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高年级作文细节描写教学探究

 GXF360 2019-09-26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教师只有付出心血,才能让细节成为“走心”的艺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为小学生奠定坚实的写作基本功,并于细节训练中,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小细节显现出大天地。

一、以观察为前提,发现细节之美

小学生细节表现力与学生观察力直接相关,只有深入观察,以观察为细节描写的基本前提,学生才能真正写出细节。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写作教学观念,拓展写作教学时空,将细节描写教学向课前拓展,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于细致的观察中发现细节之美,激发学生捕捉细节的热情。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将观察任务有机地与教材写作内容结合起来,有意识强化学生观察意识。如五年级上册习作三,写作内容是练习写说明文。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观察任务单:

观察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

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SPF级,体质量200~260 g。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在异氟烷轻度麻醉状态下,仰卧位固定于鼠板上,腹部剑突附近去毛备皮,在剑突下沿腹正中线切开腹壁,切口长2~3 cm,止血钳钝性撑开腹膜,打开腹腔,暴露胃部。将胃部轻轻拉出腹外,用微量进样器在胃窦前壁,胃壁肌层与浆膜层之间注入 20% 醋酸 30 μL[4‐6]。将胃轻轻送回大鼠体内,间断缝合腹壁肌肉和皮肤,回笼常规喂养。

由于我们对教育学的复杂性质认识不够,就必定导致对教育学研究的不全面,造成对教育学各个方面的研究及其知识积累的不均衡。例如,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教育学学科的认识深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赞同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要研究与总结教育的实践,去认识新生一代的教育规律。在其思想影响下,许多教育学者都十分重视对教育学规律的探索及其基本理论的阐释和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却忽视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的研究与教学,甚至有的老师不知道教育学还要研究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

观察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有悖常理的事实是旨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国际经济秩序却没有依照自由贸易的原则制定。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观察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上已建成的一项特大型工程。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历时11年,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78万m3,混凝土348万m3,钢结构3万t,安置移民20万人,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2009年 4月7日,小浪底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灌输式教学,在课堂中滔滔不绝,从未考虑学生对物理是否理解.最终教师讲了很多,学生听了很多却没有实际的意义.探究性一部分内容要求的也是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会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重点,给学生空间去探究和解决物理难题,教师则担任从旁指导的角色,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探究物理,去发现物理,去理解物理.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物理,吸引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独特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任务单的设计,为学生的观察提供引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抓住观察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能够选择相应的观察内容,并将植物的外形特点和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由外而内陆把握植物的特点和美。观察为学生细节描写进行了有效的积淀,以观察的思路引领细节描写的思路。除了设计观察任务单,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将观察与练笔有机结合起来,起到积淀细节描写素材的多重效果。

二、以资源为支持,积累细节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细节描写也是如此,离开细节素材的支持,细节描写就是一句空话。学生除了通过细致的观察积累细节素材外,还要引导学生围绕细节描写开展阅读活动,从而通过广泛的阅读,丰富学生的细节素材,并强化学生细节描写的意识,感受到细节描写在习作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细节素材的滋养下,不断地提升细节描写的能力。

例如,我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阅读教学的内容开展关联性阅读活动,阅读活动的主题是“童年生活中的细节”。学生围绕“童年”为主题,以探寻“细节”为主要任务,每天阅读课开始之前,安排一位学生交流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学生围绕片段展开交流。这样就架构起文本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桥梁,有意识强化学生细节描写的意识,在丰富学生细节描写素材的同时,有效拓展学生的习作视野,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滋养作用,使细节描写具有深厚的积淀。

三、以内涵为根本,深究细节类别

细节是什么?不少教师对细节的内涵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细节存在模糊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细节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细节类别,感受细节的丰富性,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细节之美,提升学生细节描写的表现力。一般说来,细节主要包括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等。细节描写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节,感受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

例如,动作细节描写教学,我引用了教材《祖父的园子》这篇文本作为案例,先引导学生找出“我”的动作,并从找出的动作中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学生通过一圈二找,强化了对动作细节的认识。最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动作细节描写,例如,“浇水”的细节,感受“我”的动作所表现出的一个孩子的无忧无虑,营造的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从而借助动作细节表现人物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以活动为契机,还原细节之真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基于细节描写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充分利用活动契机,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去体验细节,感受细节在习作中的艺术表现效果。如语言细节描写教学训练时,我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演活动:

结合3、4月渗沥液处理工程效果,从图5可以看出,MBR去除的氨氮比例在60%左右且一直保持稳定,原位生物反应池和矿化床去除氨氮的比例占剩下的40%左右,但波动较大。结合矿化床内pH的变化(见图6),可以看出pH较低的日期矿化床去除氨氮的比例也较低,在15%左右。因此推测pH影响矿化床内微生物的活性,对于偏碱性的环境更能促进矿化床内微生物体系的作用。对于矿化床脱氮适宜的pH应该保持大于7.5。

【表演情境】上学快要迟到了,家长不断地催促。

【角色人物】两名学生,两名家长。

【表演要求】两名同学,一位性格急躁,一位性格平和;两名家长,一位是妈妈,一位是爸爸。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设计一段语言,结合形体动作进行表演。

这个环节,改变传统习作教学方法,引入角色扮演法,人物的设计体现出层次性,首先从人物性格进行语言细节设计,通过语言展示不同性格的人物,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细节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其次,两名家长,一名安排的是爸爸,一名是妈妈,一男一女,体现出不同的性格,从而通过这一环节的扮演,让学生感受语言细节对表现不同身份人物的作用。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习作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创设了特定的习作情境,让习作教学自然而然,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五、以阅读为抓手,探寻细节之法

细节描写是一种基本的习作技巧,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不断地提升习作技能。在传统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人为地隔离开来,这样不仅削弱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效应,而且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时间浪费。这就需要我们基于读写一体化的习作教学视角,以阅读为抓手,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探寻细节之法,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如《怀念母亲》一课,日记中有一段环境细节:“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这一段景物描写,既是写实,交代自然之天气环境,同时又融情于景,将人物内心借助环境潜隐地展示出来。我抓住这一处的环境细节,引导学生探寻环境细节之法。在教材提供的范例辅助下,我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从其他文章中再找出一两处环境细节描写的句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句段是如何进行环境细节描写的。由于将习作教学与文本阅读结合,促进了阅读和习作的结合;同时,又不局限于文本,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降低学生课外习得的难度,在学生自主寻找环境细节描写的过程中,强化对环境细节的体验。最后,在阅读积淀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细节描写训练,大大提升了细节描写训练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学习兴趣,我还注重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将学生的细节描写作品在小组范围内展示,每组选出代表作品推荐到班级层面展示,最后将优胜作品投放到校园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推荐到校报“文学”专栏,不仅促进了学生习作分享和互动,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自信。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学习活动,细节描写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音符,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创造力,引领学生关注细节,发掘细节,让细节描写成为学生作文的一大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