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观念能力和习惯养成是教育中心任务

 zilixy 2021-07-03

劳动观念能力和习惯养成是教育中心任务

https://mp.weixin.qq.com/s/_eYHWDnMGz-MebJGKsl17g

        动物学家考察了动物习性:“残杀、掠夺、寄生”是其生存方式;人类学家考察了人类习性:只有劳动创造财富可以摆脱动物生存方式,而劳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

         由此可知,动物生存方式产生兽性,遵守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劳动生存方式产生人性,遵循平等互助友爱原则。人类教育中心任务,是在生产劳动互助合作实践中,培养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养成尊重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珍惜劳动成果的核心价值观。

         原始血亲的爱的局限

         爱父母爱家庭是爱的原点,即使高级动物也先天存在。

          只有集体生产劳动分工合作,产生互助友爱团结,这种爱是社会实践产生不同于动物先天母爱的理智的大爱,是人类独具的有别于高等动物的兼爱和博爱。

          只有这种基于兼爱和博爱的人生情绪的行为,不断产生真善美的人性。

         因此,可以预言,连父母和家庭的爱都没有的话,连高级动物原初情绪都没有,哪里会有社会责任、民族情感和祖国情怀?

但是,高级动物的原初情绪仅仅限于直系亲属有限阶段,人类父母的爱和家庭的责任也具有同样的局限。

         甚至基于这种原始情绪激烈的异化,会产生对兼爱和博爱的血腥撕毁。难道因为原始情绪的激发失去理智,而导致仇恨、报复、血腥屠杀,这样的社会惨剧还少吗?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怎样产生:养成尊重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珍惜劳动成果的人生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中心任务。

         从现实来讲半工半读可以救助失学青少年,然而,半工半读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逐步缩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必然走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而现代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正是新型半工半读教育合乎逻辑的发展。 

         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来说,新型半工半读教育培养其服务社会的劳动观念至关重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应该是新型半工半读教育的终极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