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赵省伟 翻译:聂书江 赵开放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系列丛书的最新一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通过500余幅图片、20万+的西方记者的现场报道,为我们还原115年前西方媒体对日俄战争的真实观察。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一场耗时一年多的侵略战争。日俄战争是东北亚乃至世界近代史上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也是其后日、俄、韩、中各自历史发展或明或暗的转折点。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最终引发俄国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而获胜的日本也一步步走向军国主义。 过去一百年中,以交战双方日俄及发生地中国为视角的著作已经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它们往往只注重文献资料,缺乏照片、图片等直观呈现战争的历史影像资料。而以第三方旁观者视角,尤其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却鲜有出版。《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收录的就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这一第三方视角的珍贵史料。 以下内容经授权选自该书。 日俄战争爆发后,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西方各国政府虽然宣布中立,但是对战事发展高度关注。当时除了官方途径的档案、记述外,各国报纸上有关日俄战争的新闻、报道同样重要。这些讯息当时多是通过各国的外交人员,中国政府中的欧洲雇员,一些身份特殊的特约通讯员,甚至驻扎在烟台等港口的欧洲舰队人员而获得,大多是有关日俄战争中国战地情况的一手讯息。这些新闻当时源源不断传回西方世界,构建起了西方社会对于发生在远东的战争的基本印象。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正是取材于当时这些对战事持续关注和报道的西方媒体,如英国的《图片报》、法国的《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意大利的《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 这些报道大多附有印刷精美、内容信息量极大的插图。这些插图,或是根据真实的照片制版印刷,或是根据一些亲历者的速写、口述等材料而二度创作,真实度极高。通过这些照片、图片,我们可以直观地认识、考据当时的战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不仅为中国的日俄战争史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材料,也使得研究者们能够便捷地系统把握西方媒体新闻和图像史料。 其中英国的《图片报》1869年在伦敦创刊时就将《伦敦新闻画报》作为超越对象。其凭借众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幅单页、对开版画及活泼的版式,给《伦敦新闻画报》造成不小的冲击。法国的《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是20世纪初法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份大众报纸,当时的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然而,刊登有精美彩色版画的副刊每期不超过2000份,流传至今的则更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则创刊于19世纪90年代,是目前罕有的可以与法国彩色画报媲美的画报。 书中共收录500余张珍贵版画以及20万 的原刊文字报道,分为上下两册。这批甚至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都未曾一见的版画,不仅填补了日俄战争影像在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 出现在欧洲媒体上的日俄战争新闻,往往细致入微,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战场细节的信息。不仅如此,从欧洲媒体上的相关新闻中,还能感受到西方主流世界对日俄两国交争的认识和判断。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世界视角和近代化角度来思考日俄战争和当时世界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