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思明居士 2019-09-29

引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一方面,它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西夏和辽呈犄角之势,盘踞在北宋国土的“头顶”之上。更可怕的是,辽不仅地域广阔而且具有游牧民族能骑善射的优良基因,兵强马壮。而宋朝却是在崇文抑武的政策导向下,军事薄弱,常被武力威胁。靖康之难以后,更是被逼退到了江南,偏安一隅。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宋辽金三国并立

尽管如此,宋代依然被后人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康熙皇帝下金陵南巡的时候,称颂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繁荣似锦,治隆唐宋”。这句话虽然被认为是康熙皇帝收买人心的溢美之词,但通过对比我们能够窥见当时宋朝治下的繁荣景象真是深入人心。而这个连年征战的国度,能维持这种繁荣富足的状态,经济制度的进步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正如著名学者费正清先生所说:

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宋代商业的繁荣

宋代经济政策的放宽——一个鼓励贸易的时代

一、统治者的观念转变

宋代以前历代王朝,基本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确立了“耕战制度”,要求国民心中眼中只有两件事:一是种田,二是打仗,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不仅给秦国带来了崛起的机会,最终横扫六国,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秦灭六国形势图

古人认为,发展农业能使国库充盈,百姓自给自足、安居乐业,是立国之本。而商业,不仅会盘剥农民的财富,其巨大的利润空间还会诱导人们去“舍本逐末”,而且商人流动性大,与外夷通有无,甚至可能泄露机密,增加了统治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于国于民无益。因此,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古代商人

商品经济在中国一直都存在,并不是什么新事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度量衡”,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当然是为了方便交易。只不过,当时对于商业有严格的限制。或者说严格的坊市制度,居民区称为“坊”只能住人,商业区称为“市”专门交易。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唐代长安城的坊市制度

宋代以前最具有开放包容特性的朝代唐代,“市”的设置和废止,只能由政府来决定,不存在自发形成的市场,在规定区域以外进行交易的,都是违法行为。并且,“市”的设立严格遵守“建城设市”的原则,如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颁布的《检校市事赦》规定: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也就是说,市的位置和范围必须在州治或者县治的政府所在地附近,普通偏远的地区根本不可能有市。并且交易的时间也被限制在白天固定的几个小时时间,由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盛唐以后虽有夜市,但规模十分有限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盛唐繁荣景象

但宋代则不同,宋初太祖赵匡胤就说过:

多积金, 市田宅, 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

他认为发展商业,可以藏富于民。继赵匡胤之后, 宋太宗赵光义也曾“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而宋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 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在宋代,坊市格局被彻底打破,都城汴京“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偏远地区也出现了自发形成的“草市”或是“墟市”。宋代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里也能充分印证这一点。不仅如此,宋代还出现了比较规范化、规模化的夜市。宋人有“夜夜异调传千载,人人殊态绘百图”之句,可见当时夜市的普遍。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宋代夜市

二、外部压力的驱使

当然,宋代大力支持商品经济,也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宋代的最高领导人们脑回路都和其他朝代不同,它还有更加现实的原因。

北宋与辽,在经历了二十五年的硝烟之后才归于平静。然而这份平静的代价就是“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达成的“停战协议”,作为弱势一方的北宋王朝,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协议达成后,辽宋双方贸易频繁,往来密切。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澶渊之盟

客观来看,这份“澶渊之盟”也成为了北宋商品经济的重要推手。一来,辽最想获得的是宋的物资,由于辽的通商需求,宋必须开放两国的交易渠道。二来,协议达成后,宋需要每年给辽十万两白银,二十匹绢,而以当时的冶炼技术,如果不鼓励商品交易和仰赖贸易顺差,只依靠农耕,国土面积并不大的宋朝,国家财政根本很难负担。而在宋朝,商品交易产生的税收约占国库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托已经悄然改变。这也是统治者不得不支持商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宋与辽之间的边境贸易

宋代物质生产、流通的发展和转变——来自底层的力量

一、物质生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离不开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基层创新。

土地最初都是国有的,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时候的土地由统治阶层分配,不允许买卖。但是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逐渐受到挑战。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史料记载:

“疆轸相接,半为豪家;流庸无依,率是编户”、“富者兼百万之由,贫者无容足之居

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在剥夺普通民众生产资料、加剧底层群众生存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土地兼并后农民失去土地

据记载,宋代的人口规模在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达到1.26亿,在中国中国封建史上,仅次于清朝。有大量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有富余的劳动力。为了规避土地兼并的弊端,让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充分结合,雇佣制度很自然地在那个时代盛行起来,开垦荒地的面积也自然地扩大了。与其他时候不同,这种雇佣关系更加接近现代。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佃户辛勤劳作

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相对平等的关系极大地提高了佣户的生产积极性,据统计,宋代农业亩产量是唐代的1.5倍。

与此同时,这种平等雇佣关系还渗透到农业以外的行业。受此影响,宋代的手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劳动人民的智慧迸发,生产技术改进明显。据史料记载:

与唐代相比, 宋代的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有进步,其中冶铁业发展成果特别显著

到1078年宋神宗时期,北宋铁产量高达7.5万吨~15万吨(累计)。随着冶铁业的飞速发展,与钢铁有关的行业分工愈加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宋代商品经济大发展提高了良好的物质前提。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古代冶铁景象

二、社会发展需求倒逼体制改变

伴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狭窄的坊市格局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东京开封的商品交易活动首次出现“侵街”现象。此后临街摆摊、坊中开铺的“城市乱象”屡禁不止,致使京城街巷狭小。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宋代侵街

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命右侍禁谢权德前去治理,拆除违建的店铺,没想到遭到极大地阻力,以致“上不得以从之”。统治阶级让步后,坊中设市就成为一种默认的行为。宋仁宗时期,临街商铺正式成为合法存在,坊市制度即告瓦解,实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越

历史求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领先其他朝代原因的深度剖析

▲宋仁宗画像

观点

现实是发展着的现实,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社会。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今天看来,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成功的经验都是相似的,失败的过程却各有各的失败之处。宋代的经济制度对于我们今后发展商品经济的启迪,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宋朝建国三百年,倍受压迫,两次侵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有亡于内乱的国家。和此前统治者所认为的相反,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稳定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善于倾听底层民众的声音。适当的采取底层民众的意见十分重要,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性成果。

三、不能囿于前人的经验,墨守成规。发展经济要着眼于自身的发展现状,不固步自封,敢于尝试不同的路子,摸着石头过河,敢于突破,才会有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宋史纪事本末》

《宋代经济史》

《宋刑统》

《唐律疏议》

《宋代商品经济对律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