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六腑之大肠、膀胱、三焦的基础认识

 杏福仁家养生坊 2017-06-30

中医说:六腑之大肠、膀胱、三焦的基础认识

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经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大肠的传导变化也与肺的肃降有关。

此外,直肠肛门的排泄同肾的气化功能也相关,年老或重病患者常在临终元气将熄之时伴二便失禁,故有“肾主二便”之说。

中医说:六腑之大肠、膀胱、三焦的基础认识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膀胱和肾直接相通,二者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贮留至一定时,即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所以《素问》说:“膀胧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是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膀胱的这些病变,归根结底,也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三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

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有“孤府”之称。如《类经》所指出的,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对于三焦的形态历来争论较多,应该指出,重要的并不在于确定三焦是属于哪个实质性脏器,而是在于研究和掌握三焦在生理功能。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通行水道。

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既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三焦是气的升降出人的通道,人体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的。

水液运行之道路:《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古之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代谢的通路。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肠、肾和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运行代谢。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三焦的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水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气行则水行”;人体的气是依附于血、津液而存在的。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1)上焦,一般都根据《黄帝内经·灵枢》的论述,将横隔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称作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就如云行高空而做甘霖,故说“若雾露之溉”。治疗上,主要以轻清之品治之。

(2)中焦,是指隔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对于中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实际上包括脾和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是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

(3)下焦,一般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属于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黄帝内经·灵枢》概括为“下焦如渎”。后世藏象学说的发展,认为肝肾精血、命门原气等都归属于下焦。对于下焦的治疗以“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为原则,所以补益精血之品多为厚味,以厚味沉降故也。

中医说:六腑之大肠、膀胱、三焦的基础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