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 三国名将关羽 现代蜀绣 郝淑萍 三国名将关羽经常被用“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八个字来形容 。 忠者,始终如一。理念目标一旦选定,就坚贞不变。关羽与张飞同刘备桃园结义,认定辅保刘备,复兴汉室之后,就是始终不改信念。 桃园三结义银长命锁 清代晚期福建 银锁图案源自《三国演义》开篇首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银锁图中桃林背景清晰可见,右边的关羽捻髯而立,最为传神,左侧昂然而立者当是张飞,中间所坐之人是长兄刘备。三人相识于东汉末年乱世之际,在桃园之中,结拜为异姓兄弟,共谋天下大事。 千里走单骑 缂丝 缂丝图中,跨马持刀者为关羽,车中两位夫人是关羽的皇嫂即刘备的两位夫人甘氏与糜氏。 战乱之中,关羽与刘备失散。他为护两位皇嫂,暂时投靠曹操,但他和曹操约法三章:第一只降汉,不降曹;第二,礼待二嫂,不得怠慢;第三,一旦得知刘备下落,就会前往会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由此而来。虽说条件苛刻,但爱惜人才的曹操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答应了关羽。于是他礼待关羽,封关羽高官并馈赠金银美女与赤兔宝马。关羽不为所动,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毅然封印辞官,带着两位嫂子过五关斩六将去寻义兄刘备,留下了“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美谈。 千里走单骑长命锁一 清代晚期湖南 千里走单骑长命锁二 清代晚期福建 上述两把银锁正中,关羽持刀捋髯而立,在其身后有两名女子,一锁中乘车,一锁中站立,即指刘备的两位夫人甘氏与糜氏。 有不忘旧主之忠,还恪守“有恩必报”之义。火烧赤壁一战,曹操兵败出逃华容道。负责驻守华容道的关羽虽说出发之前立下了军令状要抓杀曹操,但当曹操提出其曾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予追究,放任其去寻刘备有宽容之恩时,关羽被打动,冒着违反军令被杀的风险释放了曹操。三国演义把此命题为“关云长义释曹操”。关羽“有恩必报”的义举得到民间百姓特别是社团帮会的推崇,言其“义薄云天”。 曹操败走华容道木板年画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并非武功最高的将领。他曾对曹操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关羽与张飞、刘备三人合力才杀退吕布。就个人而言,吕布武功也在关羽之上。 关羽与张飞冲杀向前 缂丝图 上示缂丝图中外侧是“卧蚕眉、丹凤眼、三绺美髯”的关羽,他正与内侧“黑面虬髯”,手执长矛的张飞冲杀向前。 关羽武功并非最强,还有居功自傲的不足。他最后“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军队俘获后不屈被杀。然而,自隋朝起,古代统治者取关羽之忠义,结合宗教信仰对其不断褒扬神化。 佛教伽蓝护法关羽年画 道教关圣帝君绣品 历代统治者借助关羽之忠义思想教化臣民,不断加封,佛教、道教应和合政治需要,宣扬关公为神灵,儒家也美化关公是 “忠义仁勇诚信”的道德偶像。忠义之德是关羽死后成神,受到膜拜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罗贯中 毛宗岗.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几何人物[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