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追忆似水年华》汉译书名

 五者自居 2019-09-30

杨松河

2019928星期六

 

我参加过《追忆似水年华》的翻译工作。当时译林出版社找到我,希望我合作,但我觉得这部书太长太难懂,又是处女译,实在难以胜任,便婉拒了。但我同时郑重向出版社推荐我的大学同窗郭宏安先生出马,他是社科院外文所的台柱子,是全国知名的专业翻译家,水平肯定比我高得多。也许是郭太忙,出版社最后还是让许均动员我一起啃第四卷。许均是我的老搭档,曾在我科研处当参谋,我们也曾合译过两本书,经不住他的一再鼓动,我只好同意了。许均译前半部分,我译后半部分,与出版社的一切联系由他负责,我只顾一门心思埋头苦干。按照出版社要求,两位译者必须互相切磋、互相校对、互相修改,以求译文质量的保证和风格上的大体一致。许均和我翻译都很认真,修改、润色极其细致,每段、每句、每字都要一一推敲。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期间,责任编辑韩沪麟先生知道译者不容易,还特地到我家慰问。交稿后,我就忙我的专业教学,再没有过问出版事宜。

直到全书出版后,我才得知,围绕《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这个书名汉译问题,法语翻译界的精英们(乃至大佬们)为争夺话语权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导引出一场类似西方议会的投票表决,而且戏剧性地出现了99(一说7:7)的平局,最后,还是出版社综合考虑专家、媒体、市场、社会、读者各方意见,决定原封不动使用《追忆似水年华》这个约定俗成的译名。据说这场争论长达两年之久。因为这场争论非常有利于验证我的翻译理论的可行性,因此,我饶有兴趣地阅读了当事人事后的回忆和看法,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首先,可以肯定,法语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这书名并不难翻译,法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就可以敲定,如果直译:寻找失去的时间;如果意译:追忆似(逝)水年华、思年华等等,而且后者都有现成的译品可供参考。

专家们争论的是“le temps”这个词到底如何翻译为好。一派认为,普鲁斯特七卷皇皇巨著,始终是围绕着“时间”展开的,一口咬定必须译成“时间”,不该译成“年华”,措辞很是武断。这就让我想不通了。

法语 le temps 是个常用词,分明有时间、时光、光阴等词义,当它承载的是物理或是哲学的含义时,那当然得译成“时间”,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显然不能译成时光简史,年华简史;但如果它承载的是人文信息,那就可以译成光阴或者时光,光阴似箭嘛!在特定情况下甚至还可以译成时代、时期什么的,如原始时代,封建时代等;如果它承载的是个人情感,那当然可译成“时光”或“年华”什么的。普鲁斯特通篇写的是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情感经历,译成“年华”再恰当不过了。专家怎么就想不通呢?

再说“A la recherche de”这个成语,普通法语词典都可以查到,有寻找、追求、追寻等涵义,译得雅一点,就是寻觅,寻寻觅觅嘛!寻觅失去的时光。普鲁斯特通篇都是在回忆往事,译成《追忆似水年华》,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据说,法语翻译界开会讨论的时候,基调倾向于《寻找失去的时间》。只是碍于当场有权威坚决反对,才最终敲定折中方案,两个书名都可以用,出版社可采用《追忆似水年华》,在编者的话里或评论文章中加以说明,承认《寻找失去的时间》更贴近原著。说来说去,实际上已经承认了两种译名都是佳译。

不过,从哲学和物理角度看,时间一旦流逝,是不可能找回来的,除非你有超光速的飞行载体。然而人的记忆则另当别论,人脑可以像书籍、电脑、手机、录音机、录像机一样保存过往的信息,随时可以通过回忆和思考找回原始的记忆,于是人类才有层出不穷的回忆录问世。普鲁斯特通篇用意识流的文学形式来追忆往事,因此,把书名译成《追忆似水年华》又有何不妥呢?

据说,当时两派互相讥笑对方译名太俗。其实所谓俗和雅,是文学风格问题。翻译不仅应该体现原作的风格,同时必然存在译者的风格。也就是说,翻译作品具有两重性,既要对外语原著的准确理解,也要用汉语对原著信息进行恰如其分的表达;对原文的理解要求精准无误,对汉语的表达也要恰如其分。理解务必趋同,表达则可大同小异,体现译者个人的风格。可见,原著的风格是一成不变的,而译著的风格则肯定是因人而异的。15位译者同译普鲁斯特,出现十五种风格,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该书的翻译实践证明,译著同时存在原著的风格和译者的风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追忆似水年华》汉译书名的争论恰恰证明了我的翻译理论是科学的,可靠的。早在1985年,我就在《南外学报》上发表了《论翻译的两重性》论文,该论文后来在全国首届翻译理论讨论会上进行了交流,稍作修改后还在《翻译通讯》上发表过。读者若有兴趣,可在本图书馆内找到原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402/10/50839552_825885217.shtml

三十多年过去了,A la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又有了新的版本,书名也各归其主,多种风格都得到充分展现。我的学术见解也因此沾了点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