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咱谈主编的主页

 张敏一一怡心人 2019-09-26
诊断小儿疾病最重视望诊
望、闻、问、切四诊,是祖国医学用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儿科疾病,虽然也是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加以辨证,但由于小儿语言未通,较长儿又言不迭意,气血未定,脉息难测,因此在四诊方法上,就存在着一些具体困难。如明代医家万全提出;“小儿出生百日之后不能言,脉无可诊”。“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这些说明诊小儿疾病时,无论在问诊或是切诊上均存在着一定困难。这是因为,小儿气血未定,脉象难辨,同时切脉时也常由于哭啼而受到影响,因而三岁以内的小儿,多用望指纹以辅助诊断。需要切脉时,则必须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情况下进行。在问诊方面,较小的婴幼儿不会言语,难以反映真实病情,即使是较大的儿童,也往往不能正确地表达痈情,一些症状表现,多由家长或保育人员代为述说。这些均是间接的材料,不能作为进行诊断的依据。同时家长所诉的病情,往往存在片面,或主次不分,本来倒置的情况,甚至还包含着主观推断的成份在内。这样,对问诊所获取的临床资料,必须进行详细的客观分析,更主要的则需医生亲自仔细检查,才能得到准确、全面的诊断材料。所以,儿科的四诊台参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其中望诊一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应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从望诊所获得的材料是最为真实可靠的,它不受其它客观条件所影响,而且人体内外是紧密联系的,机体内部的病变可以从形体、神色、舌苔、指纹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凡观乎外,可知其内”,正是选道理。古代医生在这方面有不少实践经验和临床体会,提出过如下论断:“小儿方术,号曰哑科,口不能言,脉无所施,唯形色以为凭。”“要识小儿证候,但将外貌推术。”以上这些记载,说明了望诊在诊断儿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