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m ² 的胡同平房,里面竟藏着一家咖啡馆加酒吧

 youxianlaozhe 2019-09-25
大牌子的新动作,新牌子的大动作

2019 年的第 2 周,奇葩说创始人马东,在三里屯开了家奶茶店,不仅返璞归真做起珍珠奶茶,还用包子做搭配;获过大奖的大小咖啡再度上演爆改技能,新店仅有 10 平米;广州老牌杂货开新店,这次是个民艺设计图书馆 ...... 精心研发的甜咸搭配、暗藏玄机的空间、淳朴闪光的民艺,不知哪一样表达更能击中你的心。

10 平米的咖啡店

大小咖啡 @北京

在北京的咖啡店里,大小咖啡颇有名气,口味和品质是一方面,对小空间的惊艳改造也为它加分不少——这也是品牌名字的由来:在小却精致的空间中呈现优质咖啡的大愿景。
香饵胡同店

2017 年,第一家香饵胡同店(面积 18m )还获得了世界室内设计节的酒吧与餐厅类大奖。评委称赞道「在这个极小的项目里,设计师们创造出了一个极富诗意的空间。」

最近,大小咖啡又挑战了一回自己,在仅 10m 的空间里开了家新店。

(via ELLEDECO 家居廊)

屋顶被打通,只保留木质横梁,外加透明玻璃,令人有种置身室外的错觉。比之先前用白瓷砖、软木板铺设的空间,这里显得更为野生和粗犷。看不出内容的涂鸦遍布墙面,也许是一种暗示?入夜后,吧台的卷帘门会缓缓升起,猜猜后面藏着什么。

到了夜里会变身 Gin Bar

概念创新:★★★★☆

空间设计:★★★★☆

出品品质:★★★★☆

@北京市西兴隆街 60 号

研习中国民艺的阅读空间

BENSHOP@广州

有十四年历史的 BENSHOP 是广州最早的生活方式杂货店之一。最近,它们开了新店,选址在珠江电影制片厂的行政楼,一栋 60 年前的苏式建筑。

这里也是主理人 Ben 从小长大的地方,他跟着做电影美工的父亲生活在珠影大院,长大后也多活跃于广告、艺术和设计圈子中。

这家 BENSHOP 的特别之处在于「chu à ng」民艺设计图书馆。

原先私人品味化的杂货、旧物和收藏都让步给了图书与民间工艺品,只保留了一角用于咖啡制作。咖啡豆和茶叶均选自云南各地,另外还有法国品牌 Perma 的面包供应。

" 刱 ",古同 " 创 ",取农业社会中「制定法度,开创事业」之义。

在这间与海珠区图书馆、广州民艺创新中心合作的图书馆里,有 1 万多册关于民俗民族、艺术设计、手工艺美学的书籍。同时,也给民艺作品提供了售卖机会和展览空间。

(via 微博 @Sherrysherry-)

空间设计:★★★☆☆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 354 号珠影大院 1 栋 1 楼

天台观山水

SeesawCoffee@北京

北京的第二家 Seesaw 咖啡开在朝阳大悦城 9 楼的天台,是目前 " 海拔最高 " 的一家店。与我们之前提及的上海三联书店比邻——买本书,点一杯手冲,在可供远眺的窗边落座,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惬意下午便由此开始。
放眼全国,精品咖啡店不在少数,但像 Seesaw 这样能在规模化和个性之间保持完美平衡的品牌却不多见。

第一家开在上海愚园路的白色小店、淮海路 MUJI 旁的黑色空间、浓缩进园林风韵的苏州店……即便是在商场,Seesaw 也要做到表达新颖、因地制宜。当然不变的是对开放和分享属性的强调。

上海愚园路店

天台景观 " 山涧苔行 " 由著名花艺师凌宗涌打造,在一片青苔乱石中,Seesa 搭出了利落现代的灰色吧台,除草木环绕的临窗座位外,还有里侧的地板,散落着圆垫、小灯、时不时还会有雾气弥漫开来。

概念创新:★★★☆☆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大悦城 9 层 9F06

你还记得珍珠奶茶吗?

谢谢茶 @北京

和食物所要遵循的适口者珍原则不同,对于奶茶的爱,是不分地域和口味的。尤其是以喜茶为代表的新一代奶茶,清爽茶水铺上厚厚的奶盖,香醇而不腻,契合指数堪比薯条配番茄酱。

所以,马东开奶茶店好像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奇葩说》第 5 季刚结束没多久,马东就在三里屯开了「谢谢茶」。不过,这家奶茶店并没有追随芝士茶的潮流,而是找来珍珠奶茶发明者的传人,用鲜奶、原叶茶、纯植物珍珠研制最传统的台湾奶茶。
搭配的食物也很特别,既不是欧包,也非蛋糕甜点,而是类似于台湾刈包的「谢谢包」,口味有卤肉、油淋鸡丝、烤凤梨咖喱鸡、炙烤鳗鱼 ...... 还有价值 88 元,内含龙虾的黑金龙龙包。
乍一听这个吃法好像有点暗黑,但研发团队表示,在台湾,大家多用卤豆干、功夫面搭配奶茶,而很少看到有人把欧包和奶茶放在一起吃,买面包往往是作为第二天的早餐。

「谢谢包」不大,和一杯奶茶的份量加在一起,刚好又符合时下流行的 " 一人食 "。这样看来,奶茶 + 包的甜咸搭配似乎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这能否长久地吸引喜新厌旧的年轻人们?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图源公众号 @大城小店)

@北京市三里屯太古里南区地下一层

发光的盒子

「俩」生活研究所 @广州

以 " 发光的盒子 " 为灵感,香港 DPD 递加设计打造了一间生活研究所。「俩」寓意着生活中那些矛盾对立的特质:快或慢、简单或奢华、冷淡或温暖,他们希望这里 " 研究 " 的生活是多样的。
推开玻璃门,是艺廊空间,窗户并非流行的落地样式,而是在上下分别挖出两道窄框。一个用来吸纳室外摇曳的树影和光线;另一个则抓住人性中 " 窥视 " 的特点,也避免大面积玻璃因为反光,导致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
空间一角贩售的产品也出自 DPD,不过目前只作展示,包括 T 恤、沐浴露等日常用品,每款沐浴露都有各自的名字和性格,例如 " 抠脚大汉专用 "。侧门外有一个露天的院子,天气好时可以坐这喝杯咖啡。
出品品质:★★★☆☆

@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山河大街 2 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