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解疑:什么是“二十等爵”的军功制度,是谁在背后推动了大秦

 昵称散步收藏 2019-09-26

秦军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无论是哪种战斗力排行榜,秦军总会榜上有名。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气场让敌人闻风丧胆,超强的作战能力为秦一统六国保驾护航。

《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毫不夸张的说:作为先秦时代军事最高峰的代表的秦军其水平基本处于几百年前新亚述帝国最高峰时期的水平。

秦军的军队编制为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已属中级军官。骑兵的编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很可能是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并能属战车六乘。这和《六韬均兵》篇所说'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的编制,大致相近,但有所不同。

在当时,即便是最悍勇的士兵在面对秦军之时都会胆寒,铺天盖地的箭雨过后,是一群红着眼睛高喊着“风”的口号,高声唱着“岂曰无衣”腰悬着一颗颗头颅的秦军一拥而上,每个人悍不畏死,有进无退,死不旋踵。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秦军呢?

答案就是“秦二十等爵”

军功制度!

到底什么是“秦二十等爵”军工制度呢?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变法中由商鞅设立,目的在于提高秦军的战斗力。为奖励军功,商鞅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也就是说,即便你是秦国王室成员,只要你没有军工,一样只能算作是一个平民百姓,而非王公贵族。

其授予标准是这样的: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而这些人头,就是当时秦军士卒们最重要的财产。

根据现代考古的一些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现今,位于山西高平市的长平之战遗址里有着一处触目惊心的景观,那就是尸骨坑。在长平之战中,投降的赵国士兵被秦军将领白起下令坑杀,而遗址中的尸骨坑就是坑杀之处。在长平之战遗址的尸骨坑中,其出土的尸骨有刀砍、箭射的痕迹,多数的尸骨只有躯干而没有头颅。

还不仅如此,商鞅还规定: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除此以外,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除了待遇不同,商鞅还规定: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当爵位到五大夫时可衣食300户的租税。如果军功杰出,衣食600户的,可以养士(自己的家臣与武士)。

在“二十等爵”这种军功制度的刺激之下,秦国士兵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激昂,嗜血好杀,他们总是以虎狼之势冲入敌军阵营奋力厮杀,杀得兴起了甚至会脱掉上衣,赤膊拼杀。毕竟,作为以田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年代,每一层爵位的提升,就意味着几倍,甚至上百倍的财产的变更,更不用说,在那个时代,这是唯一一个可以令平民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那么人人争先,也就可以理解了。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整个秦国都信奉着一套杀伐劫掠的价值观,在别的将领为如何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的部下悍不畏死的方法的时候,秦国只发愁如何避免秦国的士兵为了一颗敌军首级而相互厮杀。

那么到底是谁造就了这一切?又是谁在后面推动这一切呢?

目前、普世的看法是由法家推动了这一切,如果从某些方面来看,确实如此,毕竟自秦孝公开始,法家思想一直是秦国的主流,况且“秦二十等军爵制”有是由法家的巨匠之一—商鞅亲手制定。如果说,没有商鞅便没有秦国的“二十等军爵制度”也能够成立。

但是如果从深层次考据,商鞅可以算作是“发明者”,但法家却不是这一切的推动者。

如果仔细研究法家的执政思想,我们就会发现,法家历来一以贯之的思想是:“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用现在的说法,就可以概括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律法大于一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法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崇尚军国主义的激进分子,商鞅也不是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商鞅为秦国献上了如此激进的制度呢?

根据史籍记载,商鞅当年求见秦孝公的过程并不顺利,当初商鞅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三见孝公,拿出了三套改革方案,分别为“帝道”、“王道”、“霸道”。只有最后一种,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

是什么原因,促使商鞅修正了自己的主张?又是什么力量的糅杂,催生出了秦国的这种思想认知呢?

最初,大家普遍认为是来自义渠等塞外胡人血脉对秦国的影响,但是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及史籍研究,一个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学派渐渐浮现除了身影。

而这个学派,就是墨家

没错,就是这个一直以“兼爱、非攻”而著称的学派,墨家在墨子死了后迅速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齐墨、楚墨以及秦墨。

楚墨:该派主要以侠客的身份行侠仗义,他们反对各国战争,他们认为战争都是不义的,不利于百姓;

齐墨:该派则以学术辩论为主,他们游历各国,他们反对用暴力解决问题,更多都希望用柔和的方式解决暴力问题;

秦墨:他们是能工巧匠,注重研究,务实,脚踏实地,他们帮助秦国的原因,在于看中了当时的秦国,觉得当时的秦国最接近他们的理想,因此他们愿意协助秦国完成一统六国的大业。

最终,在秦国攻打六国的过程中,秦墨制造无数的攻城器械,极大地缩短了秦始皇的统一六国的进程,为秦国一统天下付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腹:“墨者有巨子腹,居秦”。他的儿子因为杀人罪,按照秦律都该处死,秦惠文王考虑腹年岁已高,且只有这一子,因此决定网开一面,但是腹坚决拒绝,并将自己儿子处死。这篇文章中的记载,可以说不仅与我们现在在各类作品中,所熟知的墨家和秦国关系不符,甚至可以说还是非常的具有颠覆性。秦惠文王是秦孝公之子,在武力扩张方面,也表现的极为积极。就这样一位君主,如果按照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显然应该与墨家不共戴天,但实际上秦惠文王会为了腹之子亲自向腹求情,很明显作为墨家巨子的腹,在秦国的地位绝对不低。

墨子本人虽然反对礼乐制度,但同时主张建立以“贤明之君”为基础,具有层次性的官僚统治。这一点与秦国政治制度,本身就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法家和墨家是一对矛盾,但除了普遍性之外,矛盾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法家虽然排外,但并不排斥实用主义,墨家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学派,尤其是秦国墨匠。墨匠只会说更多,做更多。如果发生战争,他们会冲到第一线去战斗,不折不扣地死去。墨家的这种品质受到法家的赞赏,所以商鞅称儒家学说为“六蜱”,但并没有说墨家的坏话。

而正是这两种思想的相互学习与糅杂,再加上当时的老百姓普遍对于出人头地的渴望,这才造就了如此“尚武”的秦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