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不下腰、直不起身、迈不开腿?出现身体僵硬,说明你的经络堵了。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联系脏腑、沟通气血、抗御病邪。 然而,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的现代生活方式,却让气血频繁遭遇“红灯”,甚至招来病痛。 经络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废话不多说,先上一套简单的经络操,帮你按摩疏通一下全身的经络:1、手指梳头 《养生论》云:「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不要低估梳头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功效实在不可小觑,头是诸阳之会,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等多条经络通过,每天早上梳头,不仅能使头部经络通畅,解决头晕头痛、脱发白发、失眠等问题,还有助于全身气血条达。 可以用手梳,两手手指自然屈曲成弓形,自前额发际开始,经头顶向后,至颈后为止,梳一二百次。也可以用梳子,其中以桃木或牛角梳为好。 2、莲花逍遥 经络血脉的运行,最离不开肝胆之气的顺条,肝气郁结,则血瘀不行,所以春天一定要多伸展肝胆经,而莲花逍遥式就可以疏通身体两肋的肝胆经。 坐在垫子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持续一分钟,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好像阳光照进来一样。左右各练习8次。 3、莲花凌波 我们手臂上有6条经络,心经、心包经、肺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三条阴经,三条阳经,这一个莲花凌波式就可以锻炼到这6条经络,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啊。心肺功能弱、容易感冒、心慌气短的人更是要多练,能让肺经气血旺盛、心脏血脉充盈畅通。 坐在垫子上,双腿盘起,双手撑在地面上,用力将身体支撑起来。刚开始能坚持几秒钟就算不错了,慢慢来,不用过于用力追求臀部离地的高度。时间长了才可以做到像图片显示的样子。 4、瑜伽体前屈 这个动作主要疏通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膀胱经通了,能排毒散瘀、驱寒散热,还有助于阳气升发。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正视前方。吸气,双臂自身体两侧慢慢升起,当手抬向顶部时,手掌转向前方,两臂平行,呼气,同时上身慢慢向下,两手掌尽量触地。当手实在不能再往下时,停止呼气,屏住呼吸,保持这个姿势6-8秒钟。然后开始吸气并回复到原来的姿势。至少重复15次。越是够不到,越说明你的毒素堆积的多,但是不要著急,也不要用蛮力,只要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觉就可以了,否则容易拉伤韧带。 5、拍屁股 坐的时间长了,屁股变大是小事,重要的是臀部经络不通。 因为臀部位于人体的中部,是经络气血运行的关键枢纽,是六条经络的总开关,也是连接人体上焦气血和下焦气血运行的桥梁。 上热下寒和久坐的人一定要常拍拍臀部尾骨附近,这里有八髎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而且跟盆腔气血密切相关,每天用手掌拍10分钟,对妇科病、男科病都好。 6、推心腹五分钟 心窝到小腹这一段分别有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五脏之经络无不汇集于此。推腹可以帮你疏通这些经络,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 手掌由心窝开始向下推到小腹,反复推5分钟。双手或者单手都可以。如果有阻滞点(硬块、痛点、「气团」或「水槽」),一定要反复推揉,将其推开揉散。 7、滚来滚去 这个动作能够锻炼到督脉和膀胱经。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通过滚来滚去来增强督脉的气血供应,进而激发肾脏的先天之气,强腰健肾;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真的是强身健体必不可少的养生动作。 仰卧床上,双腿弯曲,大腿和小腿夹角约90度左右,双脚紧挨床面。上体缓慢左右动,一左一右为一次,滚动8~10次。接着用手抱膝(左手抱左膝,右手抱右膝,小腿与大腿自然折叠),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滚动8-10次,而后背部与臀部交替离开床面一上一下滚动4~6次。 五个方法一、按摩脚底 脚底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科学家还认为,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脚保健的重要性。经常弯弯脚趾、散步、踩鹅卵石、温水泡脚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流畅。把远端血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寿。 二、刺激腋窝 刺激腋窝可促进血液循环。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故专家们称之为“腋窝运动”。 三、摩擦前胸 摩擦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穴上至须部下至心窝部穴位100至200次,可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四、脊柱 脊柱脊柱可滋养全身器官。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使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健身。 五、肚脐 肚脐常被养生学家营为保健“要塞”。肚脐为神团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玄病健身、益寿延年。原创 健康养生医师 2018-11-26 19:45:11 弯不下腰、直不起身、迈不开腿?出现身体僵硬,说明你的经络堵了。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联系脏腑、沟通气血、抗御病邪。 然而,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的现代生活方式,却让气血频繁遭遇“红灯”,甚至招来病痛。 经络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废话不多说,先上一套简单的经络操,帮你按摩疏通一下全身的经络:1、手指梳头 《养生论》云:「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不要低估梳头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功效实在不可小觑,头是诸阳之会,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等多条经络通过,每天早上梳头,不仅能使头部经络通畅,解决头晕头痛、脱发白发、失眠等问题,还有助于全身气血条达。 可以用手梳,两手手指自然屈曲成弓形,自前额发际开始,经头顶向后,至颈后为止,梳一二百次。也可以用梳子,其中以桃木或牛角梳为好。 2、莲花逍遥 经络血脉的运行,最离不开肝胆之气的顺条,肝气郁结,则血瘀不行,所以春天一定要多伸展肝胆经,而莲花逍遥式就可以疏通身体两肋的肝胆经。 坐在垫子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持续一分钟,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好像阳光照进来一样。左右各练习8次。 3、莲花凌波 我们手臂上有6条经络,心经、心包经、肺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三条阴经,三条阳经,这一个莲花凌波式就可以锻炼到这6条经络,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啊。心肺功能弱、容易感冒、心慌气短的人更是要多练,能让肺经气血旺盛、心脏血脉充盈畅通。 坐在垫子上,双腿盘起,双手撑在地面上,用力将身体支撑起来。刚开始能坚持几秒钟就算不错了,慢慢来,不用过于用力追求臀部离地的高度。时间长了才可以做到像图片显示的样子。 4、瑜伽体前屈 这个动作主要疏通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膀胱经通了,能排毒散瘀、驱寒散热,还有助于阳气升发。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正视前方。吸气,双臂自身体两侧慢慢升起,当手抬向顶部时,手掌转向前方,两臂平行,呼气,同时上身慢慢向下,两手掌尽量触地。当手实在不能再往下时,停止呼气,屏住呼吸,保持这个姿势6-8秒钟。然后开始吸气并回复到原来的姿势。至少重复15次。越是够不到,越说明你的毒素堆积的多,但是不要著急,也不要用蛮力,只要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觉就可以了,否则容易拉伤韧带。 5、拍屁股 坐的时间长了,屁股变大是小事,重要的是臀部经络不通。 因为臀部位于人体的中部,是经络气血运行的关键枢纽,是六条经络的总开关,也是连接人体上焦气血和下焦气血运行的桥梁。 上热下寒和久坐的人一定要常拍拍臀部尾骨附近,这里有八髎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而且跟盆腔气血密切相关,每天用手掌拍10分钟,对妇科病、男科病都好。 6、推心腹五分钟 心窝到小腹这一段分别有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五脏之经络无不汇集于此。推腹可以帮你疏通这些经络,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 手掌由心窝开始向下推到小腹,反复推5分钟。双手或者单手都可以。如果有阻滞点(硬块、痛点、「气团」或「水槽」),一定要反复推揉,将其推开揉散。 7、滚来滚去 这个动作能够锻炼到督脉和膀胱经。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通过滚来滚去来增强督脉的气血供应,进而激发肾脏的先天之气,强腰健肾;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真的是强身健体必不可少的养生动作。 仰卧床上,双腿弯曲,大腿和小腿夹角约90度左右,双脚紧挨床面。上体缓慢左右动,一左一右为一次,滚动8~10次。接着用手抱膝(左手抱左膝,右手抱右膝,小腿与大腿自然折叠),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滚动8-10次,而后背部与臀部交替离开床面一上一下滚动4~6次。 五个方法一、按摩脚底 脚底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科学家还认为,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脚保健的重要性。经常弯弯脚趾、散步、踩鹅卵石、温水泡脚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流畅。把远端血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寿。 二、刺激腋窝 刺激腋窝可促进血液循环。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故专家们称之为“腋窝运动”。 三、摩擦前胸 摩擦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穴上至须部下至心窝部穴位100至200次,可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四、脊柱 脊柱脊柱可滋养全身器官。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使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健身。 五、肚脐 肚脐常被养生学家营为保健“要塞”。肚脐为神团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玄病健身、益寿延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