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是男人“强肾菜”,女人“不老菜”!还能补虚养脾胃,秋补千万别错过

 洮阳浪子鸿都客 2019-09-24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仲秋。秋风起,天渐凉,“秋补”这事儿,咱也得赶紧提上日程了。


告别了闷热长夏,胃口终于变好了些,吃吃补补,想想也是很让人开心呢~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说到进补,补肾是个关键。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补肾的食材和方法。

这3种蔬菜,补肾特厉害,还能养脾胃

 

山 药

山药到底有多好?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夸它的:
 
“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能益肾,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能“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难怪它被称为“平价人参”!

对于女性来说,山药更是滋补上品,它有益气滋阴的作用,可谓是女人的“养颜菜”、“不老菜”。
山药粥
食材:干山药片60克,或鲜山药100~12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切片,同粳米共煮粥,还可加入几颗去壳红枣。
作用:补脾胃、滋肺肾,可治疗腹泻、虚劳咳嗽、遗精,缓解疲劳。

蜜汁山药
食材:山药500克,白糖150克
做法:山药去皮,切成小段,在烧开的水中焯熟,再浇上熬好的糖汁。
作用:滋阴养血,适合体质虚弱的女性。
山药选哪种好?

怀山药(淮山)质量好,可药用,广山药则多作膳食用。

怀山药,干品药效更好,用来煮水喝可缓解感冒咳嗽,药房就能买到。


Tips
削山药皮时,可以戴手套削皮,或就着保鲜袋抓住山药来削皮;也可事先在手上搓点盐,然后把山药放在水里削,这样就不会痒了。

还有个办法,先把山药蒸八分熟或煮熟,放凉以后再削皮。

注意
山药能助湿,体内湿气重的人不宜长期食用新鲜山药;山药有收敛的作用,便秘的人最好少吃。


茴香菜

别的蔬菜多是凉性,而茴香属温性。中医说它能“补命门不足”、“能暖丹田”,意思是它能温补肾阳。

秋冬怕冷、手脚冰凉的人很适合吃。
茴香还能温胃止腹泻、健脾助消化。脾胃虚寒、平时容易腹痛腹泻的人,可以适当多吃点。
很多人只知道用茴香做饺子,但平时做菜、做汤时放点它,也是很美味的~
茴香豆腐汤
做法:茴香切成段入锅,加适量水、1汤匙油、1小匙盐,茴香煮至快熟时加入豆腐即可。
杏仁拌茴香
做法:将甜杏仁用沸水煮上10分钟左右,茴香切碎备用。将杏仁与茴香以2:1的比例,放入酱油和醋拌匀即可。
茴香鸡蛋饼
做法:茴香菜切碎备用,加入鸡蛋、虾皮、盐等搅拌均匀。放入少量面粉搅拌,面粉稀一些较好。平底锅加油,倒入面糊小火两面煎熟即可。
注意
过敏体质、阴虚火旺者不宜食茴香。


 
豇豆又叫做长豆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 

豇豆性平味甘,其作用一是健脾,二是补肾,凡肾虚遗精者宜食之。


豇豆炒虾米
食材:豇豆300克,虾米50克,蒜末、盐少许
做法:
1、豇豆先洗净再去头尾,切段备用;虾米泡水10分钟。
2、锅中放2大匙油,放入蒜末、虾米爆香后,加入豇豆炒1分钟加入调味料炒入味即可。

豇豆干炖排骨
食材:干豇豆,排骨,黑木耳
做法:
1、干豇豆用温水泡一下,洗净。黑木耳泡开。
2、排骨洗净焯水。
3、锅里放热水,加葱段、姜、桂皮,水开后,加入排骨、干豇豆、木耳,加盖闷煮。中小火40分钟左右出锅。
注意:豇豆一定要彻底煮熟

豇豆含有皂苷和植物凝集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但这两种物质不耐热,充分煮熟即可将它们破坏。

另外,这两种毒素主要存在于两头尖部,两侧荚丝里,所以最好摘掉再吃。

这3种果,也是“补肾高手”

 

莲 子

莲子味甘性平,有补中安神、益肾涩精的作用,可治腹泻、腰酸、遗精、失眠等症。
粤式补肾茶
食材:桑寄生15克,莲子(去心)15克,大枣10克,鸡蛋2枚。 
做法:鸡蛋水煮去壳;桑寄生以纱布包裹,大枣剪开,连同鸡蛋、莲子放入1500毫升水中,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煮20分钟,关火焖半小时即可。
注意:经期不建议服用。
Tips
莲心偏苦,平时吃莲子时一般去心,但这个季节秋燥来袭,容易上火,要想清火,建议保留莲心食用。



板 栗

中医认为,板栗有补肾健脾、益胃平肝的作用。不同吃法,作用有所不同:
 
生吃板栗补肾。有的人一到秋冬季节就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这可能是肾气不足,平时可以嚼食栗子仁来补益肾气。
 
熟吃板栗健脾。如果有体倦乏力、形体偏瘦、胃口较差等情况,可以选择蒸煮、炒食的吃法。


注意
栗子生吃难消化,熟吃易产气,所以一次最好别吃超过10颗。


核 桃

中医认为,核桃性味甘温,有固精补肾、温肺定喘、润燥滑肠的作用。

另外,核桃富含有益大脑和心血管健康的成分,常食有助于降低血脂、强心健脑。 
注意
①核桃属于高热量食物,“一勺核桃半勺油”,所以每天食用最好不超过40g。
 
②发苦、有哈喇味的核桃含有黄曲霉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肝癌,所以一旦吃到,马上吐掉!
当然,除了食补,平时经常按揉一些穴位,也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身上藏着3个“补肾开关”

常按肾好人不老

 

肾俞穴
肚脐眼(神阙穴)正对着的后腰穴位是命门穴,命门穴左右二指宽处,即为肾俞穴。
每天坚持按揉肾俞穴,可缓解腰痛,还能改善肾虚、耳鸣、精力减退等问题。
方法: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


涌泉穴

脚心上的涌泉穴,是肾经经脉第一穴。按揉此穴,可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阳,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还能改善睡眠。


方法: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3分钟,之后换另一只脚操作。每晚洗脚时做一次,也可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大约四横指左右的位置。


按揉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调气回阳之功,对于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等虚劳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方法:手掌放在穴位上,顺时针按摩,呼气时下按,吸气时掌根紧贴皮肤上抬,反复3~5分钟。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