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的生命观:重人贵生

 醉牛988 2019-02-18


世上流行的生死观不外乎两种:一是为今生而活,不管死后如何;二是为来生而活,唯死后不朽是求。前者认为生前的享受对人之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死后的余荣对死者毫无意义,只要把握今生今世的时光,及时行乐,哪怕是因此而遗臭万年亦无不可。后者则以为生前的作为可以留之于死后,死后的状态对死者有极大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就必在生前确立某种人生奋斗目标,放弃种种肉体感官的享乐,在人世间孜孜不倦,使自己跨越了生死之界,永恒不朽。这两种不同的生死观,衍生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操作,究竟哪种更好?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定论。


现代社会文明的表现之一就是尊重人权,尊重人权的基本前提是捍卫人的健康。一个不健康的人,你给他多少人权,他都无法来享受。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道教自古以来就讲求重人贵生。道生万物,我们的生命从其诞生、成长、修炼及结束也都必须遵循大道的运行法则。因此,道教特别强调「摄生」、「贵生」、「乐生」、「自爱」和「长生久视」之道,这与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准是一致的。


道教十分关心天地间的生命,认为:「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在道教看来,人是天地阳气与阴气化合而成,万物之中最高级、灵贵的就是人之生命了。人居于天地之间,其同天地一样尊贵。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不得复生,所以,人获得了生命,就应该好好地珍惜之、保养之,让生命更滋润、更绵长。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潜伏着危险,生命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各种外物、内因的威胁和伤害,生死事大,不可掉以轻心,故应该防患于未然,所以就有了养生。


所谓摄生,就是我们说的养生,也就是善用大道以摄养自己的生命。这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就自身而言,恬淡寡欲,清静安宁,不为情欲所伤,这叫「内解」。就身外而言,慈悲为怀,善待万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以虚静为里,以柔弱为表,块钱如木石之无知,侗然若婴儿之无欲,虽遇猛兽恶人,亦不能为害也。」我们只有善于「摄生」,才能「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才能健康长寿。所谓乐生,就是人一生应该「纵心」、「纵性」,也就是说人不应该为外界事物所禁锢,而应该让自我的本性自然地展露出来,既不为虚名假誉、外在得失而改变自我的天然本性,更不要因为怕死而让人生变得苍白痛苦乏味。


在重人贵生的同时,面对死亡,道教不消极回避,而是正面地提出了「安然处顺」、「齐生死」和「死生一体」的豁达观点。


道家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生死,始终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事情。人的生命是由元气化来,死后又复归为元气,生死只是自然的一种变化而已,如同四季更替一样。在生死面前,人们理应与自然一视同仁,应当豁达,顺其自然。季节的更替人们能顺其自然、坦然面对,那又何必为死而大哭呢?人活着的时候固然有不同的状态,可以分成三六九等,但人的死却都是一样的,都要化为腐骨一堆,从来就没有例外。既然如此,人又何必非要去追求死后的余荣呢?庄子就曾借「真人」这个概念表达自己对生死的认识,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盉,其人不距;袺袺然而往,袺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他还借子来的事迹来描述这种安然的心态。子来病危之际,其妻为他哭泣。子犁去看他,他对子犁说,大自然赋我形体,用生教我勤劳,用老赠我安逸,用死赐我安息。如果把生看成是一种安善,那么死也应该是一种安善。到年老体衰时,定会毫无悔意,以闲逸而安宁的心态,坦然地面对死亡,视死如归。道教就是这样让人们不畏惧死,而是以坦然、平静、甚至喜悦的心态,去面对死亡、步向死亡。看淡身外之物,才能丰富我们的人生;看淡死亡,才能更投入地生活,享尽生命的欢欣。


道家还认为,人还应该「生相怜,死相捐」。什么是「生相怜,死相捐」?就是活着时相互爱怜,死后便相互抛弃。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子女对年迈的父母生前不闻不问,不尽孝道,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孤苦悲惨,晚景凄凉。当老人去世了,做子女的却突然热心起来,大操大办,又是请乐队演奏,又是大宴宾客,送葬队伍声势浩大,也不惜钱财厚葬老人。如此生前的冷落与死后的大操大办,形成鲜明对照。可这种种丧葬的安排,对逝者又有何益呢?无非是为这些不孝子孙脸上贴金,死人是无所谓风光的。


道家讲「生相怜」,并不只是感情上要相互同情,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使穷困的人能够得到幸福。讲「死相捐」,也不是说不对死者表示悲哀,随便把死者丢掉就完了,而是说不必给死者口含珍贵的美玉、身穿纹彩绣衣等等。「生相怜」之「怜」,不仅是对世人感情上的同情,更是对需求者有实际上的帮助和照顾;「死相捐」之「捐」,也不是抛弃死者之意,而是在悲痛逝者的同时不去毫无理性地花大量的财物厚葬死者。


总之,一个人只有跳出个人生死的局限,以宽广的胸襟,立于造物者「道」的高度来反观人的生死问题,才能超越生死。不然的话,就会生时疲精费神,死时惊恐不安。因此,道教对生死规律进行了艰苦探求,在「道法自然」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双重心态下,通过以德为本、性命双修的基本途径,来实现其孜孜以求的长生、久视之道,通过内修与外养的修炼途径,来超度生活中的人们,使其摆脱世俗的物累,保持精神的安宁,达到心灵的怡淡,从而最终进行形全精复、羽化升仙、与天同寿的最高理想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