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勾形器 【年代】:商代 【尺寸】:長9.17厘米,寬2.57厘米 【出土墓葬】:婦好墓 小玉鈎,在婦好墓出土衆多美玉中,別看它體積小,分量可不一般,它的身世極具戲劇性,似乎代表著古老先民對更古老的部族的好奇心。關于史前遺玉的奧秘,在這件玉鈎上“現形”了。 婦好墓出土的這件玉勾形器,黃綠色,可見絮狀物及節理面,微透光。玉勾形器此器器形扁平,鋒部爲彎勾刀形,援部兩側雙面磨刃,中有隨形凹槽。內平直,呈刀柄狀,有薄榫,其上斜穿一小圓孔,內與援之間有突脊,其間爲一凹槽。無論是用料、造型還是加工技藝方面,該器都與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同類器近似,當屬史前遺玉。 比商代還要早上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在東北地區的紅山,已經興起一支龐大的人類部族,他們創造文明,制作精美的器物,後來考古學家把他們獨特的風格類型命名爲紅山文化。而紅山文化的玉器非常發達,在世界玉史上也是一座高峰,衆所周知的中國 C 形玉龍就是來自紅山。可問題是,紅山的玉器怎麽會出現在婦好的墓中呢? 這只玉鈎,玉質溫潤,以中部的兩道凸箍爲界,上部爲鈎狀扁圓柱體,下部爲扁圓柱柄,柄的下端有小圓孔,這是紅山文化玉鈎形器的典型特征,在內蒙古那斯台等遺址都發現了類似玉器(下圖)。 紅山文化是興隆窪文化之後在西遼河流域興起的一支考古學文化,距今五六千年,以擁有衆多造型奇特的玉器而聞名于世,這些玉器直到後世還有流傳。有考古學家們進行了仔細的搜求,認爲鑒于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大甸子墓地曾出土類似的玉鈎形器,婦好墓出土的這件紅山文化玉鈎形器應是通過夏家店下層文化獲得的。 婦好墓出土的這件玉鈎形器,它竟是紅山文化的原産物,經夏家店下層文化爲中轉,流傳到商王朝?還是夏家店下層文化繼承了紅山文化衣缽新創之物,被商族所接納?這是個需要專家深入破解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