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对水的人不到1%,你是其中一个吗?

 香左 2019-09-29

   本  期  导  读    

每天8杯水,真的对吗?

一到秋天,口干、嘴巴干、咽喉干、皮肤干,感觉喝水都解不了渴。

而一提到喝水,我们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说法:每天要喝8杯水,尤其是秋天气候干燥,更要注意多喝水,才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有研究表明,极端环境下,如果有水喝,人可以存活15-20天,如果一直滴水未进,人可以勉强维持活3天,极端条件下也很少有能超过5天的。可想而知,水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但是每天真的要喝8杯水吗?

每天一定要喝8杯水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到: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1700毫升的水。

健康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补充1500毫升的水,是说最好能把需要喝的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各个时段喝,每次200毫升左右。

每天喝8杯水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要喝那么多,有的人白天忙到一口水都没喝,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就开始大口猛灌,甚至为了贪凉猛灌冰水,这样非常伤害身体。

大家可能也听过,饮水过量,有可能会造成水中毒,这是真的,尤其是有心力衰竭病史或者肾功能不全的人,或在采取某些不恰当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入水过多,甚至会威胁生命。

我们每个人的体重、饮食、活动量、体质和身体情况都不同,每天喝多少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感觉来判断,没有固定的标准,感觉微渴就可以喝水,以小口小量温水为宜。

如果感觉不渴,不想喝水或喝不下去,就不要强迫自己非要一天喝完8杯水。

学会喝水,胜过吃药

感冒多喝水有道理吗?

感冒了,医生说多喝热水,有的人也说,我感冒多喝点热水就好了。

我们不否认有些人感冒了多喝点热水、运动一下,出了汗感冒就好。但这关键在于「出汗」。

一般来说,当我们感冒时,病位在表,如果这个时候胃(里位)的消化代谢功能正常,使得热能能够正常输布,津液输泄到体表,通过出汗,解除表邪。《伤寒论》里治疗太阳病,就是用发汗的方法。

但我们现在很多人脾胃的功能不好,本身多有里位的问题,如果得了太阳病,本身的消化能力就欠缺,还大量喝很多水,身体哪里有多余的力量去消化这些水呢?

可以说,感冒多喝热水这个方法,并不适用大多数人。

那么感冒了,就不能喝水吗?

不是的,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提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太阳病发汗后,身体津液不足,这个时候有里不和的问题(实际上是有热),自觉口渴想喝水时,不能多喝,要小口少量地喝,稍微喝一点。

如果喝水不解渴,那就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根据具体的情况辨证处理。这里没说到的是,当你不觉得口渴欲饮水时,就不必强迫自己要多喝热水了。

口渴就要多喝水解渴吗?

《伤寒论》里讲到「口渴」的情况有很多,我们这里简要提几个。

1.大渴欲饮水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阳明四大证有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这里的口渴是阳明里热,津液耗损引起的口渴,有里热津虚的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我们说的虚人受热,也就是中暑的问题,表热津虚,本身散热能力不行,津液不足,又有热邪,所以也有口渴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提到的「大渴欲饮水」有很多种情况,并不是见到「渴」就一定是阳明病,还可能是温病中暑,表证大汗出而渴,水热等各种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口渴,但喝水不多或不想喝水

《伤寒论》就提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口渴想喝水,但是喝水就吐,这是水证,水饮在上,可以用五苓散的取吐法。

这个时候的口渴,就不能强制予喝水,不然会加重水结的问题。

关于这类「渴不欲饮」的水证,仲景有很多记述,如「吐涎沫而颠眩」、「小便不利」、「心下痞」等等,这里就不展开说明。

3.消渴

《伤寒论》提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热痛,饥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则不止。」

消渴说明已经出现了下焦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口渴,是渴而饮水自救,但饮水愈多,小便愈频繁。

厥阴病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时候需要攻补兼施,也不是多喝水就能解决的。

很多人都粗暴地认为,中医所说的津液不足,就是身体缺水,所以秋天干燥,燥易伤津,这个时候想补充津液,就要多喝水。

在这里要多说一句,喝水并不能等同补津液。

补津液在《伤寒论》中属于少阴法,是非常重要的治病方法。哪些疾病有津液不足的问题?哪些疾病需要补津液?哪些方药是补津液的代表?都是学习《伤寒论》必须要了解的问题。


▲如何学伤寒,让明师引路

最后再给大家总结几个喝水要注意的点:

1. 喝水虽好,但要适度。每天要喝多少水没有固定的标准,按照身体的感觉来,感觉有点微渴就可以喝水。如果感觉不渴,不想喝水或喝不下去,就不要强迫自己喝水。

2.如果早上起来有喝水的习惯,也不要喝凉白开,最好是一杯温水。如果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根据情况加一两片姜,以升发阳气。

3.喝水要慢慢喝,不能咕咚咕咚一下子大口饮尽,这样会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更不利于体内的水液循环。尤其是脾胃较弱,体内痰湿较重的人,更要注意。

4.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喝多少水,可以看一看小便。如果你的尿液是淡黄色的,是正常的。如果你的尿液清长,像水一般清晰,说明或是有寒,或是喝水多了。如果你的尿液偏黄,甚至尿赤,说明或是有热,或是喝水喝少了。

喝水、吃饭是人的本能,似乎人人都会,但不正确的喝水、吃饭方式,又几乎人人会犯。

你知道自己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吃什么吗?你知道生病时适合吃什么食物吗?不小心吃了什么又会影响甚至加重病情呢?厨房里的哪些常见食物能用来治病?

如果你有这些困扰,欢迎来聆听明晚29号忆忘老师讲述的《伤寒论》的饮食治病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