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始制嫁娶与高禖之会

 木桩指路 2019-09-26

  高禖之祀与高禖之会的兴起

  因为性交再三受到规范和限制,虽然性交质量提高了,但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方便。由自然法则、生理功能和医疗卫生条件决定,各氏族中的女性人数比男性少。由于进化,此时中国古人类具备了美与丑的观念,产生了萌芽的爱情,精明的女性对于性伙伴开始有所选择。这使此氏族的群男去会彼氏族的群女时,必然有些男性找不到性伙伴。因为男性睾酮分泌量比较大,所以性反应迅疾,性冲动强烈,性兴趣亢奋。性交机会减少和不便,使男子汉们的怨言特别激烈。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女人掌权。男子汉们为了性需求,一边发牢骚,一边苦思冥想,终于推出了一位连女人也崇拜的女人——女娲。推崇她为人类建立了嫁娶制度,要求对她加以祭祀。征得女人尤其是女首领的同意之后,便兴起了高禖之祀亦称祀高禖,把女娲作为媒神加以祭祀。

  当时的人们,信仰万物有灵和灵魂说。他们相信神灵和人是一样的,于是便按照人的情感和愿望来敬奉祭祀神灵。人离不开食物和性交,便以为神灵也必然喜欢食物和性交。所以祭祀时,首先要给神灵奉上牺牲即供品。神灵既然能够和人一样喜欢享用食物,那么,对于人所喜欢的性交也必然感兴趣。于是性交便成为祭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诱发神灵降福人间。祭天仪式有性交,祭祀山川有性交,求雨祈年有性交,祭祀作为媒神的女娲,自然更加需要以长时间大规模的性交活动来酬谢她为人类创立了嫁娶制度,并祈求她保佑人们性生活和谐、美满、幸福。

  《路史·后记》中说:“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裸之神”。《礼记·月令》中说:“以太牢祠于高襟”。皋者,高也,有尊之之称;襟者,媒也,变媒为襟,神之也。以此可见后世人对于女娲的敬重。祭祀时,供以牛羊豕谓之太牢,供以羊豕谓之中牢,供以羊谓之少牢。以太牢祀高禖,足见人们的重视程度。

  给媒神女娲贡献牺牲的仪式过后,便是大会男女,诸事弗禁的高禖之会便开始了。其实,高禖之会也是高禖之祀的一项重要内容。只因这“会”特别热闹,而且时间较长,所以把它提出来,名之日“高禖之会”。

  高禖之会的盛况

  高禖之会的景况,相当盛大。中国古人类的能歌善舞,在祀高禖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歌舞是有乐器伴奏的。当时,中国古人类的乐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可观。比如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一万多年以前,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有10多支蜚声四海的骨笛,发音准确,音质优美,至今仍可吹奏乐曲。乐器伴奏,可为高禖之会大壮声色。

  届时,首先向媒神女娲贡献太牢,然后便是兴高采烈的男女欢会。众多男女都要唱歌跳舞。所唱之歌,无非是直抒胸臆带挑逗性的情歌,以伸求偶之意;所跳之舞,则是节奏性很强、富于诱惑性的万舞。跳万舞,还要执“干羽”(《尚书·大禹谟》)。

  《诗·鲁颂·闷宫》中说:“万舞洋洋,李孙有庆”。万舞者何?与李孙何干?闻一多先生在《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中说:“是祀高禖用万舞。其舞富于诱惑性,则高禖之礼,颇涉淫邪,亦可想见矣。”

  “万舞洋洋”中的“洋洋”,可以解释为众多貌,美盛貌,酣畅貌。高禖之会时,人数众多。跳万舞,男子执干,动作刚强,以显示雄壮健美和孔武有力;女子执羽,动作优美,以显示体态轻盈,俊俏闲雅。男女都以歌舞显示自己,引诱对方。歌舞节奏一致,姿态声调各异,情绪激昂,酣畅淋漓。情至不能已,便当场作爱,千姿百态,尽情尽性。日间不足,继之以夜;夜以继日,曲尽欢乐。所以,古籍中称他们是“群居者”。这样的大欢乐景象,要持续10多天。

  这不是无端揣测。《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仲春之月,会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这里讲的是周代高禖之会的情形。史前的高禖之会,可没有这样文质彬彬。关于高禖之会,《汉书·食货志》中说:“仲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这里,至少说出了高禖之会的两种情况,一是群居,二是他们唱歌,其歌辞即为诗。另有一些民族资料亦可证明。比如清朝康熙年间陆次云撰《虞初续志》卷六所载苗人“跳月”,就留有不少高禖之会的痕迹。不同的是苗人“跳月”时的性交已经避忌他人,而高禖之会比跳月更带“野味儿”。

  其实,女祸时代的人,早已具备了性羞耻感,并且有了性交避忌他人的习俗。只因高禖之会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场合。为了祈求媒神保佑,他们必须当场性交,演示给媒神女娲的在天之灵观看,以诱发她降福。所以,高禖之会时出现大规模公开性交,并不避忌他人,是信仰使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