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洁的性、忠贞的婚姻和真爱家庭

 木桩指路 2019-09-26

  (:本文为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石竣淏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的大众传媒与21世纪的性、婚姻和家庭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辞。)

  今天能够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名城敦煌和大家相聚,我格外感到荣幸,也深深感到这次研讨会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我谨代表国际教育基金会的全体同仁向各位致以崇高的敬意。

  古代,人们在驼铃声中跋山涉水,东来西往,历尽艰辛,为的是进行东西方交流。通过这条举世无双的遥远的丝绸之路,我们祖先彼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交流的不仅仅是丝绸、瓷器,也还有理念和信仰,古人在敦煌留下的璀灿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说自古以来东西方的交流既有商品,又有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今天,在20世纪行将结束,21世纪即将到来的世纪之交,我们大家不远千里、万里聚集到这里,为的也是进行东西方交流。诚然,我们的学术研讨会将只是一种纯粹的文化和精神交流。

 

丝绸之路

  世纪之交,当人类面临一个新的千年期,当我们准备向一个新的时代举步迈进之时,有必要回顾我们身后走过的路,反省过去的经验教训,并预见我们在新世纪里将要应对的课题,这些课题不仅与教育事业相关,也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密切。

  近半个多世纪里,包括通讯和交通在内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共享“地球村”的理想得以初步实现;加之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成就,使人类目前的生活在各方面都达到本世纪初无法想象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痛心地承认,20世纪也是人类史上最为“腥风血雨”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二战以后,地区性的战火仍未熄灭,加之世界各地的暴力伤害,被毁灭者的人数与El俱增。到了本世纪后半叶,随着性革命的发生,世界性的家庭解体现象首先始于西方国家,而后蔓延到亚洲及拉美,造成了许多社会的动荡不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不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导致人格普遍堕落,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和急功近利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行为,成为一些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性自由便是表现最突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之一。采取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们,并未因此得到幸福,其结果反而是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对国家、社会的利益漠不关心,甚至连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性滥交和随之而来的离婚率激增、家庭解体、少女怀孕、少年母亲和单亲家庭大量出现,被遗弃儿童流落街头,致使吸毒、暴力犯罪等等社会险象日趋加剧,性病、艾滋病猖獗流行,千百万男男女女的身心因此受到摧残,甚至堕入终生不能自拔的陷阱,直到生命毁灭。从这些情况看,20世纪又可被视为人类史上最为糟糕的一个时代。

  物质生活日趋富裕的环境,加上各种相互冲突的理论与价值观的盛行,使今天的年轻人眼花缭乱,困惑不解。比起前辈来,他们所生活的世界要复杂得多,心理处境也困难得多。在这样的世界里,当他们要对自己的人生基本方向作出选择时,难免充满焦虑与无所适从之感。

  当今,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还有流行音乐及文学作品所传播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年轻人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已大大冲破了过去人类的家庭关系赖以维系与巩固的伦理道德传统。西方大众媒介的种种消极影响,尤其是对性和暴力的夸张和渲染,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家庭动荡的趋势和青少年犯罪行为。近几十年里,西方社会流行“道德相对论”的观点,即宣称所有的价值观都是主观的、个人选择的及平等的,再加上学校里实施的不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无导向教育。这样一来,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可被裁定为对的还是错的,只有任人各取所好,各行其是。在此之前,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公众进行道德指导时都有着基本一致的方向与目标;然而在今日的情况下,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者的演变而产生的弱点,使保持道德指导的一致性变得极其困难,因此社会陷入性乱、暴力、疏离、绝望、自我毁灭和人际关系恶化等,这些已成为多数国家难以摆脱的棘手问题。

  众所周知,通过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来提倡正面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公民树立对性、婚姻和家庭的正确观念,因而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夫妻恩爱和家庭稳定。然而美国的许多传媒都没有这样做,首先是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人、电视节目和广告制作者没有这样做,报刊、杂志的发行者和主编也没有这样做,这就决定了编辑、记者和撰稿人也不会这样去做。他们为了追求丰厚的商业利润采取了“以性取胜”的策略,这种策略使公众,特别是使青少年饱受来自多个方面的性信息的狂轰滥炸。性的形象彼彼皆是,从电视节目、电影、杂志封面、报刊插图到广告画和街头招贴,处处都有着隐含的或赤裸裸的性形象,不论我们是否愿意,都回避不了来自大众传媒的性袭击。

  对于那些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受害尤其严重。他们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一回事;而受到攻势强大的传媒日以继夜、日复一日的性诱惑冲击,则又是另一回事。处在这种矛盾的文化环境中,孩子们极易被大众传媒的误导引入歧途。传媒发起的性冲击,对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面已经超越了社会阶层、经济水平和种族的界限。大众传媒对性革命、性解放的推波助澜在促使美国形成性自由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性自由造成了更多的婚前和婚外性行为,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性骚扰和性暴力。性自由极大地伤害了青少年,自80年代起美国每年有100万以上的少女怀孕,其中大约有半数也就是50万人要成为少年母亲,她们中的大多数将因此辍学,甚至进而毁掉自己的前程和一生幸福。青少年中的性病患者也日趋增多,70年代时已经有50%美国青年在25岁前得过性病。到90年代,美国每年有300万青少年染上性病,直到如今美国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还在上升,而艾滋病则要这些刚刚步入人生的青少年为性自由性付出年轻的生命代价。性自由对青少年的伤害不仅仅是生理的、疾病的,更深刻和更严重的心理伤害却无法用简单的统计数字来全面表述。

  性自由一样在伤害成年人。从1972年到1992年的20年问,美国的离婚率上升了3倍,90年代的结婚率只有60年代的2/3,当前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只有60%在婚,初次结婚者的离婚率更达到60%。性病和艾滋病也同样在折磨成年人,西方70%的成年人都患过或正患有某种性病,艾滋病死亡率上升到成为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离婚,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损害着越来越多的儿童。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因为父母离婚,美国的单亲家庭儿童增加3.5倍。在瑞典,50%的婴儿为非婚所生,法国则在1/3以上,英国和美国也达到了1/3。在单家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他们的。D、理和行为问题比双亲家庭多2—3倍。长期服刑和在戒毒所中接受戒毒的年轻成人中的75%,自杀青少年中的3/4都来自单亲家庭;因一D、理障碍和精神病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则有80%是单亲家庭子女。

  性自由招致的道德堕落,家庭解体对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性后果,越来越显示出性纯洁、婚姻美满和家庭稳定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的社会调查研究者们得出了这样的~个普遍的认识:家庭动荡与解体情况越严重的地方,青少年问题以及其他各种社会问题也越严重;反之,家庭越是稳固的地方,社会问题就越少。这样的事实证明,健康家庭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便是第一任老师。一个人正是在家庭里接受最初的、也是最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学习到做人的基本价值观与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