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解证 | 《黄帝内经》膀胱概念解析

 为什么73 2019-09-28

《内经》解证:

         对《黄帝内经》的解析与实证。

张维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导,学科带头人。


《黄帝内经》膀胱概念解析

王燕平1 张维波2* 李宏彦2  叶丰瑶1 

摘  要  目的 对《内经》中膀胱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解析。方法 主要依据《内经》对膀胱功能和位置的描述,参考现代生理和解剖知识及笔者的前期研究,从膀胱与膀胱之胞的辨析、膀胱藏津液功能的理解、膀胱与三焦关系的解读、膀胱与足太阳经的关系的阐述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结果《内经》中膀胱在结构上是指下焦之下、以腹膜为其外壁的盆腔空间,其中包括含尿液的尿脬和腹腔液。膀胱所藏津液主要指腹腔液,它来自大小肠分泌的水液,通过三焦特别是下焦的网膜结构聚积于盆腔的间隙空间中,再通过内脏的温度、压力等作用,变成小水颗粒,从腹膜等途径渗入膀胱经最后通过膀胱经的气化作用转运全身。结论 不应把《内经》中的膀胱与西医解剖同名之膀胱混为一谈。

  关键词 膀胱;黄帝内经;津液;腹腔液;盆腔

中医对人体脏器的认识包含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脏腑理论中,《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脏腑的功能特点分别进行了论述,其中对膀胱的论述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灵枢·本输》也说“膀胱者,津液之腑也”,认为膀胱是一个藏津液,与津液关系密切之脏腑。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膀胱被定义为“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1],等同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膀胱,与《内经》“藏津液”的膀胱本意存在较大差异。

正确理解《内经》的膀胱是揭开中医脏腑与解剖脏器关系的钥匙,也涉及对津液、气化、三焦、膀胱经等一系列重要概念的认识,乃至影响临床运用,本文主要依据《内经》原文,对膀胱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解析。

1

膀胱与膀胱之胞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最后,有一大段人体脏器的描述,其中包括膀胱:“正义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这里明言膀胱是盛尿的,该内容曾被《难经》一字不差地转载。

在《内经》中,相似的内容出现在《灵枢·肠胃》和《灵枢·平人绝谷》中,但其中却不见了对膀胱大小及储尿功能的描述,代之以《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州都之官”这一抽象的形容。

《史记》的成书年代为公元前104-91年,《内经》的成书据笔者等考证为110-120年[2],在《史记》之后。那么,是什么让《内经》的作者改变了对膀胱的认识?《内经》中储尿的器官又是什么?

1.1《内经》中储尿的器官是什么?

尿是人体的废液,由于不能随时排尿,必须有一个临时储尿的器官,《内经》不可能忽略它的存在,这个器官在《内经》中称为“膀胱之胞”,简称胞。《灵枢·五味》中有:“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濡,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

这里的“膀胱之胞”应该是指附属于膀胱的一个实体结构,有一定的厚薄,并能缩收,其不通则会出现小便不下的癃闭症状。如果膀胱就是那个储尿的胞,则直接用膀胱一词即可,不必加“之胞”,可见“胞”是一个具体的器官,因为它有具体的形态:“薄以濡”、“缩绻”,逻辑上看,这个胞指的就是储尿的膀胱,它是《内经》膀胱的一部分,有独立的具体结构。

胞的概念在《内经》中有两指,一是女子胞即子宫,二为膀胱之胞。在《素问·示从容论》中有“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这里的胞与脾和膀胱相并列,而没有特指是“女子胞”,故该胞应为男女共有的膀胱之胞。

胞与膀胱并列的情况还出现在《素问·气厥》中的“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如果胞就是膀胱,则自身相移不合逻辑。上述两例可证胞与膀胱并非同一个脏器,但二者距离相近,关系密切,加之“膀胱之胞”一词,则可证胞从属于膀胱。

而胞为储尿器官除了上面多处提到的与之相关的“癃、溺”等病症外,还体现在《灵枢·淫邪发梦》的“客于胞䐈,则梦溲便”,张介宾《类经》言:“胞,溲脬也;䐈,大肠也。”“邪气侵犯胞则梦溲溺,客于䐈则梦后便也。”因此,《内经》中的“胞”在这些地方代表储尿的器官,即尿脬。

而在《灵枢·淫邪发梦》中谈到邪犯膀胱出现的则是“客于膀胱梦游行”,暗示了膀胱输布津液的职能。《诸病源候论》亦说:“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

膀胱与尿脬在现代词典中虽多解释成同物异名,但细考究历代著述,其含义实非相同。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膀胱“位居下部,与胞相连”。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更是明确指出:“至于受盛津液,则又有脬而居膀胱之中焉。”可知膀胱与尿脬相邻近而关联,尿脬位于膀胱之中。为了避免与中医膀胱混淆,以下对储尿的器官均称尿脬。

1.2《内经》中的膀胱是什么?

如果胞或尿脬是储尿的器官,那么《内经》中“藏津液”的膀胱又是什么?位于何处?“膀胱”一词,《针灸甲乙经》有“膀者,横也。胱者,广也。言其体横广而短也。”尿脬为一上大下小的倒锥体,正面观纵径大于横径,与该特征不一致。

由于尿脬位于膀胱之中,故推断膀胱为包含尿脬的腹部空间,从尿脬所处的位置看,它位于西医解剖学的盆腔之中。盆腔为类似盆一样的扁宽形,是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以下的小骨盆,又称真盆腔的内腔,其形状更符合膀胱一词的几何特征。

一般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都位于所属脏腑的附近,膀胱的募穴中极在腹部前正中线,脐下4寸;其背俞穴膀胱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这两个穴位是脏腑背俞穴和募穴中位于躯干部最低的穴位,由此推论膀胱也应该位于躯干部的最下端,即腹腔下部的骨盆腔内。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推断:《内经》中的膀胱指的是盆腔空间,包括其中的腹腔液和含尿的尿脬,这一结构使很多《内经》中对膀胱及相关脏腑关系的描述变得合理了。

如膀胱为“州都之官”,《说文解字》曰:“水中可居曰州。”“州”是“洲”的本字,其本义为水中的陆地;《水经注·水文注》曰:“水泽所聚谓之都。”“都”也写为“渚”,州都,即洲渚,指水及其中的陆地,准确描述了含有腹腔液的盆腔空间与其中的尿脬之间的位置关系。

《素问·痹论》载:“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王冰注曰:“膀胱为津液之府,胞内居之,少腹处关元之中,内藏胞器。”王冰也认为膀胱包括“胞”在内;马元台在《灵枢注证发微》中也指出:“膀胱为胞之室,胞在其中。”

子宫在《灵枢·五色》中被称为子处,曾两度与膀胱并列,即“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和“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两者在面部的代表区域一致,说明两者在体内的解剖位置也非常接近,盆腔与子宫的位置符合这一关系。

2

《内经》中膀胱的功能该如何理解?

2.1州都之官

《内经》的膀胱被称为“州都之官”,据考证,“州都”亦为官名,“州都”的职责是向上推举贤才、向下传达命令。因此,有学者认为把膀胱比作“州都之官”,形象地表达了膀胱在津液输布中的职能,即把对人体有用的津液蒸腾输布至全身,无用的津液向下排出体外[3]。

2.2津液与膀胱“藏津液”的功能

在《内经》中,津液有多种含义,有时指含有营养的液态物质,如“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灵枢·经脉》)“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高(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五癃津液别》)有时指病理性积液,如 “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素问·汤液醪醴论》)有时指生理性体液,如“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灵枢·胀论》)此处的津液指唾液。有时指代谢产物,如“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灵枢·刺节真邪》)同为津液之道,廉泉玉英代表舌下腺,是唾液分泌之道,茎垂指阴茎是尿液排出之道[4],故此处的津液当指尿液。

《灵枢·五癃津液别》讲:“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尿为液的一种,在天寒人体水份不能随汗蒸发时,更多的变为尿。

膀胱所藏的津液是《内经》中的何类津液呢?六腑是水谷受纳、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也是津液布散和运行的重要通道。如《灵枢·天年》说:“六腑化谷,津液布扬。”《灵枢·本藏》讲:“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津液在布扬之前,需有一集中储藏之所,就像胆汁主要为肝脏所生,但多数要先储藏在胆囊中,再进入十二指肠,加以利用,膀胱作为六腑之一,在津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储藏津液。

《素问·经脉别论》进一步描述了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也说明膀胱是参与人体津液代谢的重要脏腑之一,其所藏之津液不仅包括代谢产物尿,更有含营养物质的津液——水精。

2.3 膀胱所藏津液的来源

膀胱既是藏津液之府,那么它的津液来自何处?《灵枢·营卫生会》讲:“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灵枢·经脉》又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和“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所生病者”之说,说明膀胱所藏的津液来自胃中的水谷,其形成与大小肠相关,并以下焦为传输通道。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饮食入胃后,水液在通过小肠时,一部分通过小肠毛细血管汇入肝门静脉,另一部分通过小肠的毛细淋巴管进入乳糜池,再通过胸导管、颈静脉角进入血液。

临床发现病理性腹水的形成与肝门静脉压升高和肝淋巴回流受阻有关,由此推断腹腔液部分源于小肠,因其乳糜性质,与中医“液”的特征相似。经过消化吸收的食物和水进入大肠后,固体物质中的营养成分已经较少,食物残渣与水合成中医称为“糟粕”的物质,但水和其中的无机盐仍可被进一步吸收,其液体比小肠段吸收的乳糜液要清薄,具有津的特点。

临床发现便秘的患者,由于肠蠕动不正常,可引起少量肠液渗出形成盆腔积液,由此推测在生理状态下大肠也会有少量渗出。另外,与大小肠相连的肠系膜和大网膜上血管密布,从血管中渗出的组织液也可直接进入腹腔。

总之,大肠渗出的津加上小肠渗出的液,共同构成津液,储藏于腹腔之中。

如果《内经》的膀胱指尿脬,则它仅能接受由肾而来的水液,大小肠中的液体无法透过膀胱壁进入尿脬。有人认为由大小肠渗膀胱的说法是因为古人未发现膀胱通肾的输尿管[5],这是不合逻辑的。

古人的解剖非常细致,输尿管5-7mm粗,25-35cm长,而且有两根,这样明显的结构古人怎么会看不见?如果不知道是肾产生尿,如何会有肾主水的论断?如果水可以渗入储尿的膀胱,它怎么储水?尿积多了难道不会反渗出来?这一系列矛盾均源于“膀胱为储尿器官”的错误前提。

人体腹膜腔是脏、壁两层腹膜之间相互移行围成的潜在性间隙,腹膜腔内有少量液体,称为腹腔液(peritoneal fluid),其一部分来自腹膜间皮细胞的分泌,另一部分产生于脏器浆膜表面的(血浆)渗出液。

西医解释腹腔液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脏器运动时的摩擦,如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跟中医气的“滑利关节”功能相似;另外间皮细胞分泌液在修复腹膜空间上发挥作用,可帮助运输身体的防御细胞(白细胞)往返于感染和炎症的区域及清除充血区域,与中医卫气的作用相似。

另外,腹腔液的量、其内的细胞和生化组成可以反映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间皮表面的病理生理状态、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并影响血管渗透和淋巴流行的情况。因此,腹腔液在水液代谢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人体的腹腔液约为50-200ml,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相比而言,关节滑液仅0.3-2ml,脑脊液的总量虽然有150ml,但很分散。腹膜经骨盆上口向下移行至盆腔时,形成许多皱襞,给膀胱留有伸缩空间,如耻骨膀胱襞、膀胱横襞等,在膀胱空虚时特别明显。

此外,位于膀胱周围的膀胱旁窝、直肠膀胱隐窝、膀胱子宫隐窝等,亦随膀胱的充盈度而改变。这些结构位置较低,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易储存液体,为膀胱“藏津液”提供了空间。人多数时候为站立或坐姿,在重力作用下,腹腔液更多地分布于盆腔中,是人体脉管外体液最为集中的地方,假设盆腔为膀胱,则它具有“藏津液”的功能是符合现代生理知识的。

2.4膀胱“气化则能出矣”的功能

气化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概念,《内经》中明确谈到脏腑气化的地方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本段记述了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其中气化的功能归于膀胱。

后人对膀胱的“气化则能出矣”有几种理解,一是化为尿液排出体外。王冰认为,膀胱“位当孤府,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闭隐不通。”是说膀胱依赖气海的气化,能将津液化为尿液排出,若气海之气不足则膀胱排出小便困难;二是化为汗液。

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指出:“气化则能出焉,此指汗出,非指小便”;三是化为卫气。卫气为“水谷之悍气”。《素问·营卫生会》云:“卫气出于下焦……故水谷者……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膀胱所藏的津液源于水谷,为卫气化生之源;四是膀胱所藏之津液有滋润营养作用,可入于血脉[6]。

以上观点说明膀胱所藏的津液,经过气化可转化为尿、汗、卫气和血。若以膀胱是储尿器官为前提假设,则难以理解膀胱的气化功能,因此,有人提出“气化则能出焉”一句是针对整个十二脏腑说的,非特指膀胱[4]。

一旦修正了对膀胱的认识,理解“气化则能出矣”便容易许多,但仍需几个前提。

1)气化的核心是气,正确理解气与经络的关系,才能理解该句。笔者根据《灵枢·决气》中“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的定义,指出此气为现代生理学中的可流动组织液,而气在经络中运行可以用组织液在循经低流阻组织间隙(分肉之间)中的流动获得理解[7] 。

2)津液与气是组织液的不同状态,津液是凝聚状态的组织液,气是分散小颗粒状的组织液(雾露),两者可转换,气化就是津液从凝聚态转化成小颗粒态的过程[8]。

3)盆腔空间与外周经络组织液通道之间有连通。关于这一点,生理学认为组织液与体腔内液体互通,因此在病理情况下,体腔内可积聚大量组织液而形成胸水、腹水[9]。足太阳膀胱经“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经主干行于躯干背侧,在腰部进入腹腔和盆腔,在两个肾脏37.6°的高温和腹主动脉的强大脉动压力(肾间动气)的作用下,盆腔内的津液有可能变成小颗粒的组织液,进入到膀胱经的组织液通道中。

此外,《素问·热论》中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背部最表浅的部位,在人类进化早期以四肢着地行走及爬卧时,背部始终处于太阳的照射下,接受的阳气最多,使得足太阳经具有很强的气化之力,进入该经的小颗粒态组织液可被进一步气化,并借助足太阳膀胱经的广泛分布做转运,实现“气化则能出矣”和“水精四布”的功能。

3

膀胱与三焦的关系

3.1 三焦与膀胱的位置关系

三焦为六腑之一,关于其实质和位置历代有多种认识。根据“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灵枢·营卫生会》),有学者考证,三焦当位于腹腔之内,认为下焦的下限在膀胱上口,即水液通过下焦注入膀胱,下焦与膀胱位置相邻,呈上下关系[10]。

根据“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灵枢·五癃津液别》),一般认为中、下焦的界限,即下焦的上限是小肠与回肠的交接处,是小肠分清泌浊的部位,位于脐下一寸的阑门。根据这种划分,膀胱的位置当在下焦之下,即体腔最下部的盆腔之中(图1)。

从腧穴的角度看,三焦的募穴在脐下2寸,膀胱募穴位于脐下4寸,也是呈上下的关系。

图1 《黄帝内经》膀胱概念示意图

3.2 膀胱与三焦功能的比较

《素问·灵兰秘典论》对三焦定义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渎,疏浚水道之意,它与“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的膀胱同为参与水液运行代谢的两个腑,二者关系非常密切。《灵枢·本输》明确讲述了这两个腑之间的关系:“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属”是联属之意,即三焦连接膀胱。

三焦与膀胱在《内经》中常同时论述,如《灵枢·本脏》中有“肾应骨,密里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另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三焦病者……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即为胀。……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即二者在所主病症上也非常相似,而且三焦的下合穴委阳在膀胱经上。但二者作为两个独立的腑,在功能上有分别,三焦主要为水道和元气运行的通道,而膀胱为津液贮存和气化的场所。

3.3 膀胱与第三焦——下焦的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将三焦的功能总结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它们虽然都与水液有关,但上焦之水是气态水(雾),中焦是水液与食物的结合过程(沤),只有下焦的渎(水沟)才与膀胱的功能直接相关。

该篇进一步论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说明下焦与膀胱的位置相互衔接。

六腑之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下焦“如渎”,即下焦更能代表三焦的功能。三可为三个,亦可为第三之意,就像“三阳”有时并非指太阳、阳明和少阳加起来的三阳,而是单指太阳,实为“第三阳”,故这里的“三焦”也可能是“第三焦”即下焦,如此则《内经》中的很多内容就好理解了。

如《灵枢·四时气》的“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此处明明讲的是小腹和小便的问题,跟上、中二焦没什么关系,却说“邪在三焦约”,而三焦所“约”的溺明明是下焦的功能,故这里“三焦”的意思可能也是“第三焦”,即下焦。故《素问识》云:“盖以通行水道之用,谓之三焦,其实专指下焦而言。”

虽然下焦与膀胱位置邻近,但作为两个腑,三焦与膀胱仍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张效霞认为上、中、下焦分别为腹腔中的小网膜、大网膜和肠系膜[10],上述三种膜是含有很多空隙的疏松组织,被称为“不实之肉”,它们夹在实体脏器之间,与外周经脉由夹在实体组织之间(分肉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比较类似,因此这些结构可视为腹腔内的经络通道。

从《内经》的诸多描述看,膀胱为腹腔之下的盆腔中的间隙空间及尿脬,由腹膜组成其外壁,盆腔内隐窝较多,可容纳更多的水液,并使尿脬充盈时的阻力较小。因此从结构和功能上看,三焦是传输水的水道(水道出焉),膀胱是储存水的水库(津液藏焉),二者虽有不同,但在结构上相连通,在功能上都参与了水液的运行、贮藏和气化。

从全身的角度看,无论是外周的疏松结缔组织,还是内脏之间的膜空间,都能运输水液,是互相沟通的人体水通道,其流动主要为渗透性流动,即《内经》在描述气运行时多次使用“渗”的含义。

下焦作为连接回肠与膀胱之间的水通道,可将水谷代谢后的津液由大小肠传输至膀胱储藏,再根据身体所需进行气化,即“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和“气化则能出矣”。下焦与膀胱的相互位置没有严格的上下界限,因为网膜结构与膀胱空间很多是交织在一起的,但从水液的流注方向看,下焦是膀胱的上游,膀胱是下焦水道的下游水库,其衔接处为虚拟的“下焦下界”和“膀胱上口”。

4

膀胱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

从解剖结构上看,尿脬只在上端通过输尿管与肾相连,下端则接尿道,为身体的前下部,与背部的膀胱经相距较远。如果膀胱指盆腔,则足太阳膀胱经的中段正好通过腹腔的背面,可与盆腔通过腹膜等结构相互沟通,按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膀胱经与盆腔的位置更接近。

膀胱中的津液在肾中阳气的蒸腾作用下逐渐气化成小颗粒,通过腹膜的渗透进入膀胱经,再通过膀胱经的转运布输于背部,进而传遍全身。足太阳经多气多血,接受的阳气最多,故进一步气化的能量较多,可成为全身小颗粒水气的主要供应者,所以“膀胱气化”的过程除了膀胱盆腔中的津液在肾中阳气作用下的气化,还有膀胱经中的水颗粒在各种内生和外来的能量作用下,形成具有更高动能、更强运输性的微小水颗粒,成为全身卫气的重要来源。

关于卫气的来源,一向有“卫出于上焦”和“卫出于下焦”两种观点。根据本文对膀胱的解析,水谷之气可从下焦注于膀胱(津液藏焉),再通过气化进入膀胱经(气化则能出矣),进而布散全身(水精四布),支持卫气出于下焦的观点,但上焦也可能是卫气的另一处来源。

5

小结

《内经》中的膀胱在结构上是指包括尿脬而除外大肠和胞宫、精室等内生殖器官,含有腹腔液、以腹膜为其外壁的盆腔空间,其所藏的津液为广义的津液,非仅为尿液。膀胱在自身的阳气及肾、三焦的气化作用下,在人体津液的贮藏、输布和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与肾和三焦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内经》膀胱的解析,我们对中医脏腑与脏器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脏腑包含脏器,但不限于脏器,它是以一个或几个脏器包括其附属结构及器官周围环境等形成的结构功能集合体,而脏器环境有可能在最新的间质-组织液发现后[12],形成一轮研究高潮。

通过对经脉脏腑相关的解析发现,经脉病候除了一半以上的循经病候外,脏腑病中约33%为中医脏腑病候,而与同名解剖脏器功能直接相关的病候只占10%[13],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内经》作者在对解剖脏器非常熟悉的情况下,却选择了更大范围的脏腑作为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单位。

……完……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33.

[2]张维波,高也陶,李宏彦.《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解析[J].中华医史杂志,2017, 47(3):162-166.

[3]陈宇,丁娜.浅谈'州都之官'[J].吉林中医药.2004,(11):3. 

[4]刘建新.略论“气化则能出矣”——学习《内经》的点滴体会[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03):3-7.

[5]靳士英.五脏图考[J].中华医史杂志.1994,(2). 
[6] 郭文娟,李俊莲,牛春兰.膀胱藏津液、气化出之功能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162-163. 

[7]张维波.《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J].中国针灸.2013,(8):708-716. 

[8]ZHANG Wei-bo,JIA De-xian,LI Hong-yan,等.Understanding Qi Running in the Meridians as Interstitial Fluid Flowing via Interstitial Space of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J].中国结合医学杂志: 英文版.2018,(4):304-307. 

[9]姚泰,赵志奇,朱大年等.《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91-1892.

[10]张效霞.三焦真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5):342-345. 

[11]张维波.经络是水通道[M].北京: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2009:23-24.

[12]BENIAS PC, WELLS RG, SACKEY-ABOAGY B, et 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J]. Scientific Report, 2018,8:4947. DOI:10.1038/s41598-018-23062-6.

[13]张维波,王燕平,李宏彦.《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解析[J].针刺研究.2018,43(7):424-429.

文章来源 | 中医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