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3·11

 风雨狂7 2014-07-08
第十一章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隐恶扬善 存心仁厚
  这一章是有人向孔子问禘礼。
  “或”就是有人,没有讲姓名。有这么一个人,他向孔子问“禘祭之礼,其说何如”。“禘祭之礼”是古时候天子用来祭祀太庙的这种礼。“之说”,就是怎么个说法。孔子回答说,“不知也”,孔子说自己不知道。然后他伸出手掌告诉那个人,“谁如果能知道禘礼之说,谁就好像对天下复杂的事,都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楚”。孔子是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的这个话,换句话说,能够通达了解天子祭祀太庙之礼,就必定对天下事都了如指掌。
  我们具体来看句子中的这些关键词。“其如示诸斯乎”的“示”,《朱子集注》里讲,“示”通“视”,就是看;“诸”是“之于”的合音字;“斯”是此的意思。孔子说“示诸斯”,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时候孔子伸出一个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指着手掌说,这就是示之于斯,示之于此的意思。
  “之”代表天下事,前面讲的,“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天下事。“如示”的“如”是犹如,犹如看天下事于手掌中。示之于斯,示天下事于手掌中。
   “斯”是此,代表手掌。朱子说,后面的“指其掌”是“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这不是孔子自己说的,是弟子记录当时孔子的这个动作,他指着自己的手掌,说明什么?天下事了如指掌。“明且易也”,“明”是明白,“易”是容易,非常明白、非常容易了解天下事。换句话说,你能够了解禘祭之礼,那么你了解天下事就如同了解自己的指掌一样容易。
  我们觉得有点奇怪,孔子先回答说“不知也”,然后他又讲,能了解禘祭之礼就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明明孔子是知道的,为什么说自己不知?
  汉儒孔安国批注说:“答以不知者,为鲁讳。”因为有忌讳,所以才回答说不知。这是当时鲁国的忌讳,忌讳什么?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中说,“孔子讳,即逆祀之事”。孔子忌讳讲的,是鲁国当时在祭礼中有逆祀之事。鲁庄公的两个儿子,鲁闵公是嫡子,鲁僖公是庶子,闵公先继位做鲁国国君,闵公死后僖公再继位,结果后人把僖公的牌位放在闵公之前,排的顺序错了,这叫逆祀,不如礼,这种禘祭也就违礼了。所以当有人问孔子禘祭之礼如何,他说“我不知道”,这是忌讳,忌讳说自己国君的这种违礼的做法。
  皇侃的《注疏》说:“臣为国讳恶,则是礼也。”孔子说不知,这也是礼。其实他哪里不知?孔子明明知道禘祭之礼,他说不知,是因为鲁国不合礼,孔子作为鲁国的臣子,为自己的国家隐讳其恶,不把这些丑事往外扬,这本身就是一种礼。正如孔子在《论语》中说,“子为父隐”,这是隐恶,把父亲的恶事隐讳不说。臣子对国君也是如此,不说国君之恶,也是一种礼。这个礼体现着忠厚之心。国君是我们应该尊敬的,如果张扬他的恶,使国人就不尊敬国君了。
  《弟子规》里讲,“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扬别人的恶不对,这本身就是恶,更何况扬国君之恶、扬父母之恶?所以,不批评、不指责国主,本身就是礼,儒家的礼。佛家的戒也是如此,佛家《菩萨戒经》里讲,“不谤国主,不作国贼”。不毁谤自己的国君,自己的国家领导人;不作国家的贼,不偷盗国家的税收,不偷税漏税,不损害国家利益,这是佛家的戒律。所以佛家的戒跟儒家的礼是相通的。我们要先学着隐父母、国君之恶,长养自己忠厚的存心,逐渐对一切人的恶我们都不张扬、不批评、不指责,不说人是非。甚至我们不看别人的恶,不仅不说,连看都不看,不放在心里。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人,他不会去看人家的过失。“世间”就是世间人,他们的过失我不见。不见代表什么?不是说我看不到,人家有过失我们都见不到,那是自己愚痴糊涂,这不是不见的意思,六祖讲的“不见世间过”,是见了如同没见,见的时候知不知道它是过失?知道它是过失,但是不放在心里,不会动一个念头轻蔑他、批评他、指责他,这是真正修道人,这才是真正儒家讲的君子。君子不扬人之恶,孔子在这里也是如此,这是一种讳恶的做法。
  《朱子集注》中说:“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禘。非仁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又鲁之所当讳者,故以不知答之。”“先王”是指周朝的古圣先王,文王、武王、周公。用禘礼是 “报本追远”的意思,周礼由周公制定,祭祀宗庙,祭祀自己的先王,这是报本追远,报答自己的祖先,追忆自己的祖先,养自己的仁厚之心。所以禘礼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国家领导人带头慎终追远,人民百姓就会变得更加仁厚,社会也就变得更加和谐。禘礼是表现自己的孝道,表现不忘本、知恩报恩的意思,所以必须要有仁孝诚敬之心。如果没有仁孝诚敬的心,就不足以有资格行禘礼。一定要有至诚仁孝诚敬的心,至是达到极处。那么谁有这种心?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才有,孔子才有,一般人没有。所以朱子说,“非或人之所及也”,“或人”就是有那么一个人,他来问禘礼,也不知道是谁,没有留下姓名,这是个普通人,他怎么能够体会得圣贤仁孝诚敬之心?他怎么能体会得禘礼的深意?这非他所及。这是为什么孔子说不知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回答他,他还没到这个程度,了解禘礼的深意,就给他说“不知也”。
  而最重要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忌讳,前面已经说了,当时周朝,特指鲁国,所有诸侯国里面都是如此,都是“不王不禘之法”。“王”,他是以德而治天下,万民归顺。当时,自天子到诸侯都不讲德了,所以就“不王”了。古圣先贤的目标是以德王天下,或者用古音是王(音旺)天下,那真是以德服众,为政以德。“不禘”,是因为没有报本追远之意、仁孝至诚之心,所以禘礼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而且做法还不如礼,前面讲的逆祀。这是鲁国所当忌讳说出来的,所以孔子就不说了,用不知来回答。
  《朱子集注》又说:“盖知禘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孔子哪里说不知禘礼?不仅能知禘礼的仪式,也了知禘礼的精神。圣贤人“知禘之说”,禘礼是怎么一回事,它的精神是什么,它的做法是如何,都能通达。通达了,就能够“理无不明,诚无不格”,他能知便能行,所以他的理都明了了。理,朱子说,是指天理,天可以理解为自然,自然之理,或者是说自性之理、天性之理,都能明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都明白了。“诚无不格”,他真正有真诚心,能感格天地万物。“无不格”,“格”是感格、感通。《中庸》里讲“至诚如神”,人到了至诚的地步,诚到极处,如神,神是神圣,这人就是圣人了。圣人有通达十方的能力,我们讲神通,这是源自至诚之心,有至诚之心,又通达明了宇宙万物之理,治天下就不难,可以真正像老子讲的“无为而治”了。所以禘礼终极的精神是在治天下,以仁孝至诚来治天下,这是圣治。圣人对这番道理,岂能说不知?他当然知。在这里说不知,是因为朱子说的两个原因,问的人水平不够,跟他讲也没用,所以说不知;第二个是忌讳,不言自己国君之恶。
至诚之心 感应道交   
     蕅益大师引程季清居士的话,程季清居士是明朝末年,跟蕅益大师同时代的人。蕅益大师文选里有程季清的传记,是大师亲自写的,还有一篇赞,这是一位大德居士。“程季清曰:王者于天下大定之后,方行禘礼。  
     尔时九州岛之方物,毕贡于前。历代之灵爽,尽格于庙。可谓竖穷横遍,互幽彻明,浃上洽下,无一事一物,不罗列于现前一刹那际矣。示天下如指其掌,不亦宜乎?”   
     程季清的这番解释,把《论语》这章的义理拔高了。他说“王者”,王是圣王,譬如文王、武王,在“天下大定之后”,武王灭商纣王,平定天下,然后首先制定礼乐,这时候周公出了很大的力量,所以,禘礼就在天下大定之后举行,这是天子祭自己的祖先。“尔时”是行祭礼的时候,“九州岛之方物,毕贡于前”,九州岛是指整个中国,当时周朝的疆土之内,所有的诸侯都来助祭,他们来献供,陪同周天子祭祖先,把所有的供品、供物都献到灵前,祭坛之前。  
   “历代之灵爽,尽格于庙”,“灵爽”是指祖先的灵魂,历代祖先之灵都在宗庙中享受祭祀;“尽格于庙”的“格”,有感格的意思,祭祀者以仁孝诚敬之心来感,列祖列宗的魂就来应,就来享用祭祀。用这种做法作为表法,有仁孝诚敬之心,而且这个心到了极处,能够感格宇宙十方,无所不通。正如《孝经》里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可谓竖穷横遍”,“竖穷”是讲时间,竖穷三际,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十方是东、南、西、北,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是八方,再加上、下,就是十方。十方法界无不感通,过去未来也无不感通。  
   “互幽彻明”,感应道交,通彻无碍。能感的心是至诚,所感的境界就没有障碍。所以“浃上洽下”,“浃”是透,水透出来的意思,我们讲的汗流浃背,浃就是透,通透,透出衣服来了,所以也有深入的意思;“洽”也是湿润的意思,所以“浃上洽下”就是通透,上下通透。讲到上下,就包括万事万物,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之内万物,“无一事一物,不罗列于现前一刹那际”,没有一事、没有一物不现前。  
   也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都在这一刹那间显现在面前。不仅是现在的万事万物,过去的万事万物,未来的万事万物,全都现在这一刹那间,就在此时此刻突破了时空。为什么?因为这个能感的心是真心,真心是遍法界虚空界。真心现前了,法界一切万事万物统统现前,没有障碍,时空也突破了。  
   “一刹那际”,一刹那不是讲时间,就讲当下,我们当下能够生起至诚的仁孝诚敬之心,心里头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分别执著,甚至起心动念都没有,念头都放下了,就在这一刹那际,这个心就是仁孝诚敬的真心。有一念夹杂在里头,这个仁孝诚敬就不能叫至了,不能够到极处,它有障碍。  
  
   万物与我 本性一体  
  
   所以,在祭祀时,实际上也是一种修大定、开大智慧的过程。祭祀者以这种至诚恭敬心,入这样不思议的境界,到了这个境界,“示天下如指其掌”,这话一点不为过。不仅说天下之事了如指掌,看得清清楚楚,宇宙万物万事都是了如指掌,现前明白。在《无量寿经》里有句话讲,“手中能持无量世界”,跟孔子讲的“示天下如指其掌”是一个道理,就是因为真心现前了,一切境界通达无碍。  
   蕅益大师最后说:“方外史曰:既云不知,又指其掌,所谓此处无银三十两也。”孔子哪里是不知?他先说不知,然后又“指其掌”,证明他天下事了如指掌,禘礼怎会不知?这叫做“此处无银三十两”。孔子为什么这么做?一来他有讳恶的用心,不言鲁国之恶,这种逆祀的违礼行为他避而不谈,但是有更深层次的意思,说不知就是让我们放下念头,你有所知,必定有所不知,你得到的只是知识,这个知识就变成所知障,障碍了。障碍什么?障碍真心现前。孔子先说不知,等于是点悟我们不要起心动念,一落入思想,一落入所知这个障碍当中,我们的真心就现不了。现在叫我们不知,真的有点像禅宗一棒打下来,把我们的念头打掉,让我们去顿悟,然后一“指其掌”,我们就明白了,念头一放下,真心就现前。本来真心人人本有,只是被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些念头给挡住了,现在一放下,天下万物、宇宙万物都了如指掌,到了无知的状态,我们才无所不知。这个智慧,佛教里面称为般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江谦的《补注》里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此本性一体之说也。知神人之一体,为万物而报恩,其知禘与一切祭之说矣。  
   若杀生以祭神,行私而求福,则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昔人有埋金而榜之者曰:此处无银三十两。蕅师盖借以喻孔子不言之言也。”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讲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体的,跟我是一不是二。在这一体当中,怎么可以分我、分他?那就变成一分为二了,割裂了整体的宇宙。  
   圣人没有别的,就是回归到这一体当中。怎么回归?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回归。妄想、分别、执著把这个一体割裂开来,这是讲到本性一体。本性一体,宇宙万事万物一体,神与人当然是一体,所以祭神、祭祖都是在提示我们回归一体,用我们的真心去感格,这里头哪里有障碍?  
   “为万物而报恩”,万物对我们都有恩,我们是依赖万物而生存,吃的、用的,无不是自然界所赐,所以我们要起报恩心。真正悟明这个道理,才知道禘礼和一切的祭礼是怎么说法,换句话说,这种礼都是教我们回归本性一体的境界,让我们转凡成圣的。  
   现在人把这些礼的精神全都迷失掉了,而在形式上做功夫,祭神要杀生,把猪牛羊作为牺牲祭品,用血腥来供养神灵。祭祀的目的变成求福,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目的,譬如希望升官发财,希望自己平安健康,这都是私,求自己的福报,而把礼的真正的精神给丢掉了。这是什么?不仅没有回归一体,而是加重了分裂,把我和神灵分裂、把我和宇宙分裂、把我和万物分裂,杀害生命来祭神,神会享受这种血腥供养吗?  
   礼的意义是启发我们为万物报恩,我们还要戕害万物,还要行私求福,这叫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句话也出自于《论语》本篇,后面我们会讲到。说得难听一点,叫亵渎神灵。神灵都是神圣的,他们的观念跟圣人一样,视万物天地与自己一体。现在我们戕害万物,杀生祭祀,求的都是自私自利的目的,这不等于亵渎圣灵,获罪于天吗?“无所祷也”,你祈祷什么?这不是祈福,祈来的是祸。  
   蕅益大师引方外史的话,方外史也是明朝的一位学者,说“昔人有埋金而榜之者曰”。这是一个成语典故,有人埋了三十两银子在地里,怕给人家挖掉,竖了个牌子写明说,“此地无银三十两”,这等于是告诉别人这里有银子。蕅益大师引用这个话是借喻,不是讽刺孔子,是说孔子有“不言之言”。这个“不言之言”是孔子的这个话不能说出来,所以他说“不知也”。为什么不能说出来?浅近的解释,像先儒讲的,有忌讳的意思;有问话的人境界不够,说也没用,所以不言了,不说了。  
   但是这里头更有“不言之言”,更就不能说了。《法华经》里讲:“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难思议的大法不能说,像《道德经》一开端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道、真道不能说。所以一句“不知也”,止住我们的妄念,不能说,也不能想,要我们什么?离言绝虑。离开言语文字,斩绝一切思虑,去行道行不到处,方可证得孔子的心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