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潮祖87年论文|谈治法的4个层次

 中医知识圈 2019-09-26

治法从轩歧到现在,已经形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以《内经》为代表提出的治疗原则;
第二层次是以汪昂和程钟龄等为代表形成的治疗大法;
第三层次是以叶天士等为代表,针对病机提出的治法;
第四层次是以吴鞠通、俞根初等为代表指出,一方体现一法。
一、存在问题
尽管治法已经形成四个层次,存在问题不少,现在只谈以下两点。
1 在中医教育中,缺少治法课程,致使理法方药四个环节缺少治法一环。若不着手解决,将会影响深入发展。
2 缺乏深入研究:第一,从治疗原则来讲,《内经》所提治疗原则,虽在《中医学基础》里面有所反映,但在基础之中仅居次要地位,学者只能略窥门径,及其梗概而己。
第二,从治疗大法来讲,汪昂仅作方剂分类之用,并未明确提出治法;程钟龄虽是研究治疗大法先驱,也只提出了一些纲领性的内容,也还有待深入。
第三,根据脏腑病机研究治法,运用五脏生理功能发生病理变化以后的病机探讨治法,揭示治疗原理,指导学者如何据理立法,依法制方,随证遣药。
这一层次最能接触实际,除余著之《中医治法与方剂》和最近写成的《中医病机治法学》外,还未有更多的同道从事研究。
第四、从一方体现一法来讲,这是讲授方剂应该重点完成的任务。方剂是古人依法制定的。方即是法,法即是方,已成医者常识。
讲授方剂本应重点阐述某方体现某法,示人如何根据病机去立法组方,使学者有法可循,掌握依法立方,依法用方,依法释方,依法类方知识。
但因教材编写存在缺陷,只讲某方有何功效,不讲某方体现某法,这无疑会影响到就一方代表一法的研究工作。
二、治法研究展望
治法是理法方药四个环节中的一环,单独研究治法,使之成为独立学科已势在必行,至于深化发展,则有待医界共同努力。
在此,提出如下设想:
1、从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着手,补充、发展、深化《内经》的治疗原则。这种研究属于战略性的研究。
2、从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产生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理气、理血、除湿、祛痰等治法去总结治法共性,这是次高层的研究,介于战略与战术之间。
3、结合脏腑病机研究治法。这种方法,直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发生病理改变以后如何治疗,属于战术研究范畴。
4、将治法与方剂结合起来讨论,充分体现方即是法,法即是方。
总之,治法是影响论治成功与否的关键,治法的研究势在必行。我以为治法的研究应突出中医特色,从中医自身理论去研究、深化治法,使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虽有不少学者已开始从事中医治法的实验研究,以此来解释和证明中医的治法,仅是一个方面;从自身升华,才是研究治法的可靠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