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方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功勋

 风舞猿 2019-09-28

提到“糖丸”,会勾起很多人的儿时记忆。冰冰、甜甜的一颗小药丸,包裹的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它的研发者,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的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顾方舟。

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他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顾方舟

顾方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来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07:11

临危受命,必须攻克脊灰炎难题


1955年,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第一次大流行。患者多是7岁以下儿童,感染病毒后,会肢体残疾、瘫痪甚至死亡,这种病就是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195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所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

顾方舟:“交给我这个任务,我想无论如何也得把它完成。我碰到有个家长到北京,他找到我就问,大夫你看有什么办法,我的孩子他是一条右腿已经瘫痪了。我说你只能到医院去做外科手术,这个病没有什么特效的药。那位母亲听了我这话以后非常失望。我就想有千千万万的孩子,一个大的流行年的话,过去咱们中国都有1万到2万孩子由于这个病瘫痪。”

科研人员一砖一瓦,

荒山上建起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很快,“脊灰”病毒被成功分离出来,但到哪里去实验、生产?顾方舟和七位同事从北京出发,他们选择了云南昆明西郊的玉案山,这是一个隐蔽在热带雨林中的猿猴基地。这里也成为了后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顾方舟夫人李以莞回忆说,当时的玉案山一片荒芜,科研人员们扛着大石头压地基建房子,九个月,大家一砖一瓦,在一片荒山上为全中国的孩子建起了生产疫苗的基地。

1959年,顾方舟(前排右一)在昆明与职工创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正在建设工地平整地基

李以莞:“当时云南省批的这块地就在西山上,海拔2100米,一砖一瓦都得从山下拉到山上去,没有水没有电,冰窟也没有,一些培养细胞、实验用的药品都需要在冰窟里保存。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山上山下地跑。把东西存在昆明市肉联厂的冰窟里。第二天早晨要用,再背到山上去。”

1961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和艰苦的科研条件相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回忆了当时更为棘手的一个专业问题:那时的两种疫苗,死病毒疫苗和减毒活病毒疫苗,我国应该采用哪种免疫策略?这成为当时摆在医学科学家面前必须做出的抉择。

王辰:“死病毒疫苗,它的成本是减毒活疫苗的百倍,免疫效价是低的,但是安全,用了以后没啥副作用。另外一条路就是减毒活疫苗,它的成本是低的,免疫人群的保护效果是好的,但是可能会在个例出现严重的活疫苗相关反应。顾方舟先生,他就是应于当时的中国小儿麻病严重的疫情和中国贫穷的国情,从国家、民族和人群的整体最大的利益化出发,他勇担个人风险,坚定建议和推行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策略。”

让自己的孩子做临床实验,

护佑几代儿童健康

经过不懈地努力,1959年底,第一批减毒活疫苗诞生了。经过动物临床试验,证明在动物身上安全有效。但能不能用在人的身上?冒着瘫痪的风险,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过去,他安然无恙。但是脊髓灰质炎多发病于七岁以下的儿童,必须要在儿童身上进行临床实验。

于是,他不满一岁的儿子顾烈东,就成了中国第一个喝下脊灰疫苗的孩子。父子俩都回忆了当初的那个选择:

顾方舟:“即使有点风险,豁出去了!只能这样,不然没法进行实验,谁也不敢吃,你自己不敢吃,能让别人去吃吗?”

顾烈东:“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但是我还是非常理解我父亲。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估计他思想斗争也很激烈。”

顾方舟与儿子顾烈东的合影

许多研究员被顾方舟感动,纷纷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实验。每一个喷嚏、每一声咳嗽,都让大家心惊胆战。“孩子还好吧?”成为顾方舟和同事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十天过去了,实验成功了!全国立刻正式打响了脊灰歼灭战。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疫苗在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推广,投放疫苗的城市,疫情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从滚元宵中找灵感,糖丸疫苗正式面世 

在顾方舟看来,要想消灭脊髓灰质炎,必须覆盖全国,使农村的孩子们也都能服用活疫苗。但液体剂型的活疫苗需要在低温下保存,而当时冰箱在中国并不普及,活疫苗的剂型亟需改良。

顾方舟:“原理很简单,就是滚元宵或者是裹糖衣片。主要配方里头有些讲究,也就是说有些保护疫苗活性的。谈不上什么高技术,但是恰恰由于这样的改革,使得疫苗能够到农村里推广。它就搁在广口暖瓶里,广口暖瓶里放点冰。甚至我听说没有冰怎么办呢?冰棍很普及!放冰棍就保冷送到基层。”

糖丸图片

于是,一颗神奇的糖丸疫苗出现了,迅速覆盖了每一个角落。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 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 病例数继续呈波浪形下降。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现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糖丸疫苗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顾方舟:“我跟我老伴说,咱们这几十年这辈子没白辛苦,可以跟老百姓说,说我尽力了,你们的孩子再也不得这个病了。”

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现场

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

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

今年1月2号,顾方舟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告别仪式上,妻子李以莞写给他的挽联是:“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但在业内看来,顾方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认为,我国乙型肝炎之所以能有“奇迹般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疫苗特别是婴幼儿疫苗的使用。而顾方舟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顾方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金秋,得知父亲获得首次颁发的“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顾烈东迫不及待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顾烈东:“特别感谢党和国家给予我父亲这么崇高的荣誉。我会陪着母亲,带着弟弟和妹妹去八宝山公墓,我想把这个好消息带给父亲,希望他能够在九泉之下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的表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