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 | 孔子这3点,时至今日仍不可动摇!

 曾仕强 2020-10-21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398戳上方蓝字关注

点击上图读书明理

曾仕强学堂编辑部

每年的9月28日,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纪念日,今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

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齐聚曲阜孔庙,隆重举行公祭孔子大典,纪念这位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祭孔,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自此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孔子被尊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时至今日,他的思想言行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

孔子是圣贤之道的集大成者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靠圣贤之道在维持我们民族的命脉。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始终绵延不绝,就在于我们的圣贤之道没有变,我们的经没有变。

我们希望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能够长期固守这种信念并世代相传下去,这样中华民族就永远不会亡,中华文化就会时时刻刻继旧开新,就会每隔一段时间都能从老树根里面开出新花。

孔子就是圣贤之道的集大成者,他就代表了我们历久弥新的圣贤之道。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所以我们格外地敬服。

因为他有三点一直到现在都是我们没有办法动摇的:

  • 第一,述天不作的传承精神。

孔子“述天不作”,他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述”只是把人性描述出来,仅此而已。因为自古以来,什么都会改变,只有人性从来没有改变。

比如,自私会变吗?现代人自私,古代人难道就不自私吗?将来的人类也不可能不自私的。

再看,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会变吗?答案不言而喻。这就是人性,人性是不会改变的。

  • 第二,如何做人的方式宣述。

孔子对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答案,他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看这个人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才是尊重每一个人。

长久以来,就形成我们做人的圆通方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但现在很多人听了这句话就骂:“你这个人!怎么可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呢?”那么请问,如果碰到鬼,不说鬼话,它听得懂吗?碰到人,说鬼话,人也听不懂啊。

可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比较妥当的做人方式。

  • 第三,发自内心的礼之要求。

中国人要的是从心里头散发出来的关怀,只有内心深处的那种意念,才能够温暖人家的心,而不光是嘴巴很甜。孔子讲得很清楚:“巧言令色,鲜矣仁。”对于那种礼貌太周到的人,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因为礼多必诈。

现在我们都标榜要学习西方的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就是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一句话讲完了,当一个人爱所有的人,就表示他不爱任何人。

中国人亲疏有别,《易经》告诉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不同的关系,而这关系会决定我们对待每个人的态度不可能都一样。

凡是对每个人都一样,那就是形式上的礼貌,不是真诚的关怀,那就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讲的礼。

中国人的礼,就是我跟每个人感情不一样,所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

2

祭拜孔子是为了我们自己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祭如在。

“如”这个字用得最好,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完全看你自己。这是最自由的——你要祭神,就当神存在,你不祭神,就当神不存在,你心中有他,他就在你身边。

那为什么要祭神敬天?很简单,小事由己,大事由天。小事情自己决定,大事情问问神,比较可靠安心。

所以人要学会跟神明互动,学习效法他,跟他保持熟悉,说不定你有什么麻烦,他就主动照顾你了,这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样的道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神人共治,我们敬神、拜神,都是为了修养我们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以期将来能够安全地回到老家。

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其理论思想早已内化于我们心中,只是在人心浮躁的当下蒙上了尘埃。

所以,我们祭拜孔子,就是时刻警醒自己:

  • 第一、心常有礼,生恭敬之心。

礼敬圣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向礼心、恭敬心。向礼心、恭敬心是德性的表现,孔子对人、对事、对物皆是至诚至敬、谦虚有礼!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也要恭敬有礼?

我们礼敬圣人,因为我们对圣人恭敬有礼,由此想到:对一切人事万物都要恭敬有礼。

  • 第二、心怀圣贤,生敬畏之心。

圣人是我们永远的明师,永远的领路人,我们礼敬圣人,就要觉悟自省,我要以圣贤为榜样!

孔子说“见贤思齐”,圣像敬在那里,提醒我要向圣贤学习,增长智慧,培养品德,为社会人群服务。

  • 第三、心敬天地,生孝敬之心。

圣贤之道,来自于圣人对天、对自然的信仰,天地是我们的根本,祖先父母是我们的之所由来。人是不可以忘本的,数典忘祖的不是中国人。

我们礼敬圣人,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不忘根本。

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你想当孔子,就可以当孔子。你只需要以孔子为榜样,效法模仿他,向他好好学习。

孔子讲过一句话:“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们所讲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让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良心的华夏子孙,并以自己的行动,身体力行去影响周围的人,终有一天会得到移风易俗的效果,孔子的大同世界也终将会实现。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2015年8月15日,曾仕强教授在济南南郊宾馆蓝色大厅飞天厅,首次提出组织民间敬天祈福活动,并确定活动三大宗旨:

一、国家民族兴旺,凡我炎黄子孙,不论身在何处,人人都有责任。

二、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得天独厚,获得天人合一的真谛,以敬天向天宣誓,做人做事,时时顺天理,凭良心。

三、自满清帝制结束以来,100多年,未曾敬天,今逢文化复兴,深感有恢复敬天的隆重意义,特此发起敬天活动。该活动纯为民间组织,绝不涉及政治、宗教。

自此,敬天祈福活动正式开始。

作为曾教授亟需传承的5大事业之一,敬天祈福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由于活动的公益性质,前三届大典所需经费物品均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而来。

10月12-13日,2019敬天祈福即将如约启航。持续完成教授宏愿,表达敬天诚意,凝聚祈福力量,我们同样亟需您的善心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