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都是一个家喻户晓、令人神往的传奇故事。有一位建筑大师怀揣着对于建筑设计的独到见解,在密林深处塑造出了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 这位建筑大师就是贝聿铭先生,而这座建筑便是其为日本神慈秀明会会长小山美秀子所营建的私人美术馆: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 去年,法国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日本甲贺市美秀美术馆举行Louis Vuitton Cruise 2018的度假系列走秀引发广泛关注,再次将这座贝聿铭所设计的杰作引入世人的眼帘之中。 大师匠心独运设计的隧道与吊桥成为此次活动的天然T台,广阔的自然风貌与建筑杰作为模特走秀的天然背板,这无疑让“看秀”这件事变得更为赏心悦目。 美秀美术馆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2001年接受方振宁采访时,贝聿铭直言不讳的说道:虽然大众关注度最高的是巴黎卢浮宫改建项目,但美秀美术馆才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美秀美术馆简介 ▼ 美秀美术馆建于1997年,在业界中被誉为“地上的天堂”。这座建筑隐匿于京都以东甲贺市信乐町桃谷的山谷之中。 这里古迹云集,自古以来便是文化昌盛之地。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淳朴的民风以及传统的精工细作,使得这里自然而然的散发着世外桃源的气息。 为此,贝聿铭果断的以”桃花源“做为灵感来源着手进行设计,他的这一想法也获得了业主小山美秀子的赞许。 整体上而言,建筑主要由南北两翼构成,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 基于设计理念以及安全性的双层考量,贝聿铭将建筑物的主体埋藏在地下,只留两成露于地表。团队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采取了先盖房子后填土、最后种上与原始山林相适应树木的营造方法,很好的保证了在不破坏环境的大前提之下,让建筑“湮没”于自然风光之中。 其次,美术馆的交通设计必须充分对于山谷地理自然环境的保护。贝聿铭在两山之间修建了一条长达200米的隧道,通过一座120米的吊桥将隧道与美术馆入口衔接起来。 隧道悠缓的曲线结构,使得访客需要穿过一条金属隧道以及一条极具未来感的悬空桥,才能见到其真容。这种独特的设计更为形象地再现了桃花源故事中“豁然开朗”的意境。 园林式的室内设计以及几何学的运用是贝聿铭惯用的设计手法。 ▲美术馆窗外景致 ▲美术馆大厅中供游客休息的座椅,由整段桦木制成 室内天窗主要由转折交错几何三角形构成,通过金属百叶过滤阳光。这种独特的百叶窗设计,使得美术馆的光线随着四季的更替会呈现出戏剧性的变化。 除此之外,贝聿铭还为馆藏的美术品设计了特殊化的展示空间,通过配有多边形的顶部天窗,从上面洒下的光线为藏品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馆中珍藏 ▼ 美秀美术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艺术珍品。创办人小山美秀子的藏品涉猎广泛,最初以日本古茶道具为主,后又转向欧美、亚洲,中东等美术品的收藏。 美秀美术馆的馆藏跨度很大,其中中国艺术品部分主要以雕塑件为主,包括早期的佛像,隋唐时期的陶俑。 ▲南宋《曜变天目茶盏》 南宋·曜变天目茶盏,曜变天目茶盏被日本人尊为国宝,为中国建窑中的极品,《君台观左右账记》中记载:“曜变为建盏中之无上之品,非此世上之物也,黑底中透出浓淡琉璃,七彩变色美丽如锦。” 窑变天目盏在国内已无完整品传世。上图的南宋·曜变天目茶盏于2019年3月21日- 5月19日在美秀美术馆展出。 ▲《东魏·蝉冠菩萨立像》 ▲中国商代编钟 ▲《犍陀罗立佛》 ▲两河流域的浮雕艺术 ▲《罗马马赛克装饰》 林语堂说过:“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人置身其中,却不知自然在这里终了。”贝聿铭所追求的并不是消极的与世隔绝,而是一个未来人类和谐共存的“桃源乡”。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中国式的“桃花源”理念,能够在异国的深山中得以如此完整的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