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历皇帝因一事30年不上朝,为何没人专权擅政?主要有3个原因

 疯癫史鉴 2019-09-26

我国古代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纵观历史大家会清楚地发现,地方的权力不断收归中央,朝廷的权力不断地被皇帝独揽,也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在众多的历史朝代之中,明朝集权绝对算是一个创举,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直接统管。按理说皇帝的重要性应该越来越大,事务越来越多,可明朝却有一个皇帝,因一件事情三十年不上朝,但是朝堂依旧运行有序,无人敢专权擅政,他就是万历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一个非常幸运地人,他出生于公元1563年9月4日,是明穆宗朱载垕第三个儿子,其母亲出身也比较卑微。当时,明朝实行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按照常理朱翊钧几乎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结果,朱翊钧却因为两个哥哥相继去世,意外地被册封为皇太子。而且还在穆宗去世之后,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那时的朱翊钧才年仅10岁,在我国历史上都比较罕见。

万历皇帝继位之后,以张居正为辅政大臣,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扫除了之前遗留的不少弊政。这时候朱翊钧本人虚心纳谏,勤勉政事让整个中原王朝有条不紊的运行,并且呈现出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可惜好景不长,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因病去世,万历皇帝开始亲政。在这期间万历皇帝,主持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绝对称得上是一代明君,可是这样的作为却没有好好保持,在选用太子上边,犯了糊涂。

万历皇帝极其宠爱郑贵妃,对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也是疼爱有加,便想到想要废太子改立福王朱常洵。储君乃是国之根本,轻易不得擅动,所以这件事也引得众多的朝臣和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万历皇帝因为无人支持,放弃了册立福王朱常洵的想法,也正因为这件事情他从此无心朝政,一直持续三十年之久。令人诧异的是,万历皇帝怠政期间,朝堂依旧运行有序,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朝臣权力的弱化,监察机关众多。明太祖朱元璋废了丞相制度以后,基本上避免了丞相因权力过大专权乱国的情况。重新设立的六部也因为权力分散,互相监察,而权力得不到统一,所以不会产生较大的权臣。此外明朝还设立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一批监察机关的设立,他们都是皇帝的耳目,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一旦发现可疑的人物,可先斩后奏,弄得朝臣人心惶惶,所以没人敢篡权乱政。

第二,地方的权力减小,权力收归中央。我们都知道地方的权力过大,对于中央的统治绝对是致命的威胁。唐朝曾经是何其强盛的存在,因为安史之乱节度使的叛乱而衰败。大汉四百年的王朝,也是因为地方刺史的叛乱,走向覆灭。鉴于此,明朝将地方的财政大权,兵权通过一步步的弱化,最终收归中央,这样一来地方就没有与中央抗衡的实力,所以没有办法影响万历皇帝的地位。

第三,万历帝的制衡之术。很多王朝避免不了党派林立,结党营私,这种事情也是令朝堂动荡的一个因素。其他皇帝都在避免手下结党营私,万历帝这边非但不打击,反而还有些纵容,这就使得朝堂中像东林党,宣党,浙党等各种党派比比皆是。看起来非常混乱,但其实在无形之中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党派之间因为利益的针锋相对,会互相监察,只会更加卖力的给皇帝办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制衡之术,表现了万历帝的睿智与高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