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极度专注和痴迷的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极度专注和痴迷的 对于任何有卓越成就的个人而言...

 墨子语 2019-09-25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极度专注和痴迷的

对于任何有卓越成就的个人而言,都是时代机遇给予的,都是地域给予的,这是天理。离开大势,离开生存条件决定的地域,所有的成绩都会灰飞烟灭,这个是最大的因素,在这个前提条件下面,我们来谈高手。

1、高手的套路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做了一个试验让人来加深理解神经科学。给了两个不同的人同样的一份国际象棋棋谱残局照片,看五秒钟,之后让这两个人分别按照自我的记忆来重现残局,大约有25-30个棋子,结果是什么呢?一个国际象期专家几乎准确无误的重现残局;另一个普通人只能准确的摆出正确的5个。

当结果确定后,问这个专家为什么能将这么多棋子准备无误的重现,专家的回答是按照棋局上的逻辑关系来重现;而问另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他的回答时,只能按照瞬间的记忆来重现棋局。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迈克尔·加扎尼加教授认为人类天生就具备讲故事并且自圆其说逻辑自洽的能力,通过构建虚拟的故事让自我的结论显得合理。而这本身就个备欺骗性,是我们在自欺欺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提出了“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是来解释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是假设,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而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解释为,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使得大脑中原来两个完全不相关的神经元起初建立简单链接,接着建立强链接,从而改变大脑的脑灰质和结构,增加大脑的表面积。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专家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的重现棋局,在普通人哪里这些棋子可能毫无关系,毫无意义,而在专家的大脑中,棋盘基本上可以说是刻录在其脑子当中,当棋局重现时,他会按照他下棋的思路和套路来重现棋局。

这也就可以理解“刻意练习”里面有一个例子,一个人可以记下几十人甚至上百个看似毫无意义的数字了,通过训练,都可以建立起某个行业的或者某项技能的大脑中链接的重新链接。

可以理解为训练股肉一样,长时间训练某个部位的股肉,那个部位的股肉就会很发达。

2、长期极度专注

这里的专注包括所花的时间和所耗费的精力。

任正非的华为在通信市场冲锋了30年,成为了世界通信行业的老大。

朗朗的钢琴练了20年才有今天的成绩,这20年期间他花得有多长时间在钢琴上,有多少精力在钢琴上?

王兴在互联网行业浸淫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都是以10年计起的。

试问有多少与华为一起起步的公司在过程当中经不起诱惑而转型的?在30年的过程当中,华为一直专注于通信,中间有多少个其他的赚钱的机会,房地产,金融等等,这又需要多大的专注力才能免于被诱惑。

哪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愿意无聊而又痛苦的练习钢琴呢?在会弹一首曲子之前,中间要经过3-5年基础训练,而又有多少倒在了这3-5年的训练当中,这3-5年当中的无聊,无趣,枯燥真不是人该干的事儿,但沉下来,专注于此了,都会有所成就。

当年的王兴毕业后一种在互联网行业创业,一路成长,成就了美团在互联网的地位,至少走过了10个年头。

我引用下梁宁在一篇文章里面介绍的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普通人?

就是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他们的人生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衡地运行,而不是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地折腾。

什么叫有一技之长的人?

就是当他在沉下来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差异或者不理解。

什么是杰出的人?

就是如果他想要的那个,他得不到,他就像万蚁噬心那样痛苦。牺牲什么都可以,他必须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如果你赚到了1000万,你有多快乐?

金山在香港上市,估值6.261亿港元,众人欢呼雀跃,而雷军却陷入深深的痛苦:16年,5840天的日夜奋斗,才换来6亿市值?

同时她又说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

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他们还有一个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痛苦。

巨大的痛苦,让他们无法停下来。当他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他超越了,也许他就此平庸了。

没有比引用原文更有力量的语言来表达了。

3、长期极度痴迷

痴迷另外一个术语是全神贯注,是心流。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痴迷于某件事情上时的心流的状态是陶醉的状态,是享受的状态,全然没有时间的概念,而这种心流的状态带给人的感觉是充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很多有这种状态的人,做着某件事情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又或者不知不觉的到天亮了,而全然没有疲倦感。

有没有发现孩子或者大人在玩自己喜欢游戏时的状态?

有没有观察过部分音乐人全然陶醉于所喝的歌曲?

有没有侧面观察过画家在画一副画时的状态?

他们一点儿不累,全神惯注于自我的世界,享受着哪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总结一下。

1、卓越和伟大的人都是时代造就的,离开了势和时,一切成就的条件就不存在。

2、高手都是长时期极度专注于自我领域的

3、痴迷是一个过程的不断反馈,或者说是一种专注的馈赠。

从现在开始,请你也长时期极度专注和痴迷于某个领域,成为该领域高手基本是必然。

2019年9月24日星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