彩,不挂一丝尘埃。

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唯一不变的依然是凤凰山。

她是现代生活中美轮美奂的后花园,也是百万朝阳人平安喜乐、夜晚酣睡的守护者。

在年年月月的万物生长里,她自然、神秘、庄重、肃穆,默默承载着无数镌刻于历史的悬疑和震惊于世的传奇。

悬壁刻字

就在前些天,凤凰山景区工作人员在整理图片时发现了这张照片。


乍一看并无特别之处,放大后却令人陷入迷之困惑。

迷之探秘

我们将照片放大后,出现了下图的一幕:文字

这些神秘文字发现于朝阳凤凰山旅游景区摩崖佛龛附近,距离山门200米处山崖之上。

目测这些文字大概有2多米高,文字的具体内容已经随着岁月的侵蚀斑驳不清,只能隐约看到中间的那个提土旁像是个“塔”字。

即便使用现代科技,在这种直上直下的近乎90度悬崖峭壁上刻字依然是难上加难。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将这些文字刻录上去的,又希望告诉后人怎样的故事和秘密呢?

关于这些文字,人们的猜测各有不同,而所有的依据都要追溯回源到凤凰山的历史。

自晋代以来,凤凰山名僧云集、钟磬悠扬、香火鼎盛,形成了如今的以摩云塔、大宝塔和延寿寺、天庆寺、云接寺及卧佛古洞为主要代表的佛教建筑群。

东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肇建于此。


据史料记载,晋永和元年(345年)夏,燕王慕容皝在龙山(凤凰山)建造了东北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龙翔佛寺。

75年后,龙翔佛寺的高僧释昙无竭由此远赴天竺,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晚于法显的西行取经僧人,早于唐玄奘207年。



在前燕至辽的七百多年里,朝阳一直是东北地区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凤凰山也始终是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佛教道场。


正是自那时起,朝阳凤凰山就已成为东北亚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塔寺林立,高僧辈出,佛事活动昌盛不衰。


那么崖壁上的文字是不是一千多年前的皇家刻制呢?

在凤凰山现存众多佛教建筑中,有始建于前燕的摩崖佛龛,有始建于辽的天庆寺、卧佛古洞、降香十八盘、摩云塔和大宝塔,有建于清代的延寿寺、云接寺等。

其中72个摩崖佛龛始凿于三燕,成于北魏,是凤凰山现存最古老的佛教遗迹。它的独特之处是佛龛最初放置的不是佛像,而是大德僧人的骨灰。


如今,在摩崖佛龛悬壁之上发现的文字,有人说是对摩崖佛龛的解密,也有人说是对世人的降福劝戒,又或许是对当年凤凰山昌盛辉煌历史的昭示。


而这个秘密已然和更多关于这座佛教圣山的诸多未解悬疑一起,尘封在时光里、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等待着世人一一破解。


关于凤凰山


朝阳凤凰山,古称龙山,清初乾隆皇帝赐名改称为凤凰山。位于市区东部,占地面积67.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668米。景区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

     公元345年,前燕王慕容皝在凤凰山修建了迄今为止东北亚地区最早见诸史籍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开启了凤凰山1600多年的佛教文化传承史。龙翔佛寺住持释昙无竭天竺取经,早于唐玄奘207年。

    从那时起,承载佛教文化的宗教活动场所规模逐渐扩大,经历代累建,形成了三塔(凌霄塔、摩云塔、大宝塔)、四寺(延寿寺、天庆寺、云接寺、华严寺)佛教建筑群落。三燕摩崖佛龛、辽代降香十八盘、倒坐观音洞和清代卧佛古洞等古迹名胜极具色彩,被奉为佛教三大圣物之一的菩提树尤显灵性。如今,释迦牟尼佛和锭光佛真身舍利供奉于凤凰山佛宝塔寺,使得佛教圣地凤凰山愈加神圣和灵光。

        佛教圣地凤凰山,期待八方游客四海来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