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洲仍有超过600万人租房居住,不少租户付了租金就得饿肚子

 旅居墨尔本 2019-09-26

在澳大利亚,租房居住曾经被视为在年轻人购房之前过渡的一种现象。

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即便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租赁私房居住如今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9月2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Productivity Commission)警告称,澳大利亚仍有超过600万人租房居住。其中,很多低收入群体依然面临支付租金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并因此处于弱势地位。

这份题为“脆弱的私房租户:证据与选择”报告指出,出租私房占澳大利亚所有住房存量的25%,不仅高于1996年的20%,而且逆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租私房不断下降的趋势。

低收入人群是推动私房租赁活动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中,低收入人群的定义为收入位于最低40%的人群。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这一人群的数量翻了一番,达到265万人。

生产力委员会经济学家乔纳森·科佩尔(Jonathan Coppel)说道:“选择租赁私房居住的低收入人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究其原因,住房自有率和公共保障性住房存量下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他说:“很多租户用于支付租金的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超过30%(即‘住房压力基准”’)”。

数据显示,多达17万户家庭在付完租金后每周可支付的收入不到250澳元。

报告指出,对于许多低收入人群而言,租房压力就像一块口香糖,粘在身上久久不能摆脱。

在2013年表示面临租房压力的受访者中,超过50%的人时隔六年仍表示处于租房压力中不能自拔。

除了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付不起租金的问题外,报告也指出不少人主动选择租房居住。这类人群认为租房既灵活又具备经济效益,因此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与购房可负担性问题快速恶化不同,私房租金的可负担性和收入相比在过去20年间大体保持稳定。并且,承租人整体对租住的房子感到满意。当然,不稳定性是租房的一大风险。

科佩尔说道:“很多带小孩的家庭、残疾人、以及退休人士都在租房。对于这些家庭而言,搬家成本并不便宜。”

澳大利亚社会服务理事会(Australian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政策主管杰奎琳·菲利普斯(Jacqueline Phillips)说道:“租房压力常常导致人们变得无家可归。”

菲利普斯说道:“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低收入人群被迫在住房饿肚子、和吃饱饭流离失所之间做出选择。”

现年40岁的克里斯蒂·霍斯金斯(Kristie Hoskins)是三胞胎的母亲。她表示,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无故驱逐。这一点很不稳定,让生活失去了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