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俩为一只喵大打出手,竟因此走向人生巅峰

 昵称65450 2019-09-27

薛定饿了么(ID:xuedingeleme)

扩展猫粮



当我们看到世界时,眼睛发生了什么?界时,眼睛发当我们看当我们看到世界时,眼

“诸位的眼睛,可以观赏你们喜爱的任何一幕戏。而我不知道,到底会有多少人在观看一幕戏、一场电影或任何一个场面时,意识到让你们可以享受到色彩、美景与动感的视觉是个奇迹,并对此抱有感激之情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 海伦·凯勒 

视觉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互动最重要的通道。相比于其他感觉(味觉、触觉等),视觉提供的信息是最丰富的。但是正如海伦·凯勒这段文字所表达的那样,我们对于这种丰富的视觉体验已经习以为常,就像呼吸一样的简单自然。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眼就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为什么蓝藻这样的原核生物,对外界就没有那么复杂的感知?

其实古希腊时期的人类就想过这个问题。当时的哲学家柏拉图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提出了一个“发射说”。他们认为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发射某种火光或射线,到达物体后产生了某种可以被眼睛感知的信号,之后反射回到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感知到这些物体。

这个理论听着虽然炫酷,但是经不起推敲。就比如说,在黑暗中人眼可是什么都看不清的,并不能通过主动发光将黑暗中的物体照亮。而且如果人眼真的能主动发光、发出火焰,那么一大群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你岂不是要被群众的眼睛烤死了?

后来,人们通过人体和动物解剖,知道眼睛的前方有一块圆圆的、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周围薄的透明物质——晶状体

1644 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一书提出了他想象的眼睛光学模型:光线进入眼睛,被放大镜(晶状体)折射和聚焦后,在眼睛背后的小荧幕(视网膜)上呈现一副倒立的、缩小的、但却完整无缺的图像,从而被人脑感觉到。


这个模型尽管接近真实,但是没有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也就是小荧幕(视网膜)上的那幅图像是怎么被人脑“感知”到的。

发现了视网膜上的神秘物质!

我们知道,视网膜也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这些组成视网膜的细胞是如何“知道”光线的存在的呢?

1877 年,一位体弱多病的年轻德国科学家弗朗兹·鲍尔发现,新鲜解剖出来的青蛙视网膜是鲜艳的红色,在日光放一段时间就会褪色,但是如果把已经褪色的视网膜在黑暗中放一段时间,它又会重新变成红色。

鲍尔猜想,视网膜里一定有一种会变色的物质,它能随着光照而褪色,也能在黑暗中变红,这种物质也许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光线接收器”,当它从红色变成无色时,我们就知道“光来了”。

可惜的是,体弱多病的鲍尔还没来得及对这个发现进行进一步探索,就不幸英年早逝。鲍尔去世之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威利·库恩尼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终于有了可喜的新进展(鲍尔的在天之灵,也能感到安慰了吧。)!

这个新进展就是:库恩尼从青蛙视网膜中把这种“变色物质”成功提取出来了,这种物质在接受光照时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不但会产生颜色的变化,还会产生微弱但清晰的电流!库恩尼将这种变色物质命名为视紫质。就这样,外界的光信号,就以视紫质为“中介”,变成了一种能被大脑感知的电信号。

鲍尔和库恩尼发现了人眼感光的原理,但是从“知道有光”到“看见东西”,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毕竟,蓝藻和草履虫这种单细胞生物同样是有感光能力的,而人这种高等动物的视觉系统可没有这么简单,我们不但要“知道有光”,还要能看到这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了解天敌的模样和方位,辨别前进的道路,阅读文字……这样才能作为智慧生物生存下来。

那么,人脑和视网膜是如何强强联合,办到这一切的呢?

虐猫搭档的“意外收获”

出生于 20 世纪初的视网膜研究大师斯蒂芬·库福勒关于视网膜上的细胞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现,每一个视网膜感光细胞,都只对特定位置的光有反应。换句话说,就是每个视网膜细胞的感光反应,不但包含了“是否有光”这个信息,还已经自动知道了光线的“坐标”。

那么我们的视网膜上就像有无数个草履虫细胞一样,每个细胞都能检测光线是否存在以及光线来自哪里,那么收获了无数个这样的信息之后,大脑是怎么将它们“总结”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的呢?

库福勒把这个艰巨的研究课题交给了他的两个得意门生——也就是我们视频里的两位男主角——大卫·休伯和图斯坦·威瑟。这对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黄金搭档,把“毒手”伸向了猫的大脑。

话说,猫猫辣么可爱,为什么要拿猫猫做实验呢?

这是因为猫具有极敏感的神经系统,是脑神经生理学研究的绝好实验动物啊!

他们的研究思路是这样的:既然导师库福勒已经研究出:每一个视网膜感光细胞都只对特定位置的光有反应。以此类推,位于大脑内的各种视觉细胞,应该也是在处理不同位置的光信号时存在类似的一一对应关系吧……

于是他们一边用一台幻灯机,在猫的面前展示各种不同形状和不同位置的光斑,一边把微型电极在猫的大脑里各种扎来扎去,企图找出能对光信号产生反应的脑细胞——这个工作并不简单,大脑中的细胞数量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而且绝大多数的脑细胞功能也不是处理视觉信号的,能扎到一个对光信号有反应的细胞可以说是大海捞针。

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总算扎到了一些对幻灯机上的光斑有反应的脑细胞,他们对这些“目标细胞”如获至宝,抓着它们继续找寻规律,比如变化光斑位置和强弱,看看这些细胞有没有新的反应。可惜这些脑细胞根本毫无反应或反应很弱,让研究毫无进展。

这两个人也是很抓狂,心想坑爹么这不是,你们这些装神秘的视觉细胞!我拿各种光斑变着花样给你看,你们倒是给点反应啊!

事情终于有了进展,有一天,他们在对猫的一个脑细胞展示幻灯片时,原本死气沉沉的脑细胞,居然噼里啪啦地产生了强烈的电信号!宛如早上七点睡眼朦胧赖床不起的你,听到女朋友说要看看你的手机一样,瞬间变得兴奋又暴躁。

两位科学家赶紧一探究竟,原来,是因为刚刚插入幻灯片时操作不当,幻灯片和卡槽之前出现了一道细细的光条。而这个光条,就是猫的脑细胞突然兴奋的原因!

原来,大脑细胞并不像视网膜细胞那样,会对某个特定点的光信号而兴奋,它们的工作是在同时接受到一组视网膜细胞传来的光信号以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然后将它们“理解”成一个有意义的图案。就是为什么猫的脑细胞对幻灯机上的光斑光点无感,却对“光条”这种特定形状产生了反应。

你可以换个角度感受一下这件事,让你单独看这几个字母,“m”、“o”、“n”、“e”、“y”,每个字母你都认识。他们作为独立字母存在时,似乎毫无意义。但当这几个平平无奇的字母放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熟悉的单词,你脑中立刻就对这个词产生了反应。

休伯和威瑟给猫看光斑的做法,就相当于给你看单独的字母一般,大脑会觉得压根没什么卵用。

从“要有光”到“看到世界”

休伯和威瑟的这个发现,让他们获得了 1981 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人们从而意识到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的工作过程,或许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抽象的过程。

这个发现不但在当年成为生理学研究的一座里程碑,也为当今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很多灵感。

对于人脑来说,光点是没有意义的,但人脑可以把这些点连接成边缘,边缘相对点来说就变成了相对有意义的概念;边缘进而形成球形,球形然后到气球,又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大脑最终就知道看到的是一个气球。

就这样,仅仅能够感受光点的视网膜细胞,最终在大脑中构造出一个充满各种信息量的视觉世界。别看我们睁开眼睛看到世界的过程连 0.01 秒都不到。大脑可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了一层一层的认知迭代呢。

如果要用机器模拟人脑,我们就要用计算机对这个抽象和迭代的过程进行建模,把信息从最细琐的像素级别,不断抽象迭代出一个人类可以理解的概念。如果机器的深度学习真的可以准确还原这个过程,那么人工智能在进行视觉信息处理时,就有希望媲美真正的人脑了吧。 

一个视错觉的经典例子:在图中,正方形的轮廓线并没有被直接描画出来,但是人眼能够立刻从背景中识别出一个白色的正方形形状。这个例子说明,视觉信息的处理绝非简单的感受物体发射或者反射的“光线”,而是存在复杂的后期信号处理,从而产生了原本并不存在的视觉“信息”

了解了视觉的工作原理,我们还可以猜测,在听觉和嗅觉的世界里,是不是也和视觉信息整理的原理类似?我们还可以更大胆地猜测,宇宙中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感知维度?那些人类大脑无法获取和利用的信息,也许能够被其他“有接收器”的生物所利用,产生人类无法想象的美妙体验。

在那些生物眼中,我们人类大概就是“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中的“牛”吧。

...........................

这期的视频和猫粮参考自王立铭老师的科普书籍《生命是什么》

来源:薛定饿了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