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不孝”是啥?同样重要!

 大可是我 2019-09-28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炎黄时期直到现在,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人民用他们非凡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灿烂的文化。现如今的我们来阅读传统文化,就像是站在站巨人的肩膀上,俯瞰整个世界一样。我国的文化丰富多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存在,儒学注重纲常伦理,遵守礼仪孝道,而“孝”字则是排在首位。

老一辈的人经常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挂在嘴边,这经常被用来当作催生的借口,生儿育女被人们认为是遵守孝道的一种方式。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除了无后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是什么呢?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现在的人一般将无后理解为没有传承香火,延续血脉,但开始孟子所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指子女未做到自己的本分。婚姻是人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古代人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舜不告知父母就结婚了,不符合礼的要求也未尽到子女本分。古人善用“三”来表达多次,很多,故俗语中的三是很多的意思。

今天我们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的理解,源于汉代文人赵崎: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这句话是指:明明知道父母的想法是错误的,却无条件地遵从,实际是陷父母于不义之地。为人子女对父母孝顺,要懂得分辨不能愚孝。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庭非常的贫穷,父母也跟随着时间越来越老,但子女却不求上进,不去考取官名,获得俸禄,以供养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不孝顺。这句话换到现代来说,子女不为了改变家庭现状而去努力奋斗,在家无所事事做啃老族,这就是不孝。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无后。古人认为延续血脉传承香火是非常重要的,不结婚不生育子女就会断了香火,没有后人祭祀祖先。在以前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人到了年老的时候失去劳动力,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其生活需要依靠子女。但是到了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老人即使不依靠子女,也可以过得很好,人们的生育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以上就是对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解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各位读者们,你们觉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