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泳运动的失重效应

 零壹贰012 2019-09-30

游泳运动的失重效应

引力会影响到组成万物的每一粒原子——万有引力。而我们对“微重力”后续效应的认知还仅仅是开始。

太空失重环境与游泳池是最为接近的,因此宇航员的训练都选在游泳池中进行。位于美国休斯顿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中性浮力实验室(Neutral BuoyancyLaboratory),它的泳池水深达12米,可容纳9个奥运标准池的蓄水量,池内布满了太空舱的模拟设备,供宇航员操作训练。

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报告指出,一次三到四个月的太空旅行,所流失的骨质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完全恢复。而一名成熟游泳运动员在水环境中累计的时间,起码在上万小时。一万小时就将近一年,一年的太空旅行,无论是累计的还是连续的,都相当可观。

航天医学(SpaceMedicine)揭示了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身体出现各种症状的机理,从11名宇航员在半年的太空旅行期间,每月身体各部分骨质流失的平均百分比可见,失重导致髋部骨质流失的幅度较大,而头部的骨密度不减反增,也就是说,人体的重心向头部迁移了,更接近了处于胸部的浮心;这似乎迎合了游泳运动的期望值,因为头重脚轻可以大大减少游进中的“形状阻力”。越游阻力越小,越游身体越轻,欣喜之余,我们的身体是否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呢?

瑞士《游泳新闻》(Limmat Sharks Zürich)有文章提到,游泳或水中健身运动,并不能预防骨质疏松。意思是说,准失重的水环境,虽然使人摆脱了陆上的自身重量,但对骨骼的生长及骨密度的保持是不利的。吴鹏一个侧滑就摔碎了鹰嘴,孙杨一个转体就折断了跖骨,成年累月的水中运动致使骨密度下降可能已成事实,只是还没有引起重视而已。

从形体来看,游泳选手大多肩宽背厚,腰细臀薄,男男女女都呈“丁”字形,这自然有以上肢为主的运动特点,但如果看看宇航员太空旅行前后体形的变化就会发现,游泳运动员、尤其花样游泳运动员,类似于宇航员到达太空后,进入适应期的体形特征。

宇航员骨质的流失、形体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在进入太空后,失重导致体液从新分布,使得宇航员上半身明显肿大,下肢则出现萎缩,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也不能完全恢复陆上的体形。人体在陆上直立时,头部-胸部-足底的血压力约为70-100-200mmHg,但进入太空后,由于重力消失,体液会大量涌入胸部,周身处于等压(~100mmHg)的状态,这就使头部的骨质不减反增,而下肢会缺氧出现萎缩。此时,心脏对大脑的供血会比陆上直立时容易,心肌渐渐开始缩小,收缩压力降低,全身血容量减少,出现尿频脱水,体内钠和镁逐渐流失。

除了体液的分布发生改变之外,机体的各种重力负荷减轻、支撑结构改变,是骨质流失、肌肉萎缩的另一层原因,航天医学把这类现象统称为“微重力效应”(Effectson Microgravity)。

再来看看游泳,人在陆地站立时,血液约有70%是在心脏以下的,一旦浸入游泳池里,重力基本被浮力所抵消,周身各部分会得到相同的血流压力,心脏对大脑的供血压力会减轻,那么是否也会出现血流输出总量降低,周身血容量下降,尿频脱水,钠、镁减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呢?记得当初罗雪娟的主要症状就是体内缺镁,究其诱因,航天医学似乎作出了解释,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但其警示意义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无论身体所处的环境,症状特征以及病理原因,都与“微重力效应”非常相近。

人体血液的驱动源于心脏、肌肉和地心引力的作用,由于引力的消失,才使得心脏和肌肉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好在游泳是在运动中,不但全身肌肉得到锻炼,心肺功能也在不断地强劲,这大大减弱了失重带来的不利因素;加之每天在水中的训练时间有限,“微重力效应”还不至于在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反映。

宇航员始终在积极地应对“微重力效应”。在太空舱每天起码要有两小时的体育锻炼,以保持骨骼硬度,减少肌肉萎缩。陆上的人可以用杠铃等负重器械来健身,但太空舱里,再重的东西宇航员也能举重若轻地搬动,如何锻炼肌肉和骨骼呢?太空舱里没有重力,就没有足够的摩擦力,所以宇航员基本上是运用牵引进行抗阻训练。他们所用的抗阻训练可称为“自牵引”,即用双脚蹬住拉力器的一端,提拉或上举,来模拟重力的作用。在跑步机上也要系上弹力绳,因为轻微的弹跳人都会腾起,必须增加并限定起跳的阻力,以便身体返回到舱面。如果有游泳体操的技能就更好了,太空舱是个难得的健身场所,人体的核心力量及链式反应,会在失重状态下充分得到锻炼,就像海洋中的各类生物的游动那样。

在应对体液分布的变化上,航天医生会利用“负压装置”将下肢体液吸回,恢复正常的分布。在减少肌肉萎缩方面,“电针刺激”也是辅助的治疗手段。航天技术既有流体力学的应用,也有游泳的抗阻牵引;反之航天医学揭示的“微重力效应”给游泳人的重要启示是:要注意骨质的流失和我们的心血管系统。

引力会影响到组成万物的每一粒原子——万有引力。而我们对“微重力”后续效应的认知还仅仅是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