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死灯灭时,能带走什么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19-09-26

道教是一种以人为贵、追求实现生命自身价值的宗教,其终极理想就是要扩张人的本真之性而得道成仙。道教秉承道家自然无为、不逐外物的深邃智慧,强调人的自然特质。道家道教认为,现实中的人们在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误入了难以自拔的歧途,他们忘却了自身的真正价值,不再谋求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因此,它们劝导人们返朴归真,过顺应自然、纯朴真实、恬然淡泊的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真人”。所谓“真人”就是不断炼养生命、存养本性而得以觉悟大道的仙人,他们“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所以,道家道教都非常重视对人的生命问题的探究,其中生死问题又是它们首要关注的大事。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则小故事来聊聊这个话题。

 


人死灯灭时,能带走什么?




有个人去世了,他才刚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此短暂。这时,他看见地府使者手拎一个箱子向他走来。地府使者说:“好了,我们走吧。”男子说:“这么快?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地府使者说:“很抱歉,但你的时间到了。”


男人问地府使者:“你的这箱子里是什么?”地府使者说:“是你的遗物。”男人疑惑地说:“我的遗物?你的意思是我的东西,衣服和钱吗?”地府使者说:“那些东西从来就不是你的,它们属于大地。”


男人又问:“是我的记忆吗?”地府使者说:“不是,它们属于时间。”男人猜测:“是我的天赋?”地府使者回答:“不是,它们属于境遇。”男人问:“难道是我的朋友和家人?”地府使者说:“不,他们属于你走过的旅途。”


男人追问:“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地府使者说:“不,他们属于你的心。”男人说:“那么一定是我的躯体。”地府使者:“不,你的躯体属于尘埃。”


最后,男人肯定地说:“那一定是我的灵魂!”地府使者一笑而过:“你完全错了,你的灵魂属于我。”男人眼含泪水,从地府使者手中接过并打开了箱子,里面空空如也!


他泪流满面,心碎地问地府使者:“难道我从来没拥有过任何东西吗?”地府使者:“是的,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真正属于你。”死者:“那么,什么是我的呢?”地府使者:“你活着时候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是为时晚矣。


人生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如白驹过隙,一生的争名夺利,死时也带不走一丝一毫,除了临死前的痛苦挣扎,我们能留下的还有什么呢?


要珍惜身边的人,不要争执,不要斗气,好好说话,相互理解!因为每个世人的时间都越來越少,最终还是要互相分离;不要消遣作践,不要无端感叹,不要斤斤计较。好好活着,简简单单过好每一天。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今生都不能够解脱,下辈子的事情就不要幻想了。


我们来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道教的生命观




1
“生命”源于道

道教的生命观起源于道家对宇宙生成、长生久视以及生死之道的深刻揭示,后经历代祖师的崇仰和阐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


万物之中最为灵贵的人之生命,从其诞生、成长、修炼及结束都必须遵循大道的运行法则。道教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生万物”的宇宙观上,它要求人们从“道”的高度去审视人的生死,不要局限于小我的视角。


道教认为,明白一个人的死,实际上是由明白一个人怎么样地生来肯定的,要善于对待自己的死,更要善于把握自己的生。


人本生于混沌的阴阳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气绝精神散,犹如水绝而鱼亡。在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道教热情歌颂并关爱个体生命,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人生之至乐。希望人人能如道而行,以期获得健康长寿和美满幸福的人生。同时,又因为人生不足百年,时间短暂,所以道教要求人们珍惜生命,通过修习道法以延寿而享天年。


《老子想尔注》则说:“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并认为:“生者,道之别体也。”因此道教特别强调“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之道。人应像卫道一样爱惜、炼养造化赐予自己的宝贵生命。《道德经》认为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随地受到各种外物、内因的威胁和伤害,生死事大,不可掉以轻心,故应该防患于未然。“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们只有善于“摄生”,才能“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所谓“摄生”,亦即养生,既善用大道以摄养生命。就自身而言,清静冲虚,不为情欲所伤,此谓“内解”。“内解者,言纵入尘境,亦不为色等所伤也”(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就外在而言,善待万物,心无伤害之情。即:“以虚静为里,以柔弱为表,块然如木石之无知,侗然若婴儿之无欲,虽遇猛兽恶人,亦不能为害也。”(吴澄:《道德真经注》)


因此,道教对生死规律进行了艰苦探求,在“道法自然”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双重心态下,通过“以德为本”、“性命双修”的基本途径,来实现其孜孜以求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通过内修与外养的修炼途径,来超度生活中的人们,使其摆脱世俗的物累,保持精神的安宁,以便达到心灵的恬淡,即“弃世事而形逸不劳,遗生涯而神凝不损”,从而最终进入形全精复,羽化升仙,生道合一,天人一体的长生不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鲜明地体现了道教“生道合一”、“重人贵生”的本色,俨然成了道教热爱生命的一面大旗。


作为道教养生观的重要纲领,它就像一股原动力,推动道教不断去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以致发展出“内丹”、“外丹”等众多炼养生命的道法,为人类健康长寿的神圣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
“死亡”归于道

在讴歌“生”的同时,面对不可避免的“死”,道教不是以消极回避的态度,而是正面地提出了“安然处顺”、“齐生死”和“死生一体”的豁达观点。


道教对死亡的潇洒体认,在《庄子》一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庄子始终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认为生死皆自然之运动,理应一视同仁。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因此,在生死面前,人们应当采取旷达的态度,安时而处顺,就如同“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


庄子曾借“真人”之口表达自己对生死的认识:“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盉,其入不距;袺袺然而往,袺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他还借子来的事迹,生动地描述了这种安然的心态:子来病危之际,其妻泣之,子犁去看他,他对子犁说,大自然赋我形体,用“生”教我勤劳,用“老”赠我安逸,用“死”赐我安息,如果把“生”看成是一种“安善”,那么“死”也应该是一种“安善”,降生大地的人,如能愉悦、平和、安然地面对人生,勤奋工作,一无所求,善于养生,到年老体衰时,定会毫无悔意,以闲逸而安宁的心态,坦然地面对死亡的到来,视死为一种自然回归的人生态度。


总之,庄子志在填平生死之鸿沟,抹去人们心头生死之界线,通过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彻领悟死的本质,让人们不是惧死,而是以坦然、平静、甚至喜悦的心态,去面对死亡、步向死亡。



3
齐生死于道

道家道教之所以有如此豁达的胸襟,是因为它们是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生死的。《庄子》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他认为,人的生命是从元气而来,死后又复归为元气,生死只是自然的一种变化而已,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般。我们不会为季节的更替而痛苦悲泣,那又何必为“死”而嚎啕大哭呢?


《庄子·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也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面对惠施的指责,庄子回答:“其实,当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得流泪!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恍恍忽忽之间,那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又经过变化而产生生命。如今又变化为死,又没有了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止住了哭泣。”


总之,道教认为:只有跃出个人生死的限囿,以宇宙之胸襟,立于造物者“道”的高度来反观人的生死问题,才能超越生死。不然的话,就会“生”时疲精费神,“死”时惊恐不安。因为,执着于小“我”人生的获取、享受、幸福,亦必然会陷入小“我”的失缺、灾难等痛苦之中,进而视“死”为纯粹自我之事,由此对之产生焦虑、悲泣、恐惧等心理。


在道家道教看来,每个人都应随顺造化的安排,“死”犹如睡熟,“生”好像醒来了一样。不为“生”喜,不以“死”悲,使生死在造化中齐一。也就是说,它们要人们摆脱从个人的视角来看确定个体的生与死,而要从“道”的立场来看生死的首尾相续和循环不已,从而悟出无生无死,生死一体的超然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