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顽兮共翱翔。
司马相如的这首《凤求凰》,亦即《琴歌》二首中的第一首,是弦外有音地唱给隔帘窥望的卓文君听的。司马相如自抒其怀,倾诉自己的境遇、心态和对纯美爱情的渴慕思盼。
“凤凰”乃古代传说中的鸟之王,雄者称其“凤”,雌者谓之“凰”。诗借凤凰为喻,以传统的比兴手法起之,甚为巧妙。因为二人本是邂逅相遇,避免唐突,不便直陈其事,故隐乎其辞,幽幽曲曲道来,显得温文尔雅,娓然得体。
诗中说:凤鸟呵凤鸟,回到故乡,飞游四方是为了把佳偶寻访。只可惜未遇良机,寻而不得,今夕何以要来到这华筵高堂。有位窈窕淑女在闺房之中,居室相近人却好像很远,求之不得,令我心伤。何不结成奇缘变为交颈的鸳鸯,为什么不能平行地相伴一起翱翔?
司马相如雍容大雅的风度、精妙流转的文思以及舒扬婉丽的琴声,使帘外的卓文君心动情驰,倾恋不已。

此后,二人通过侍人暗通音问深深相爱。遭卓王孙冷绝,一对叛逆封建礼教的恋人,深夜私奔,逃到成都,“自谋职业”,开起小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穿犊鼻裤,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深以为耻,二人却清贫相安,自得其乐。
司马相如因其文才,后被汉武帝召见,任为郎。
据《西京杂记》卷三载:卓文君人老珠黄时,司马相如欲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示决绝。《白头吟》写弃妇之哀怨,辞情婉凄,司马相如读后娶妾之意止。其诗为: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头吟》系乐府诗,见《玉台新咏》,传为卓文君作,似不足信。)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琴瑟友之,诗文相与,患难相知,传为佳话,在后世的小说、戏曲、影视中